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时空之梦:重写晚清的命运 > 第二十 章: 列强再次结盟,剑锋直指大清

第二十 章: 列强再次结盟,剑锋直指大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那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西方国家欣然接受了日本提供的武器、图纸和技术支持。已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列强,迅速利用这些资源制造出众多新型武器,短短数年便拥有了不逊于大清的空军力量,以及新式陆军坦克、装甲车等装备。海军方面更是迎来了升级版的强大驱逐舰和超越日本的航空母舰。

    日本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拉拢西方国家组成军事同盟。由于日本人的野心勃勃,日本天皇企图借助周边国家对大清构成合围之势,共同瓜分华夏大地。

    与此同时,大清也意识到西方国家的崛起对自身构成的威胁,于是光绪皇帝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国家,表达合作同盟的意愿。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西方国家多数宁愿与日本结盟,也不愿与大清结盟。

    由于包括英法等众多国家都曾与大清发生过军事冲突,他们一心将大清视为仇敌,根本不愿意与其结盟。除此之外,仅有中亚的部分小国以及北方的沙俄表示愿意结盟,但说白了,这些小国愿意结盟的主要原因无非三点:其一,自身实力过于弱小;其二,看中了大清强大的国力,希望能得到庇护;其三,则是想借此机会攀附强者。

    而沙俄虽然表面上愿意结盟,实则心怀叵测,他们对之前的军事冲突以及前任沙皇和大清交战战败后突然暴毙一直耿耿于怀。如此局势,让大清朝堂上下都深刻地认识到这对自身极为不利,众人皆感茫然失措、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张小磊突然间恍然大悟,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仅仅依靠军事力量,并不能够长久地维护住大清帝国的安宁和稳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皇帝陛下进谏,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治武功”双管齐下之策。

    具体来说,就是既要全力以赴地强化国防实力,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小磊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建议:设立一所“文化交流学院”,邀请世界各国的著名学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以广泛传播大清帝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光绪皇帝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这个提议,并给予了张小磊大量的资金支持。很快,“文化交流学院”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周边国家介绍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更是将这些知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许多国家开始学习汉字,掌握使用筷子的技巧,甚至庆祝汉族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积极的文化交流逐渐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大清帝国成功地赢得了周边各个国家人民的心,并与他们共同建立了坚如磐石的文化联盟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张小磊的创意和努力功不可没。他巧妙地运用各种方式,让周边国家的人民深入了解大清帝国的文化底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魅力。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体验等活动,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差距逐渐缩小,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氛围日益浓厚。

    而这所“文化交流学院”也成为了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心灵。它促进了国际间的友好合作,为大清帝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小磊知道有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同盟”当西方列强再度挑起战火、对大清发起猛烈攻击之时,这些曾经深受大清文化影响的文化同盟国家纷纷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表达了对大清的支持态度。这一举动迅速汇聚成一股强大无比的国际舆论力量,令西方列强倍感压力,最终不得不选择撤军。

    然而理想是如此美好,但现实却常常令人感到残酷和无力。许多事情往往并不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事与愿违似乎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事实证明,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权力和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谁拥有更强大的武力,谁就能赢得更多的追随者和支持者。

    在那个时代,想要通过文化交流来建立联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要知道,改变战争格局并非易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言辞和舆论的力量,更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只有具备足够的军事实力,才能让其他国家心悦诚服地屈服于自己的脚下。

    果不其然,欧洲的列强们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蠢蠢欲动了起来。在广袤无垠的中亚大地上,英格兰和法兰西的现代化军队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席卷而来。他们配备着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纪严明,士气如虹。

    他们的战船在江河之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而陆军则以排山倒海之势,跨越荒漠与辽阔的草原。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中亚的各个小国显得束手无策,毫无还手之力。一座座城池相继沦陷,民众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亡。

    战火迅速蔓延开来,滚滚浓烟遮天蔽日,昔日繁荣昌盛的景象瞬间沦为一片残垣断壁。这其中,就包括了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花剌子模汗国、依尔库茨克汗国、卡拉卡尔帕克汗国以及哈萨克斯坦汗国等等。这些国家在列强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几乎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境。

