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来一套,无论是卷薄脆还是卷大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请烹制“煎饼果子”,今天傍晚,前往位于半山腰上的“竹隐寺”摆摊,把画的大饼都做成煎饼果子吧!】
可能是考虑到上山的路不好走,统子很是贴心地把摆摊时间提前到傍晚时分。
李其林特意花几百块钱,买了个摊煎饼果子的铁鏊(ào)子。
首先,将玉米面、小麦面、黄豆面、小米面、水等根据精确配比,调制一锅面糊。
搅到面糊达到半流动的状态,这样做出来的煎饼果子才能变得入口香脆,即使放凉也不会变硬或变软。
这种面饼香脆的煎饼果子,严格来说,应该叫“杂粮煎饼”才对。
因为面糊的配比是由多而杂的杂粮构成,而玉米面放得越多,口感越脆。
接下来灵魂薄脆的制作,选择低筋面粉,加入盐、芝麻粉、泡打粉、十三香等。
如果想要口感更酥,可以敲两个鸡蛋下去,但考虑到鸡蛋大小也算个荤腥,而薄脆是煎饼果子的灵魂。
若是到时寺庙的僧人想买个尝尝鲜,总不能用加了鸡蛋的薄脆强迫他们破戒吧。
李其林自问是个厚道人,不能主动做这种罪孽深重的事。
和好面团后,用最大力度反复擀制,形成像一匹像光滑丝绸一样的面片。
将长面片折叠几层摞在一起,切成薄脆需要的大小。
用铲刀朝面皮正中央切割一刀,方便后期折断。
再次启动“宫廷逼供大阵”,用扎肉针在面皮扎上密密麻麻的小洞,以防在炸制过程中起泡。
锅中倒油、油温升到200度,即可放入面皮,过程中翻身几次,夹至膨胀金黄时捞出。
沥干油密封后,便是一片片成功的香酥薄脆。
除了薄脆外,李其林还制作了火腿肠、培根片、鸡排、土豆丝、咸酸泡菜等配菜。
务求料多不压身,尽量给财大气粗的食客满上豪华版煎饼果子。
……
唐冬江在朋友圈里发现,神秘美食摊这次的摆摊地点在半山腰上的“竹隐寺”上,于是马不停蹄赶了过去 。
算上第一次吃的黄金生煎包,他已经是通过各种钻门钻缝和一股脑犟劲,成功蹲到了三次美食摊出没的点。
可以说得上是一溜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食客里,蹲点成功率最高的资深食客之一。
盘山的路面多少有点蜿蜒,唐冬江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开着电瓶车赶到了美食摊的位置。
竹隐寺毕竟算是佛门清静地,大晚上的,连香客也不多见。
唐冬江趁着没啥人,争分夺秒排队,他已经在这个美食摊光顾得很有经验了。
只要他排得够快,限购就追不上他!
只是这吃货的阿q精神再足,也忍不住跟李其林抱怨:“老板,答应我以后别离我这么远好吗?我的电瓶车追你到这里已经是极限了,你再摆远点,我的电瓶车就没电了。”
“而且你说说,离你上次开摊,已经过去多久啦?感觉偶遇你这摊位,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啊,我蹲到黑眼圈都挂脸上了,都没找着你踪影,我前几天刮刮乐好歹还刮中了5块钱呢。”
李其林看着眼前这个挂着两个黑眼圈的家伙,心道你的黑眼圈最好是蹲点蹲出来的。
“其实比起其他一次都没吃过的人来说,你已经够幸运的了。我没记错的话,我已经眼熟你好几次了,你每次都能买不少……”
被拆穿的唐冬江也不再卖惨,脸上挂上一抹微笑:“老板,实话实说吧,我已经光顾你好几次了,但是从相对论上来说,也还是太少了……买那几次都不够我塞牙缝的。来,快给我摊几个豪华版煎饼果子,给我一日三餐的量都备足咯,我今天敞开了吃!”
唐冬江在旁边摩拳擦掌,用吃货的经验给身经百战的大厨指点江山:“老板,不管你那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独门秘酱,不用怜惜给我多放点,这玩意就是要齁死才算好吃呢!”
忽略这道聒噪的声音,李大厨有自己的节奏,他的煎饼果子就要按照他的想法做,坚决不能只听半吊子指挥搞砸招牌。
调节火候,预热铁鏊子后,需要准确测温,舀起一点面糊滴在铁鏊子的四个方位。
四滴面糊很快呈现出脆皮状态,很轻易被铲起来了,这证明此时铁鏊子的温度恰到好处。
李其林左手挑起一平勺的面糊,落在铁鏊子的边缘。
右手拿刮板,从铁鏊子边缘,逆时针把面糊从外到里刮拽开,扇形完美闭合成圆,收尾之时没丝毫多余面糊。
唐冬江在旁边,已经能明显闻到煎饼浓郁的麦香味。
等面糊定型后,单手打蛋,一敲二捏三张开,落在面饼上的太阳蛋被刮板均匀抹开,像叠加了一层金灿灿的纱衣。
刷一层秘制面酱后,根据顾客的需求,撒点葱花、香菜、土豆丝、黄瓜丝、生菜等素菜,再放上香肠、培根、鸡排等荤菜,就能用铲子铲起半边圆饼,覆盖住内馅。
唐冬江在一旁看着这份完工一大半的煎饼,已然听见铲子在饼面刮过的酥脆试探声,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在叠起一半的面饼上,再刷一层秘制面酱、辣椒酱,务必涂抹到咸淡均匀。
将自制的煎饼薄脆,贴在半圆直径边缘,往上叠两次,用铲子压紧一切为二,装袋。
当然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将杂粮煎饼切成十多小块,装在盒子里可以用签子戳着吃,一口一块十分友好。
虽然煎饼果子像半敞的房子,但里面的馅料经过李其林用适当的力道码压好,即使戳着吃也不会掉出细碎来逼死强迫症。
最后,唐冬江成功买到了3份豪华版煎饼果子,一份一切为二装袋直接开炫。
另外两份切成小块装盒,一次性解决明天的早午餐问题。
成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不需要做选择。
唐冬江提前根据盘山路的地形,聪明选择了电瓶车代步,奈何千算万算,没料到回程时,电瓶车即将电量不足。
至于唐冬江推着没电的电瓶车下山的后遗症就是,第二天上班时整个人的电量也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