第928章 抗日军的新计划
前线日军的变化很快就被抗日军和远征军一方察觉,在派出侦察机对日军进行侦察之后,两军虽然大体判断出了日军是在有意保存兵力,拖延战场外,但在对日军具体行动计划上却出现了分歧。
以宋x濂为首的远征军将领认为,应该发动更猛烈的进攻,打破日军保存兵力拖延战场的计划,快速推进到仰光一线,将日军全面赶出缅甸,完成之前制定的反攻缅甸计划。
远征军的这种想法,也得到了美军(代表)法兰克·麦瑞尔准将的支持,他是史迪威派到缅甸参与反攻作战的唯一美军部队,正式番号是美军第五三○七临时支队,有2900人,一个团的编制。
美军五三○七临时支队,缅甸抗日军和中国远征军都习惯将这支部队称呼为“麦瑞尔突击队”或“麦瑞尔支队”。
在这次的缅甸反攻战中,这支不是由美军组建的“美军部队”,跟随在抗日军后面参加过几次战斗,折损数十人以后麦瑞尔准将就将其安排到后面打扫战场去了,他实在是不想在抗日军面前丢“美军”的脸。
其实除了这支“麦瑞尔支队”外,美国人还想组建另外一支部队,却被孙义成以人手严重不足给挡回去了(不是借口,而是真的找不到多少克钦族青壮)。史迪威曾经提出组建一个由克钦族人组成的军队,美方甚至已经将这支部队的名字都取好了,叫做什么“101克钦突击队”,结果却被已上传毫不犹豫地否决,还没有出现就夭折了。
孙义成自然不会同意美国人组建什么“101克钦突击队”,原时空这支部队确实存在过,不但存在,而且直接隶属于美国oss(战略情报局,美国中情局的前身)
。组建后直接由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指挥。
“101克钦突击队”的游击队员全部自于克钦族,主要作战任务是负责搜救盟军飞行员及配合盟军主力作战,战争快结束时,整个突击队已扩编至11个营、2万多人。
原时空因为美国传教士的原因,让缅甸克钦族对美国人很是感激,传教士帮助克钦族人创造了文字,并提供教育,传授一些先进知识,所以整个克钦族与美国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才在战争期间出人组建了这支突击队,帮助盟军(准确地说是帮助美军)打击日本军队。
到战后的数十年后,缅甸内乱不断,克钦族一款美国人背地里的支持,硬是逼迫缅甸政府同意其成立了以克钦族命名的克钦邦,还在美国等西方势力支持下,对其北面的邻居大国搞小动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克钦族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克钦军,而克钦军,正是由“101克钦突击队”发展而来。
孙义成既然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允许这种对种花家不友好组织出现的,从两年以前就开始对这个危险的民族进行了一些布置,这些年下来,缅族与克钦族之间的仇杀,克钦族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仇杀,再加上日军在密支那、八莫地区对克钦族的屠杀,三十余万克钦族如今只剩下十多万人,且还都以妇孺为主,青壮年已是极少极少了。
这个方面前文已经有过交代,不再赘述。
对于远征军和美军的作战计划,缅甸抗日军方面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计划。根据抗日军的决定,应该将计就计,正面战场放缓进攻的速度,由远征军和抗日军各派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进行包抄。
抗日军从西,攻占仰光南部重镇沙康,切断日军从海路的撤退路线。中国远征军则从东,秘密攻占缅甸东南重镇毛淡棉,切断日军从泰国方向撤退的路径。等这两方面都要达成时,正面战场开始快速进攻,将缅甸日军全部留在缅甸,不让其逃出一兵一卒。
知晓了抗日军的完整计划,远征军上下是大吃一惊,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缅甸抗日军会有如此大的胃口,竟然想一口将缅甸战场上的日军全部消灭掉,一个个都有些不相信。
现今的缅甸战场,日军已经达到了四个师团的兵力,加上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超过了十万。虽然抗日军有十五万人,远征军也有十五万人,双方加起来兵力超过了三十万,是日军的两倍还多,但战场上远不是人多就一定能取胜的。
想想两年多前的缅甸战场,进攻缅甸的只不过是三个师团的日军,而英国军队,加上出国支援的中国远征军部队,人数加起来近十万,同样是日军的两倍,但战争的结果却是盟军大败,日军很是轻松地就击败了英国军队和中国远征军,要不是抗日军的出现,日军就占领缅甸全境了。
现在虽然盟军一方连续胜利士气高涨,但要完成全歼缅甸日军,包其饺子,不让其出逃的,目的虽然很好,但口气确实是大了些。首先,要达成东西两路迂回包抄切断日军退路这件事,若是西路还有可能实现的话,东路攻占毛淡棉,切断日军退往泰国这一条,十有八九是完不成的。
宋x濂以这个远征军十一集团军司令部的名义,向抗日军司令部发出了一份电报,虽然没有明说抗日军挑软柿子捏,将难啃的骨头给了远征军,但电报的字里行间却将这种意见表达的非常清楚,最后说明远征军没有一支部队能够担此重任。
执行这样的任务,派出的部队多了,很容易被日军察觉,包抄就失去了意义;派遣的部队太少,就算到达目的地,兵力不足会严重影响战略效果的达成,最后被日军突破防线,同样没有意义。
再说了,从目前远征军所处的位置到东南的毛淡棉,距离超过了六百五十公里,如此超远的路程,沿途道路都是在山区,不要说携带什么武器,单是人走就已经非常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