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资源争夺,市场调控
扎伊德的苏美尔高地,随着人口的不断涌入,曾经宁静的田野和宁静的河流开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城市就像一颗迅速膨胀的种子,急需更多的土壤和水分来支撑它的成长,而这背后隐藏的,是对智慧和决断力的严苛考验。
扎伊德站在苏美尔高地的边缘,望着下面那片因人口激增而显得愈发拥挤的城市,眉头紧锁。
城市如同一个饥饿的巨兽,对资源的需求永无止境,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水源。
夏日的太阳毒辣,河流成了生命线,却也成了矛盾的焦点。东岸的麦田村和西岸的牧羊镇,因为一条不宽的小河,差点上演了一场族内集体的持械斗争。
那天,麦田村的引水沟渠所连接的灌溉渠突然断流,村民们发现是牧羊镇的人为了给他们的羊群饮水,擅自加高了河岸,改变了水流方向。
愤怒的麦田村人扛着锄头,直奔河岸,与牧羊镇手持木棒的壮汉对峙,场面剑拔弩张。
扎伊德闻讯赶来,用工具亲自测量水位,用最直接的方式理解问题。
他高声说:“水是大家的,咱们得想个法子,让每一颗麦粒和每一只羊都能喝上水。”
在他的协调下,两村决定轮流使用河水,还共同出资修建了水坝,调节水量,避免了以后的争端。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胜利,却也是对扎伊德智慧的初次考验。
随着人口的增长,有限的土地成了炙手可热的资源。南边的山脚下,原本荒废的荒地突然间成了抢手货。
哈纳姆家想要开垦种菜,阿米拉家却计划建磨坊。两家争执不下,甚至在地界上挖沟划线,互不相让。
扎伊德得知此事后,没有立刻下判,而是先去实地考察,了解土地的性质和两家的实际需求。
他发现那块地一半是肥沃的黑土,适合耕种,另一半则靠近小溪,更适合建磨坊。
于是,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土地按功能划分,一半归哈纳姆家耕种,另一半则由阿米拉家建磨坊,但磨坊要为哈纳姆家提供优惠的加工服务。
这个建议起初遭到两边的反对,但在扎伊德的耐心劝解和对未来共同利益的描绘下,两家最终握手言和,实现了共赢。
市场,是城市的心脏,也是矛盾的温床。
一天,市场里传出消息,外来商队的丝绸价格一夜之间翻倍,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骚乱。
本地织工指控外来商队垄断货源,哄抬物价,而商队则辩称是成本上涨所致。
一时间,市场内人心惶惶,交易几近停滞。
扎伊德没有急于定论,而是深入调查。
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供应链的脆弱。
于是,他提出建立一个公开的市场价格公示板,每天更新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同时鼓励本地做纺织的工人联合起来,增强议价能力,减少对外依赖。
他还与商队谈判,争取到他们同意在苏美尔设立仓库,直接供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价格波动。
正当扎伊德的努力初见成效,一场突如其来的干旱席卷了整个高地。
河流干涸,土地龟裂,粮食短缺,市场上的商品价格飞涨,人心惶惶。
扎伊德面临执政以来最大的挑战。
他紧急召集所有部落领袖,共同商讨对策。
在简陋的会议棚里,烛光摇曳,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虑。
扎伊德站起身,环视一周,沉声道:
“水和粮是我们的命脉,现在我们必须共克时艰。”
他提出,集中剩余的水资源,优先保证人畜饮用,同时组织人力挖掘深井,寻找地下水。
对于粮食问题,则实行定量供应,优先保证老人、孩童和病弱者的需要。
他还号召大家,利用这空闲的时间,学习制作陶器、编织篮子等技能,以备未来交换时用。
扎伊德的方案虽然艰难,却得到了一致的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美尔高地上的人民团结一心,共同面对这场天灾。
几个月后,第一口深井成功出水,那一刻,欢呼声响彻高地,人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次危机,不仅考验了扎伊德的决断力,也让苏美尔高地的居民学会了如何在困难中携手前行。
从此,无论是水源、土地还是贸易,每当有争议和矛盾出现,人们都会想起那段共度时艰的日子,学会更加理性、包容地解决问题。
扎伊德的名字,也因此成为了智慧与团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