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乡村轶事(1)
大概是1972 年,父亲母亲分别又被调到一所新学校任教。 母亲被安排到肥塘冲小学,父亲被安排到紫云桥中学。我们又随母亲举家迁到肥塘冲小学。
肥塘冲小学是一所村级公办小学,加上母亲,一共只有两位老师,两个教学班,每个班只有二三十名学生。另一位女老师就住在学校附近的村里, 据说是四川成都嫁过来的一位知青。学校也是利用一间旧祠堂改建的。祠堂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旁边还住着当地村民, 我们就与这些村民成了邻居。我们家就住在一栋依祠堂而建的房屋里,感觉房子很大,是楼房。
其实所谓的楼房就是用大枕条木在房子的墙壁中间部分搭起来,用木板铺在上面, 将房子分为上下两部分,房子的上面部分就成了楼房。在楼面上开一个口子将一木梯从地面架上去,作为上下楼房的通道。我和姐姐、建林住楼上,母亲带茂林住楼下。父亲任教的紫云桥中学离母亲任教的肥塘冲小学有二十几公里,每周父亲会来肥塘冲小学度周末,周日下午步行返回紫云桥中学。
我们那时候小学只读五年。随母亲迁到肥塘冲小学后,我和姐姐随即都升入初中学习。姐姐因病休学一年,延缓了 一年,所以才与我同步上初中。建林到父亲之前任教的姜叉岭小学继续读三年级。因为母亲所在的肥塘冲小学只有一二年 级。我和姐姐是在黄陂桥中学读的初中。黄陂桥中学离母 亲任教的肥塘冲小学有十一二里路,我们读的通学。一般是早上五六点起床,吃过早饭走路去学校。到学校应该还是早上七点半左右,先是上半小时早自习,然后八点上课。好像中午不吃中饭,下午四点多钟就放学了,再走十几里路,回到肥塘冲家里就快五点钟了。
由于没吃中饭,已经很饿了, 回到家里就找吃的。母亲一般会焖几个红薯,我们就先吃点红薯填填肚子,等到六七点钟再吃晚饭。我最记得每天早晨我和姐姐轮流起床做饭。轮到我做早饭时,夏天还好一点, 能按时提前起床,冬天我就有点赖床。姐姐急的要死,生怕我延误做饭时间,就猛催促我。其实我们上学还是很少迟到的。
在黄陂桥中学读初中时,我们的班主任叫邓裕丰,同时教我们数学课。也许因为我们是教工子弟,邓老师并没有因为我们出身不好而歧视我们,对我和姐姐都很友善。姐姐数、理、 化学得很好,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我对数、理、化一窍窍不通, 根本学不懂,作业基本上靠抄。姐姐的不让我抄,我只能等其他学习好的同学做完了去抄。数、理、化考试,我都没法及格, 一般都是四五十分左右。但我的语文学得比较好,特别是作文写得好,经常作为范文被老师宣读表扬。
其实第一个发现我文章写得好的是白溪町小学的校长。当时在调查学校发生的一起 反革命标语事件时,要求每个学生将事件发生前最近几天的经历写清楚。校长看了全校同学写的文章,发现我写得最好。校长便将我写的文章拿给母亲看,就说,“谢老师,你家友林文章写得不错,将自己每件事写得很清楚,而且很有条理”。直到后来参工作,如果说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行的话,也是读书时打下的写作基础。其实我写作文也是从抄袭开始的。当时学校好像为每个班订了一二份报纸,这些报纸都掌握在老师手 里,我们家也有很多报纸。每当老师布置作文题目以后,我就回家翻报纸,从报纸上这篇文章抄一段,那篇文章摘一段,将它们天衣无缝地组合起来,一篇作文就大功告成了。
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个抄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你要将报纸上不同文章段落有机地组合到一篇作文里,首先就有 一个思考选择问题,哪一段适合这篇作文。在摘录过程中,就学会了文章的谋篇布局、主题表达和遣词造句,这就为写作打 下了基础。常言道,天下文章一大抄,小报抄大报,就是看你 会抄不会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