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恩泽家望 > 第14章 作者文集(1)

第14章 作者文集(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李白咏月诗的美学思考》

    李白酷爱月亮,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这已经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佳话。

    如李 白“捉月而死”的传说(唐摭言》载)和后人为纪念他而筑“捉月台”,这无疑是因为李白平生非常喜爱月亮,写了大量的 咏月诗篇的缘故。据笔者考察,《李太白全集》共收诗人诗歌一千余首,其中写到月亮的诗就有二百五十余首,约占李白诗歌总数的四分之一。仅一本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 社出版、安旗等同志编著的《李诗咀华》,全书共选析李白诗歌近八十首,其中写到月亮的就有二十四首,而全篇咏月的也达十首之多。

    那皎洁、美丽的月亮,在诗人笔下,显得千姿百态,绰约动人。这里有山月、江月、春月、花间之月;有边关塞外之月;有繁华都市之月;有失意人醉眼蒙眬之月;有思乡人 泪眼婆娑之月

    诗人或以月寄事,或以月抒情,其间无不打下其性格的烙印。诗人的咏月诗,和诗人其他诗歌一样,鲜明地体现了一种李白精神。在艺术手法上,诗人或比喻、 或起兴、或拟人,创造出了深邃含蓄的意境,集中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正因为如此,诗人的咏月诗,才以它特有的社会美和艺术美,为后人所推崇,而流传千古,光 耀诗坛。

    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对李白咏月诗的产生及其蕴含在其中的社会美和艺术美做些初步分析,以便从整体上加深对李白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一、李白咏月诗产生的美学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固有的客观原因”。诚然,一切文学现象的产生也不例外。 李白在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写下了许多咏月诗,表现在李白身上的这一特有的文学现象,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固的原因的。

    从美学角度上看,只有当人们对自然界的某种事物产生审美感受,这种事物才能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而对艺术家来说,就成了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把月亮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歌咏,无疑是来自李白对月亮的审美感受。那么,月亮何以能引起诗人的美感呢

    在美的形态中,月亮属于自然美的范畴。所谓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的美。现实中,自然事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物;另一类是未经改造的自然物。 月亮就属于后一类。从总体上说,任何自然美,都是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但集中到某种自然物,形成自然美 的具体条件是不同的。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物,凝聚着人们的劳动,直接打上了人们的审美烙印,其自然美是在人们的劳动中形成的。而像月亮这类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物,形成自然美的条件是比较复杂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美学研究表明, 其形成条件主要有二:

    1、形式美是形成未经改造的自然美的中间环节

    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它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杨辛《美学原理》)。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复, 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样子”(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随之人们就逐渐对那些样子相似的事物也同样产生美感。如月亮本身虽与劳动创造无关,但月亮和生活中劳动所创造的明镜、玉盘等器物在色彩和外形上却 有相似之处。李白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月亮产生审美感受,写下了《古朗月行》,其诗云: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是一个天真、稚气、想象力丰富的儿童对月亮所抒发 的情思。在这里,诗人把月亮呼作玉盘,是因为月亮与生活中的玉盘在形状上同样是圆的,把月亮疑作台镜,是因为月 亮与生活中的台镜在色彩上同样是明澈的。正是月亮和生活中的玉盘、台镜在形式美上的契合,才显示出它的自然美, 从而引起李白的美感,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在诗中尽情地歌咏它!在诗人的笔下,月亮展现出了一幅千姿百态的自然美的图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 山月歌》),这是山月;“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 浦歌》十三),这是江月;“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这是边关塞外之月;“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 陵城西楼月下吟》),这是秋月。