    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国家丢失的地区据为己有,并将其划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他们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他们的终极目标,乃是位于遥远东方的那个强大国家——大清帝国。

    英法联军的铁蹄踏向了大清的疆土,他们的贪婪之心昭然若揭,妄图征服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帝国。大清的边境线上,将士们摩拳擦掌、枕戈待旦,决心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家园。这场东西方之间的较量,注定会掀起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与此同时,临海的日本也蠢蠢欲动。他们派遣出强大的海军,犹如饿狼扑食一般,向大清国的附属国朝鲜王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迅速击溃了朝鲜的海军,并展开了登陆作战。日本军队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卓越的军事素质,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攻占了朝鲜半岛。他们的目标显而易见——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跨越鸭绿江,进而占领整个东北地区。有了西方列强的撑腰,日本更是妄图借助其海军力量,与大清的军队一决高下。

    很快前方边境急报以及朝鲜王国的求救信像雪片一样接连不断地送到了紫禁城。光绪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时间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于是,他紧急召集了朝堂大会,希望能够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朝堂上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担忧。面对众多敌国的联合打压,他们感到束手无策,心急如焚。然而,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际,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那位年轻的将领张小磊身上。

    张小磊身材魁梧,英姿飒爽,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果敢。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成为了众人眼中唯一的希望。文武百官们期待着他能够想出一个破局之法,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张小磊在面对困境时并没有退缩而是主动请缨,请求光绪皇帝全权掌控全国军队任他调遣并共图退敌之策。光绪皇帝便将全国军队大权以及兵符接连交给了张小磊。

    他拿到兵符之后,并没有立刻调动军队,而是转身前往机械部。张小磊深知,虽然如今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空军和海军,但这还远远不够。大清的陆军所使用的武器相对落后,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更新换代。

    他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打造出一款具备连发速射、威力巨大等特点,并且能够无惧高温和低温,轻松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卓越突击步枪。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人,张小磊对于 ak47 的构造原理了然于心。于是,他迅速地将 ak47 的原理绘制成详细的图纸,然后转交至武器部门。

    在经历了一系列繁琐的改良测试以及无数次的试验之后,这款外观酷似 ak47 的突击步枪终于成功诞生。张小磊凝视着手中这支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的神秘武器,心中充满了满足感。他对这款新型突击步枪感到无比满意,并将其命名为“小磊式”。紧紧接着,机械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规模生产出了数以万计的小磊式突击步枪,并以惊人的速度将这些强大的武器配备给了新型陆军以及各大地方军队。这一举措彻底取代了旧有的同治式冲锋枪,使得大清陆军的整体战斗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海军这边的军事基地犹如一台高效的机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艘又一艘强大的军舰。这些新型舰艇不仅拥有更庞大的吨位,还配备了更为先进的武器和装备。其中,令人瞩目的是那些经过升级换代的巡洋舰和护卫舰,它们的实力相较于以往有了质的飞跃。

    在这批强大的战舰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 12 艘代表着顶尖战力的新式战舰。张小磊将军舰以中国传统的 12 生肖来命名,每一艘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和象征。这种创新的命名方式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为这些钢铁巨兽赋予了一份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随着这 12 艘新式战舰的加入,各大海军的航母舰队如虎添翼,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强大的战舰成为了国家海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大清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随着先进武器装备的到位,张小磊开始精心策划作战部署。他深思熟虑后决定,任命曾国藩和曾国荃两位大人率领湘军及西北军开赴新疆边境,肩负起抵御来自西部的西方列强侵略的重任。与此同时,李鸿章被委以重任,负责领导东海舰队,以应对来自日本海军的潜在威胁。

    然而,张小磊却选择了一项最为艰巨且充满挑战的任务——亲自率领南海舰队,直面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海军入侵。他深知这个任务的艰难,但他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决心守护祖国的海疆安全。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大清帝国面临着与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激烈战斗的迫近。这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恶战,决定着这个古老国度的命运和未来走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