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刘大耳
人群如同被利刃劈开的海浪,自动分向两边,一名气喘吁吁的男子急匆匆地跑到吕布面前。他身穿藏青色长袍,气质儒雅,正是张家的家主张承,张飞之父。
张承原本计划前往郊外拜访友人,却不料途经市集,目睹了眼前这一幕,情急之下大声呼喊,希望阻止即将发生的冲突。
张承站在吕布面前,深深鞠躬,态度极为诚恳:“小儿无知,冒犯了壮士,还望壮士海涵,张某在此谢罪,并保证日后定会严加管教。”
“父亲,不要向他低头,是我学艺不精。”张飞倔强地喊道,试图保持最后一丝尊严。
张承转过身,怒视张飞,声音提高了几分:“若非我平日对你太过溺爱,你怎会如此无法无天,今日之事,便是对你的教训!”
张飞一时愣住,他从未见过父亲如此严厉。平日里无论他闯下何种祸端,张承都会为他善后,从未有过半分责怪,更别提当众斥责。
吕布眉头微挑,面对张承的低姿态,他并未顺势下台,反而语气冷硬,反问:“如果我不答应呢?”
气氛骤然紧张,仿佛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
张承叹息一声:“若是壮士不肯放过小儿,张某愿自断双臂,以示赔罪。”
说罢,张承捡起地上的短刀,擦拭干净,再次向吕布表明决心:“只要壮士点头,我立刻断臂,绝无反悔。”
围观的百姓无不震惊,自断双臂不仅需要勇气,更是一种极大的牺牲。
人群中有人劝阻张承,但他只是摇头,决心已定。
吕布淡然道:“不必如此。”
他对张承的诚意表示认可,尽管对张飞并无好感,但张承作为父亲,能为儿子做到这一步,已足够让人动容。
张承感激地向吕布鞠躬:“壮士宽宏大量,张某铭记在心。”
张飞在张承的示意下,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向吕布道歉:“是我错了,请壮士见谅。”
吕布见张飞低头,也不再追究,转而询问张承:“张家主可知刘备此人?”
张承沉吟片刻,无法立即想起刘备是谁,于是询问吕布:“壮士能否描述一下刘备的外貌特征?”
“他耳垂很长,约是常人的三倍。”吕布回忆道。
张承思索再三,确定自己并不认识这样的人,只能向吕布表示歉意。
吕布心中略感失望,或许刘备并非涿县之人。
然而,人群中的一段对话引起了吕布的注意。一个年轻人与一位壮汉谈论着“刘大耳”,这让吕布心中一动,决定上前询问。
“可否将刘大耳的事情告诉我?”吕布语气平和地问道。
年轻人显得有些犹豫,但壮汉却毫无顾忌,将“刘大耳”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吕布。
原来,这个“刘大耳”就是刘备,他家境贫寒,以编织竹席草鞋为生,时常在集市上摆摊。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待人和善,结识了不少朋友。
吕布心中已有决断,这些人所说的“刘大耳”,正是他要找的刘备。
得知楼桑村的位置后,吕布谢过众人,婉拒了张承的邀请,带着樊灵骑马离去。
…………
与此同时,在雁门郡的北广校尉驻军处,一名哨骑急匆匆地赶回营寨,身受重伤,却依旧坚持着将紧急军情传递回营。
鲜卑人再度南下,战火将至,边疆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