    2、人的性格品质与未经改造的自然物的某些特征的契合,是形成其自然美的重要因素

    美学理论认为,只有在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达到自由观照和性格的契合的条件下,显示的审美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杨 辛《审美原理》)。未经改造的自然物,它的自然形态是一定的,但当它作为审美客体进入人们的审美活动时,由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不同性格品质,对同一自然物,会产生截 然不同的感受,有的则能感受到其中的自然美,有的则不然。 如苏联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缺少生命液的植物是不美的。”(杨辛《审美原理》)然而,像秋天的枫叶, 虽然缺少生命的液汁,但它那傲霜斗寒的自然特征得到了鲁迅的赞美:“枫叶如丹照嫩寒”,感受到了枫叶特有的自然美, 显然这是植根于鲁迅那种不屈不挠的性格之中的。

    月亮也是如此,它具有光明、圣洁的自然特征。可以想象,对那些摒弃光明、制造黑暗的人物来说,是绝不可能感受到月亮的自然美的,也绝不可能对它产生审美感受。相反,只 有那些崇高光明、厌恶黑暗的人们,才可能感受到它的自然 美,对它产生美感。李白之所以在自己的大量诗歌中,把明 月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对它产生美感,加以尽情歌咏,正是因为李白的性格与月亮的自然特征相互关照、相互融合的 结果。

    大家知道,李白作为一个中下层知识分子,曾抱着“济苍生, 安社稷”的理想,一生苦苦追求,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诗人 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黑暗的社会现实, 使诗人的理想无法实现。尽管如此,但诗人这种追求理想的强 烈信念,始终没有泯灭,于是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而面对现实,诗人采取了不屈服、不流俗的政治态度。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诗人傲岸不群、崇高光明的性格。而月亮那种独悬高天,充满光明与圣洁的自然特征,正与诗人的这种性格相契合,从而,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才感受到月亮这种特有的自然美。李白正是从月亮这种特有的自然美出发,在诗歌创作中,把月亮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并融进自己的性格,借 以抒发或寄托自己的胸臆,表达对光明、圣洁的向往。

    这类诗句,在诗人的咏月诗中比比皆是,如“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虽然高悬天际的月亮诗人不能得到,但月亮却时常伴随着诗人的行踪。 于是,诗人那种对光明的不懈追求,从这里映衬出来了。又 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这里,诗人简直把明月当作了可以信赖的信使,可见诗人对明月的一片深情。有时,诗人对月亮竟到了求之若渴的地步。如诗人在《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中, 以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发出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言壮语。另外,诗人还有“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浩歌待月出,曲尽已忘情”(《春日醉起言志》)等诗句,这无疑表达了诗人对象征光明的月亮的执着追求!诗人那高洁的品格,与明月一样的心地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映照。

    综上所述,月亮通过形式美这个中间环节,以及它所固有的自然特征与诗人性格的契合而形成的自然美,是激起诗人对月亮审美感受的重要原因,从而使诗人对月亮达到酷爱 的程度,写出了大量歌咏月亮的不朽诗篇。这便是李白咏月诗产生的美学原因。

    二、李白咏月诗中的社会美

    所谓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生活是极其广阔的,那么,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美学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阐明了社会美的 两大特点:首先,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其次, 社会美与人类的进步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杨辛《审美原理》)。 社会生活主体是人,社会美作为一种生活形象,显然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有的通过人物活动的场景来反映社会美,有的 则直接表现为人物形象的美,而这种人物形象的美,又集中体现在内容上,即人物的精神美、性格美。与社会美相联系的人类的进步理想,包括进步的政治理想和进步的道德理想, 它通过人们的进步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反映出来。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它就成了揭示社会美的重要工具。李白 的咏月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内容,在整体上,与李白全部诗歌的思想内容是相通的。

    从社会美的角度上看,它充分表现了诗人进步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集中体现了诗人的精神美、性格美。诗中塑 造出来的社会生活形象大都是积极的、肯定的,反映了诗人进步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诗人的个别咏月诗,也表现出诗人消极处世的思想。如诗人 曾一度供奉翰林,仕途失意,便在《将进酒》中发出了“人 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慨。表现在咏月诗中 的这种消极处世的思想,是无所谓社会美的。但与诗人全部 诗歌思想内容一样,它在诗人的咏月诗中是极其次要的,更主要的还是贯穿着一种社会美。可以说揭示和反映社会美, 是李白咏月诗的主要思想倾向。

