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 章 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清晨,方华年从赵知夏的衣柜里挑了一件藕荷色中袖暗云纹旗袍穿上。
“赵姐姐,我第一次知道你名字的时候你就是穿的这个颜色,伯伯带着你来军政府,我们还去岚山咖啡店了。”方华年记得一清二楚。
赵知夏就选了一件嫩绿色大倒袖细棉旗袍,两人站在一起,像极了荷花荷叶。
吴大开车,众人从赵家出发,去往沪州。
“曙光新报你们听说过吗?”赵振忠问她们俩。
方华年说知道,但没仔细读过。赵知夏则常读,对它较为熟悉。
她说:“同治帝时曙报就在沪州创刊了,现在的版面比原先丰富很多,内容也更有深度。”
赵振忠点头:“没错,今天有两位年轻人去报社,我想见见他们,昨日华年说想认识一下我们口中的人,这两位就是。”
方华年期待:“哇,那我要好好听听他们的言论了。”
到报社时,听见里面有争吵的声音。
西装革履的主编脖子都吼得又粗又红:“这样的内容不能登报,日本人咬得那么紧,对付我们怎么办?你们倒是稿子一交,拍拍屁股走人了,我来收拾烂摊子啊?”
被吼的年轻人穿了一身黑色棉麻长袍,戴着圆框眼镜,不卑不亢地据理力争:“国人的思维启蒙,若没有先锋来做,便会使大众蒙昧,看不清局势,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有围观看热闹的回头发现赵振忠的到来,立马出声:“赵老板,您来了?”
争吵的两人停了下来,主编理了理领带朝他们走来,表情虽然恢复了镇定,但脸色还是气得紫红。
“赵老板,您先上二楼稍作休息吧。”
赵振忠笑着摆手:“不用麻烦,我听说今日李先生来,特意带了我两个孩子来交流交流。”
他拉过二人介绍:“这是军政府的千金,方华年,这是我的女儿,赵知夏。”
“明城的姑娘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好看。”有人低声说着。
“那军政府的小姐长得好生英气,活像穆桂英。”
“赵小姐也好美,温婉的东方美人,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
两人给他们打了招呼。
那个年轻人向赵振忠伸出右手:“赵老板您好。”
赵振忠与他握手:“你就是李昭吧?”
他点头。
“刚刚我来,听见你们似乎有点小分歧,方便说说是怎么回事吗?”赵振忠问。
主编接话:“是李先生的一篇文章,观点内容言语都太激烈了,我不建议登报。”
他把原稿拿给赵振忠。
赵振忠看完以后递给方华年和赵知夏。
洋洋洒洒三张纸,大致讲的是,输给列强后又输给邻国日本,有史以来日本都是在向我国学习,如今倒反天罡,政府若再不抵抗,未来只会被列强嗅到软弱之味,变本加厉地分割国土。
赵知夏抿唇,这样的言论,她在德国也见到了不少。德国也是发动战争的国家,这种言论无疑是被禁止的,那些发声的人无不惨死,以儆效尤。
方华年虽对局势有所了解,但这么直观地看到,她还是大为震惊。
再加上李昭文笔犀利,字里行间的号召力都如同一声呐喊,动人心魄。
“二位小姐有何见解?”李昭看她们读完了,十分礼貌地问。
赵知夏浅浅勾起嘴角:“李先生文采过人,我见解浅显,就不班门弄斧了。”
方华年点头同意。
赵振忠说:“夏夏,你有别的心思,放心说出来,赵家资源任你用。”
他见赵知夏眼神有光,便明白她有想法。他信任自己的女儿,愿意放权让她放心大胆地去做想做的事。
赵知夏说:“李先生您也听到了,有我爹爹的保证,我希望您能把这篇文章投给明城报社。”
言外之意,曙光新报不敢发的文章,赵家的报纸敢发。
主编脸色变了变,有些难堪。
赵知夏对他说:“主编的担心不无道理,我想先在明城刊登,等风头过去了,消除了您担心的危险因素,您再来找李先生刊登,如何?”
意思就是,赵家的报纸先替你把危险扛了,你等着安全了再露头。
主编满意了,但还是装着客套了几句。
李昭看向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感激。
“李先生,我没有决定的权利,但我可以向我阿爸建议,军政府的报纸也可以刊登你的这篇文章。”方华年说。
李昭鞠了一躬:“多谢二位小姐。”
赵振忠笑眯眯地点头:“既然解决了问题,那我们就不在报社打扰各位工作了。”
他带着人离开了。
吴大已经定好了万国饭店的包厢。
原本还有一位陈先生也会来的,但李昭说他今日有事,未能前来。
私密性极好的房间内,赵振忠才说:“李先生不怕这文章一发,你被日本人盯上,永无宁日吗?”
“胜利果实一定是在血泊里生长出来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甘之如饴。”
“我以我血荐轩辕?”方华年没听过这句诗。
李昭解释:“去日本时,偶然间与友人交流记下的。”
方华年初听只觉得悲凉,在心里反复琢磨后,又觉得悲怆豪壮。
“方小姐年岁还小,就已经如此有胆识有思想,再过几年,也许是新青年的领军人物。”李昭说。
方华年微微扭头看着赵知夏:“我只比赵姐姐小几个月,赵姐姐的眼光和思想都在我之上,我还要更加努力才是呢。”
李昭闻言看向赵知夏。
“在欧洲留学几年,对战争有更多的感悟而已。”赵知夏说。
后来又聊到了这次郑文的事情。
李昭心思细腻:“郑文的垮台速度极快,像是有人刻意安排,学生们去南京政府游行示威,现在他们公示说,会罢免郑文的一切官职,但得等到了回到南京才能切实处置。”
方华年问:“学生的力量真的如此强大?”
李昭自豪一笑:“学生是新思想的载体,青年是新思想的传播者,年轻的手臂接过火炬,是为了万古长明。”
方华年问:“他们不怕被政府暴力管制吗?”
若是游行时用枪扫射,便没了群愤的声音。
赵振忠说:“学生,青年,都是国之未来,政府轻易杀不得,但却可以蒙蔽他们,教化他们成为无脑的工具。”
李昭认同:“没错,历史上多次统一文化,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控制青年的思想,从而对政权有利。如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有头脑的青年是极其可贵的。”
只要有一个,那便能在一群青年中号召起来,从一至百,成千上万。
那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赵知夏深吸一口气,说:“成功永远与危险为伴,在寻求真理的路途上总有牺牲,生于青春,死于青春。没有人会永远是青年,但永远会有青年奋不顾身,前赴后继。”
李昭心中微荡,眼中有熊熊的火炬,他感受到赵知夏身上有熟悉的磁场。
她注定会成为他们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