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小磊危在旦夕,国内变法失败
然而教育改革这边的问题还尚未解决,张小磊又很快地被抓到了东京的日本机械部,这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和压抑。走进机械部,映入眼帘的是一架经过改造的战斗机,但由于一次严重的失误,这架飞机已经坠毁,成为一堆残骸。
而旁边则摆放着改装过的坦克,它的履带虽然加宽了,但速度却没有丝毫提升,更为糟糕的是,每次开炮时都会出现卡壳现象。再看看那些日本的山地炮,就更惨了,新造的炮只打完一炮便不能再用,它们已经彻底沦为一堆无法使用的废铁。面对这些失败的作品,张小磊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的“杰作”,突然间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看着眼前这个狂笑不止的张小磊,小野心中的怒火瞬间升腾起来。他无法忍受张小磊故意办坏事又对他们的嘲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命令手下将张小磊狠狠地揍了一顿。然而,即使这样,小野依然觉得不解气。他决定要用一种最为残忍的方式来对待张小磊,让他感受到真正的痛苦和折磨。
小野带着张小磊穿过幽暗深邃的走廊,来到了另一处密室般的监狱门前。随着厚重的金属门缓缓开启,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扑鼻而来。张小磊瞪大眼睛望进去,只见昏暗的灯光下,坐着几十个面容憔悴、神情疲惫的人——那竟然是他曾经的北洋海军战友们!
看到这一幕,张小磊心中涌起无尽的疑惑和震惊。他难以置信地转头冲向小野,声音颤抖地质问:“小野,你不是答应过我,已经释放了他们吗?为什么他们还会在这里?”小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邪恶而又得意的笑容,冷笑着回答道:“张小磊,你以为我真的会轻易放过你们吗?我只是想让你亲眼目睹,你所珍视的一切是如何被毁灭的。这就是你要付出的代价!”
话音未落,小野手臂一挥,瞬间从黑暗角落里冲出几个日本士兵。他们手持长枪,毫不犹豫地瞄准着那些北洋海军官兵,紧接着便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刹那间,监狱内回荡着凄惨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三十余名北洋海军官兵便纷纷倒在血泊之中,无一生还。
张小磊眼睁睁地看着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发生,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他对着小野发出歇斯底里的怒吼“松下小野你这个畜生,你不得好死!”
他浑身颤抖着,双眼喷火,恨不得立刻扑向小野与之拼命。然而,身体却被小野的几个手下死死地摁住,就像是被钉住一般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们在眼前死去。整个监狱弥漫着浓烈的死亡气息,鲜血染红了地面,那惨烈的场景仿佛成为了张小磊永远无法抹去的噩梦……
看到张小磊这副模样,小野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得意的微笑。紧接着,小野将脸庞贴近张小磊的耳畔,轻声说道:“小磊桑啊,我深知此时此刻的你定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对我更是充满了无尽的杀意。只可惜,我偏不让你轻易死去,我要让你慢慢地去感受这份痛楚!”
话音刚落,小野手臂一挥,其手下随即便将张小磊押往监牢的最深处。此处环境恶劣至极,与先前的监狱相比简直有云泥之别。这里四处遍布着老鼠和蟑螂,空气中弥漫着腐臭的气息,整个空间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毫不夸张地说,寻常罪犯在此处往往熬不过三十天。张小磊就这样被关了进去,等待他的是什么还未可知……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清国境内正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革。随着大清签署《马关条约》,国内掀起了一场场汹涌澎湃的爱国运动以及众多能人异士发起的改革变法浪潮。
其中,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首的维新派最为激进。他们坚信,若想让国家强大起来,不再受列强欺凌,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维新,摒弃陈旧制度。他们主张不仅要在军事方面有所突破,还应在教育和政治领域有所作为。
于是,维新派大胆提出废除八股文、取消科举考试、重振洋务运动以及改革官僚体制等一系列变法举措。这一大胆行动赢得了广大底层百姓的拥护与支持,甚至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赞许与力挺。
一时之间,维新思想如星星之火般迅速蔓延开来,点燃了无数有志之士心中的希望之光。人们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之中,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很快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几位才子的公车上书后,光绪皇帝立刻颁布了改革的诏书。具体在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等,并派人出国留学;同时还设立了译书局以翻译外国书籍,积极传播新思想。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采用西法振兴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建立新式农场;同时还广办邮政,修筑铁路等基础设施。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和海军;学习西洋兵制,进行洋操训练,使用先进的武器装备。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和闲散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任用维新人士参与国家管理;开放言论自由,允许官员和普通民众上书言事;实行保甲制度等地方自治措施。
一时间,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浪潮。而身处颐和园的慈禧太后,对于这场变法改革,刚开始不以为然只采取了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然而,由于光绪皇帝的冲动改革和经验不足,他在大规模裁减官员后,触动了满清贵族的核心利益。
这一举动让在颐和园里的慈禧太后再也坐不住了。她在宫内与权臣贵族们密谋策划,决心发动一场宫廷政变。(由于这一年是戊戌年,这次政变也被后世称为戊戌政变)随后,她迅速派遣手下将光绪皇帝软禁起来,并下令追捕那些变法运动的带头人物,决意将他们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一时之间,朝堂上下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在得知这个惊人的消息后,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当机立断,选择逃避风头。他们分头行动,康有为藏匿于香港,而梁启超则远遁至日本,暂且避开这一波危险。
然而,有一位维新派的改革变法的英雄——谭嗣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将改革变法视为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的使命。
当得知慈禧太后将要下令将他们抓捕并处决时,谭嗣同并未表现出丝毫畏惧。相反,他义正言辞地说道:“吾国之变法尚未有流血牺牲之人,吾今日愿在这断头台上成为变法的首位烈士!”
他的目光坚定而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为国家和理想献身的准备。这种无私奉献、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他坚信只有通过彻底的变革才能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哪怕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然而即使是这样慈禧也不打算放过这些影响了自己皇权的可恶分子,没过多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和康广仁这些提倡变法的人便纷纷被抓捕归案,他们就是被后人评为的戊戌六君子。
慈禧太后对于维新派为首的这些家伙深恶痛绝,她打算将他们带到紫禁城外最繁华的市区公开斩首处决,以此来震慑那些企图动摇她统治地位的人。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人们都为这些改革者的命运感到惋惜和悲哀。
而维新改革的英雄谭嗣同在行刑前毫无畏惧,他昂首挺胸、步伐稳健地走向刑场,大义凛然地表达着自己的信念:“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断头台上所作的一首,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首壮志诗。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刑场上空回荡,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他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改革的理想,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如磐石的信念。
然而,事实并没有被改变,历史的车轮无情地向前滚动,最终包括谭嗣同在内的戊戌六君子皆被残忍地杀害。他们为了改革维新,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最为珍贵的生命。而光绪皇帝,则被慈禧太后囚禁于中南海瀛台之中,失去了自由与权力。
这一事件标志着历时 100 多天、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彻底走向失败。曾经充满希望和改革激情的光绪皇帝,如今只能在囚禁中黯然度日,他的理想和抱负都化为泡影。
然而,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命运无常。慈禧太后或许怎么也没有预料到,她今日的所作所为和在朝堂上的专横跋扈和保守决策,最终可能会让她自食其果,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