    首先,李白的咏月诗表现了一种崇高光明,傲岸不群、忧国忧民的人生理想,塑造了一个积极的、肯定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月下独酌》。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在待诏翰林后期的天宝三年春天所作,这一时 期,由于政治的失意、理想的破灭,诗人胸中积下了深沉的郁愤,心头压着巨大的痛苦。《月下独酌》则反映了诗人这方面的心曲。诗的开篇就咏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在独酌无亲、孤寂愤懑的情景下,很自然地想到了象征纯洁、光明的月亮,而且以诗人特有的浪漫主义之奇想, 举杯邀之。一个“邀”字,可见诗人对月亮的感情是多么殷切、多么真挚。面对丑恶、污秽的现实,诗人不流俗、不卑屈, 是那样的傲岸不群,而把那碧落高天的明月引为知己,与之 为友,作为理想的寄托之处,这不正是体现了一种崇高光明、遗世独立的高尚人格吗?全诗最后以“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作结,集中揭示了全篇的主题。诗人在这里把明月当作世交,并期望近来自己能到那缥缈的太空中去和月亮长期相聚,诗人的这种超然的幻想,实际上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抗争。至此,一个积极的、肯定的、具有叛逆精神的、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塑造出来了。从而寄予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展示了诗人的性格美。

    其次,李白的咏月诗的社会美,还表现在诗人对高尚情操, 美好事物的赞美上。

    如乡情,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意识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对故乡的眷念之情,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永恒的魅力,是社会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有大量的诗篇, 借月对其进行了歌咏。如《峨眉山月歌》,是诗人写得较早的一首咏月诗,诗云: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居不见下渝州。

    据考,该诗作于诗人二十四岁时。那年,诗人结束了匡山读书生活,开始出蜀远游。一路上,诗人充满了对故乡的 惜别之情。诗中,诗人用月亮来象征故乡,故乡就有了集中 美的形象;把月亮当作人与它告别,故乡就成了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对象。这样来,李白和故乡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真 切而具体。《峨眉山月歌》可算得上诗人较早的一首以咏月来寄托乡情的诗了。诗人后来写的《静夜思》,更是一首咏月思乡的不朽佳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审美情趣, 凝聚着诗人的精神美。

    另外,诗人还在一些咏月诗中,以月喻人,对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及其生活给予了赞美,表现了一种进步的道德 理想。

    如诗人的《秋浦歌》十四,其诗云: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一首赞美冶矿工人劳动的歌。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反映劳动艰辛和痛苦的作品相当多,像这样赞颂劳动之美的诗歌却很少见。事实上,冶矿工人在白天繁重的劳动之后,晚上还要趁着月色紧张地鼓铸劳作,其劳动的艰辛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诗人的着眼点没有放在写劳动之苦上,而是以进步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用瑰丽的色彩,大笔挥洒, 绘出了一幅壮美的月夜冶炼图,揭示了蕴含在冶矿工人们身上的这种创造性劳动中的社会美,塑造了冶炼工人的豪迈形 象。特别是诗中“郝郎明月”一句,用淡红的月色,形容矿 工人们被炉火映红的脸颊,贴切自然,显示了劳动者的健美 之态。

    诗人的《秋浦歌》十三也是如此,不仅表达了对创造性 劳动的赞美,而且还对江南水乡采菱青年男女特有的那种淳朴的念情进行了歌咏:

    渌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全诗描写了一轮明月老映照着绿水的夜晚,白鹭在明光 下飞翔,采菱的青年男女们,趁着明媚月色,相互和唱着劳动的欢歌,一道归来,展现了一幅富有浓郁江南水乡生活气 息的月夜采菱图,其中蕴含的精神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李白咏月诗中的艺术美

