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谋划出路,如何出城去?
“从军,抗日,打鬼子!老子要打鬼子。”
身上的血在烧,又想起了上一世历史书里,纪录片中,那些上学和旅游时候瞻仰到的英烈事迹。
重生回到了血与火的年代,他,何大清,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他何大清,既然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能惧怕什么?
与其留在这座被鬼子控制的故都中当二等公民,性命和尊严被蹂躏被践踏;
倒不如逃出城去,找到组织,他何大清一定要从军。
想好了这一切后,何大清二话不说就在中午跟泰丰楼跟东家辞职了。
对不住孙掌柜,但也只是小小的客套罢了,他做这次决定绝不是冲动了。
他已经想好了,正好媳妇叶小薇的老家就在山西,不行,一家人暂时就先去那里。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黄河以西的地方,一直都没被鬼子占领过。
到时候把媳妇和小雨柱安顿好了,自己就去参军。
“晋西北,我去,老子想起来了,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年李云龙跟丁伟孔捷还在那打鬼子呢!赶的早的话,老子还能参加历史上有名的‘百团大战’也不一定。”
既然是当兵打鬼子,那肯定是要奔着我们的红党八路军去的。
那个赵刚,先是燕京大学带头的学生代表,后面去的晋西北,成了李云龙的铁搭档。
这么一算的话,赵刚跟自己也算是半个老乡了。
“额,特么的我这是穿到了四合院世界里,又不是亮剑世界,万一没有李云龙、赵刚、孔捷那不尴尬了?”
“无所谓了,反正都是从军打鬼子,自己身体壮实还会厨艺,又已经留下后了,去参军人家肯定也要。
实在不行,我老何就算是在后勤部门当伙夫,那也是打鬼子啊!”
一路走一路想,何大清尽量走路耸拉着,装成一副病鬼的模样来。
沿街上,时不时就见到了屎黄色军服,骑着高头大马嚣张而过的鬼子军官。
在他们后面的,除了少数鬼子军外,剩下的就是那些杂毛伪军了。
对了,这年代的北平城,黑皮狗脚巡也不少。
他们算是这地界合法的地痞了,不仅不保境安民,老百姓反而是他们反复盘剥的对象。
“叮叮叮……”
一阵自行车铃声传来,又是十几辆别着王八盒子的鬼子缉私队沿路开过,当中还时不时传来口哨声,谩骂声,小摊贩的哭泣声,叫花子饭碗落地的摔碎声。
何大清藏在人群里,直到那帮特高科的狗腿子彻底走远,才跟着人群往自家赶。
“老子只是刚重生过来,啥金手指都没发现,老子要是有点大本事,晚上非去铁狮子胡同把岗村那老八嘎给炸了,妈拉个巴滴……”
“哥们儿你嘀咕啥呢,没事早点回家,在外面乱窜不要命了。”
一个戴着瓜皮帽,看上去很精明的小伙计提伞跑来,看到何大清慢悠悠在走着就忍不住提醒一句。
“谢了您勒,这就回去!”
感谢过这位伙计,心里也暗暗为这位仁兄祈福。
“希望等这些年战火过去,你老小子也还好好活着吧!”
买了两块大饼一提葱,又给儿子寻摸了几个鸡蛋,何大清终于在两点多回到了南锣鼓巷95号。
现在这座大三进四合院,也就四五户人家。
前院后罩房跟侧屋,住着看门老头徐家上下五口。
中院正房跟一间耳房,是还没娶媳妇的时候,他老头子购进的。
正面对面住着两家工人,都是才到没多久的。
至于后院,现在可还是主人家住着,也就是原剧中那位装聋卖傻的聋老太。
现在那老太太,家里两个儿子都去参军了,时不时就有看到穿着军服的人过来看望。
不过何大清搜索记忆,瞧那些军服,竟然还有鬼子特高科梅机关的印记。
老太太果然并非普通姨太太那么简单。
至于两家工人,姓贾跟姓易的都在娄氏钢铁厂里上班。
易家没见到有孩子,贾家倒是有一个八岁的大男孩,好像叫东旭来着。
那个厂子何大清也知道,规模不大,应该才一二百人,不过能生产的产品种类好像不少。
现在是鬼子在管着,生产的东西也是供应鬼子军队的,那个娄振华如果不出意外,自己没走的话,也快要因为他的三姨太娄谭氏牵线认识了。
自己老子何大头以前跟过谭家菜红案大厨学厨过,就连何大清自己,在上班前,也学过两年的谭家菜。
只是这些年的兵荒马乱,谭家菜传人跑的跑,躲的躲,何大清又才专门拜师学了鲁菜。
“身为穿越人士,自己好像除了一副好身板,一手好厨艺,其他也不会什么了。”
何大清回到家,把门关上,吃的交给媳妇后,就开始盘点当下时局来。
好像要离开,也不是那么容易。
出城得有通行证,进城也要。
加上自己的良民证好像还备注了厨子,这家伙要出城,还是带着儿子跟媳妇儿,还真有点难办呐!
“媳妇儿,现在是具体几号来着?”
何大清大概记得时间,但想再确认一遍。
叶小薇认识字多少读过一点书,听见丈夫的呼唤,于是她找来了日历,撕下来昨天的一页回复道:
“民国二十八年腊月十三,西历的1940年1月5号,你忘记了,元旦节那天是腊八,那帮脚巡还上门来收了人头税呢!”
“嗯,果然是39年的农历年底,离过年没几天了。小薇你觉得,咱们这个春节,到你爹那边去过怎么样?”
何大清思来想去,眼看只有去丈人家过春节这个理由能离开四九城了。
然而听见丈夫的询问,叶小薇再想到有五六年没见到的爹娘还有哥嫂,她的眼泪不禁落了下来。
“真……真的吗?大清。”
不是叶小薇矫情,眼泪不值钱,实在是这个年头的女人,出嫁了后,一切都是围绕着夫家在转。
丈夫不提回娘家的事,她一个作为妻子的是不敢提的。
尤其是前几年兵荒马乱,见着势头不对的33年,大哥带着爹娘一起就回了老家。
这晋西到四九城的距离足有上千里,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远的地方了。
好在,书信没有中断,去年底的时候,家里还来信说嫂子给自己添了个侄子。
当时就怪想他们的呢!
现在没想到,丈夫何大清,竟然提出去自己老家过年的打算。
她能不激动吗?
“千真万确,媳妇儿,你只要点头,为夫立刻就去准备!”
“嗯嗯,嗯嗯呢!”
叶小薇现在就是个小孩,丈夫何大清的话犹如天籁。
何大清想好了探亲这个由头后,心里一下也轻松不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