    李白的咏月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传诵不息,为人们所赞 美、喜爱,除了以它揭示出来的社会美,引起人们的共鸣外,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 创造了凝结在诗歌中的艺术美,正是它打动人们、感染人们, 唤起了人们的美感,使诗歌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而成了李白诗歌园地一簇闪光的奇葩。

    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杨辛《美学原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一方面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艺 术技巧的运用上。只有当艺术家把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与 精准的艺术技巧结合起来的时候,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具 有艺术美。李白的咏月诗,正是诗人在对现实生活高度概括 的基础上,运用精准的艺术技巧创作出来的,无疑具有高度 的艺术美。意境是诗之魂。明代朱承爵在论诗时,曾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切,出声言之外,乃得真味。”(朱光潜《诗 论》)可见我国古典诗歌,是十分重视意境的。现代美学, 意境又是艺术美研究的范畴。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 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那么,我们探讨李白咏月诗的艺术美,很自然就要从李白咏月诗所创造的意境出发,进而去寻求其艺术技巧。

    “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杨辛《美学原理》)。 不言而喻,李白的咏月诗,是以月作为客观景物,而抒发或寄托主观情思的。李白在高度概括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相统一,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关山月》是诗人咏月诗中最具有代表性 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久戍边关的战士思乡念家的痛苦。特别是诗的开篇四句,为后世诗歌评论家所称道,诗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里,诗人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关山明月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著名的诗歌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评之说“这是,‘景语’,尤其是‘情语’”(朱光潜《诗论》)。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一种苍茫迷离的意境就会展现在我们的脑际:月夜的天山,隐现在苍茫无际的云海间。战士见月思乡,浮想联翩,这时颈领东望, 只见一轮明月从山后升起,月亮升起的地方,就是他的故乡。 战士长久地凝望着,月亮渐渐升高,似乎这月亮是从万里远的家乡被长风吹送过玉门关来,这吹度月亮的几万里长 风,当然也吹过那战士的家乡。此时此景,战士们思乡引起的离愁别恨便在其中了。整个诗句寓情于景,情景相生,从而意境浑然。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王夫子在谈到情与景的关系时,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子《姜斋诗话》)李白的咏月诗,常常以月寄情,以月托情,做到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如诗人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峨眉山月特有的美景,正是在这幅美景中,寄寓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示了一种意境隽永的艺术美!对李白咏月诗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诗中的这种情,景关系存 在三种形态:

    一是触景生情。即诗人看到某种景物,就会触发心中的情感。诗人的一首《静夜思》就是如此,诗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深,诗中主人公从梦中醒来,看见一片如霜的月色照在床前,不禁身上擦过一丝凉意,即是触发了主人公的情思,于是抬头面对碧空皓月,一缕游子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该诗正是由于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环境气氛的刻画,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才使这首小诗获得了高度 的艺术概括力,引起人们的美感,激发人们的共鸣!又如诗人的另一首《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的开篇有:“我 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全诗也是触景生情,由西望明月,引起诗人心中的乡思。

    二是借景抒情。这里,诗人直接进入画面,自然景物成了诗人抒情的手段。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的是诗人在政治失意的情况下独酌月下而流露出来的孤独又旷达的复杂心情。诗人以幻想的笔法将诗人、月和月映照下的诗人的身影三者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月下饮酒图。从而,月亮就很自然地成了诗人借以抒情的手段: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此时,诗人已经进入了自我之境,从而尽情地抒发了自我之情。在月夜的映衬下,一个心中充满郁愤而又狂放不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三是缘情写景。就是诗人把在特定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心情,加到景物上去,着力于景物的描写,使景物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如诗人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有“万里 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的诗句。月亮,在诗人笔下, 曾经是光明、圣洁的象征,给予了尽情的讴歌、赞美。而现在“万 里浮云卷碧山”——由于权臣的谗谤,诗人政治失意,心中不免充满悲凉之情,于是诗人笔下的月亮不再是美丽、明亮 的了,而是悬挂在万里青天中的一轮“孤月”。其光,则是清冷、灰暗的,无不染上了诗人那种悲凉而惆怅的感情色彩。 综上所述,我们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分析了李白咏月诗 的意境创造和艺术的形态构成。从中,体现了蕴含在诗歌中那隽永的具有一丰富审美价值的艺术美。透过这诗中的艺术 美,我们还会发现,李白的咏月诗,在意境创造上所运用的

    艺术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月起头。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其三),由月起兴,展现了一个十分深沉的艺术境界: 秋夜里,坐落在关中平原的长安城,到处是水一样浮动的月光,白花花一片。月光下,城垣内外响起了千家万户的捣衣声,其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而这笼罩在长安城的朦胧月色,更是牵动着思妇们心中的缕缕情思;“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于是思妇怀念远方征夫的那种情真意切的意境自然地烘托出来了。

    二是以月作比。或比人,或比物,使歌咏的对象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从而有利于诗歌意境的创造。如诗人为痛惜日本友人晁衡遇难而作的《哭晁卿衡》,诗中有“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里诗人一方面以明月喻晁衡归国,另一 方面,即以明月的皎洁,比喻晁衡人品的高洁和才华出众,表 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比喻得十分巧妙。诗人以月比物的例子有“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镜湖水如月,耶溪女 如雪”(《越女词》)。前一联,诗人用一轮弯月比喻吴女的眼眉,形象逼真,突出了吴女的美貌。后一联,以明月的洁净 比喻镜湖水的清澈,巧妙新颖。

    三是以月拟人。这是李白咏月诗最具特色的艺术手法。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在不少诗篇中把月亮人格化,赋月亮以人情味,给诗歌带来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意境,从而使读者获得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美感。如诗人的《下终南山过 斛斯山人宿置酒》中有“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梦 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峨眉 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中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这些都是以月拟人的佳句,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 一直为人们所赞赏,成为千古诗海中千古传唱的名句。

    可见,李白咏月诗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诗人对 此运用自如,毫无涩笔之感。这固然得力于诗人丰厚的艺术修养, 更重要的是还得力于诗人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高度艺术概括,这充分证实了“生活是艺术美的源泉”(杨辛《美 学原理》)这一美学原则。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美。正因为如此, 诗人在诗中常常不去孤立地咏月,而是对生活进行认真的观察 和提炼,将月和生活中的其他一些自然景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以歌咏,创造出了一种更加深邃的诗歌意境,如诗人的《渡 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全诗将月亮和其他自然景色,如青山、平原、荒漠、云 海、高楼、江水等,连接在一起,大力铺写,地面天上,目力高远,意气飞扬,造成了一个壮阔而瑰丽的艺术境界。其景, 浸染着诗人欣喜的感情,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纵览全诗, 仿佛一幅浩渺泛舟辞家的江水图铺展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美的回味!

    总之,李白的咏月诗以它丰富的美学因素感染着后人, 为人们所推崇。但在学术界,把它从李白诗歌中单独列出来 进行研究,还是近几年的事。尽管如此,它毕竟引起了评论家们的重视,何况已经出现对李白咏月诗的研究,在学术界有方兴未艾之势,笔者有感于此,也贸然提笔论之。

    参考书目:

    1、《李太白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李白诗选讲》——刘忆萱、王玉璋,辽宁人民出版社

    3、《唐诗译赏》——杨钟岫 ,重庆出版社

    4、《李白十论》——裴斐,四川人民出版社

    5、《李白和他的诗歌》——胥树人,上海古籍出版社

    6、《诗论》——朱光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李诗咀华——李白诗名篇赏析》——安旗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8、《美学原理》《审美原理》——杨辛、甘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9、《写诗十二课》——流沙河,四川文艺出版社

    (注:该文1988年7月被评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