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2069 > 第38章 日本形意门祖师封野一郎

第38章 日本形意门祖师封野一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故事说来话长。还是明朝戚继光将军抗击倭寇之时,戚继光将军帐下有一猛将,名叫吴启光。一日,在某场大战之中,吴将军俘获了倭寇一头目日本武士浪人封野一郎。桀骜不驯蛮横恶劣的封野一郎起初冥顽不化,只求一死。后被吴启光将军感化,归顺我中华,成为吴启光将军门下一副将。封野一郎后来在抗倭中屡立战功,被吴启光将军多次奖赏。

    抗倭战争结束之后。吴启光将军不贪图朝廷的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毅然辞官挂印、卸甲归田,携妻子家人来到武夷山脉的龙虎山脚下安居乐业。之前追随吴将军多年的老部属,纷纷辞官,一起携带家眷来到龙虎山脚下安居者达几百户人家。

    吴启光将军从军之前,出身于形意门武术世家,是宋朝景德年间武状元之后。落脚龙虎山下之后,在村里开书院、设武堂。之前的老部将都拜吴将军为师,正式成为形意门的入室弟子,同时也担任武堂各分堂的大教官。

    村里设立的形意门武堂声名远播,十里八乡无论是出身富贵士绅的子弟,还是普通的农家子弟,都纷纷慕名前来拜师习武。相邻几省,远至浙江、福建、安徽都有很多少年远道而来求学。

    一时间,龙虎山下,尚武之气蔚然成风。远远望去,碧水青山中,炊烟袅袅、书声琅琅、精武强身、男耕女织、鸡鸭满圈、鱼虾满塘、猪肥牛壮、物阜人丰,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神仙也羡慕的太平景象。

    封野一郎战后没有回日本,他也追随吴将军落户龙虎山,并且在此娶妻生子,落地生根。也自然的成为形意门下的入室弟子,在武堂担任教官。

    这天上午,吴将军从信江码头接回来一位贵宾。此人名叫刘祖笏,是大明开国元勋刘伯温的第五世孙。吴刘两家都是名门望族,而且已有百年世交的情谊。

    刘伯温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军师,是大明朝的开国元勋,更传奇的是他“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历史预言《烧饼歌》,被后人尊为“刘半仙”。作为刘伯温第五世孙的刘祖笏继承家学,也是当朝一位命理大师。对周易、风水、命理之造诣,当推大明之首。在朝堂之上,王公贵族大臣们都以“刘大师”称呼来敬重他,在民间也备受文人雅士们推崇。

    吴将军请刘祖笏刘大师来到龙虎山也正是此意,他想请大师推算一下吴家子孙未来几十年乃至百年间的命运。

    接下来几日,刘大师在龙虎山为吴家日看地理风水,夜观北斗星象。事毕之后,在某日的夜半,与吴将军在后院书房,推心置腹闭门晤谈。

    刘大师开口说:“吴将军在此地安居乐业,繁衍子孙,可保一个甲子60年太平无忧。但60年之后,天下风云变幻,江山易主,生灵涂炭。无论是中原、江南、还是江右,百姓苍生的命运,都将是暴风骤雨激流中的浮萍。”

    “乱世之中,将军的子孙和村落,也难以幸免。所以,我要为将军家族子孙以及门下众徒调理一下风水。百年后,为吴家子孙留下连绵血脉,为门派棕支续写不绝弦歌。”

    听闻此言,吴将军心有所戚戚焉,愁容紧锁在眉眼之中。低声说道:“那就有劳大师了。”

    第二天一早,吴将军就将门下子孙和几十位大弟子召唤到武堂上屋大厅。齐齐整整的纵横排列,恭恭敬敬地立好。然后请刘大师来给各位逐一观看面相。

    刘大师边走边仔细端详,不时地吩咐手下在书薄笔记上用蝇头小楷认真记下。大师走到封野一郎面前时,站定下来了。刘大师目光如炬、端详了小一会儿,然后,和蔼的说,“这位将军,你应该不是中华之人吧?你是否来自东洋扶桑?”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

    众人为何如此大惊?封野一郎更是大为惊诧。因为他离开日本已经有10几年,早已在此地落地生根,水土风俗、面容相貌,和其他各位将军没有任何异常。而且他尚未开口说半个字,按道理,刘大师也听不出他的任何口音。但是,却对他的出生来路如此洞若观火、了如指掌,甚感神奇!

    刘大师当场要了封野一郎的生辰八字,说待午后好好推算一下。

    当日晚上,在吴将军书房,三人门窗紧闭,唯有案台香炉中飘散出几缕清烟,飘渺无依。

    三人依次坐下,刘大师神色蔼然、语气缓缓地将封野一郎的命理四柱一一推演,娓娓道来。将他父母的生老病死、有几个兄弟姊妹,家族兴衰,封野本人的人生大运细细道来,没有一处差错。

    封野一郎顿时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位活神仙。

    前段话音一落,封野一郎却看到刘大师的神色渐渐肃然、语气中也有了几分苍凉。

    接下来刘大师话锋一转。近日,我夜观天象,日勘风水。一切迹象无不昭示大明国祚一个甲子60年内气数将尽。一个甲子60年后天下大乱,鞑靼南侵,苍生流离,生灵涂炭。

    社稷的大运之下,龙虎山下这个村落也非桃源,难以置身事外,届时将与朝纲共沉浮。吴氏子弟亦将抗击鞑靼而为国尽忠,满门英烈。这是吴家宿命,天命难违也。所幸天不灭吴家,尚有一两支吴家血脉劫后余生。

    此后,再过五个甲子300年,中华与东洋又有一死战,吴氏及形意门派弟子为救存亡,死国者将数百人矣。

    吴家子孙及形意门弟子历朝历代,每当国运厄难之时,皆挺身而出,英勇赴难,可歌可泣也。此乃吴氏世世代代的宿命,也是吴氏在春秋青史的担当啊。

    吴氏往下数百年的家世坎坷,但吴启光将军宅心慈厚,不忍累及往日同袍部属和今日同门弟子。

    故吴将军决定,在六十年大灾来临之前,将逐一遣散同门的各位情同手足的大弟子,让他们尽量避难于乱世,宗支繁衍于沧海红尘之中。

    今日我为封野将军算过命后,又占了一卦,卦辞曰:东去扶桑散枝叶,五百载后日月长。

    这是上上卦,大吉!

    刘大师最后说,封野将军你谨记,大卦隐示:490年后,吴家血脉不绝。江右龙虎山形意门正传吴氏弟子,天机巧设,风云际会间,将与你门下弟子会合于扶桑。枝叶重开,再续道门之义。

    封野一郎听闻刘大师的这一席话,犹如晴天霹雳。他丝毫没有因为刘大师后半截说将来封野家子孙兴旺、门庭光耀而沾沾自喜。反而因为刘大师说吴家往后数百年的多舛命运,而悲伤不已。更因为吴将军要门下众弟子避祸而遣散他们,肝肠欲断。

    想当年,抗倭之日,吴将军俘虏他之后,对他没有侮辱,不曾惩罚。并且好生招待,晓以大义,让他本来求死之心,冰消雪融。后来在将军旗下十几年,将军与他肝胆相照,他也在吴将军的栽培之下,屡立战功。

    再然后,追随吴将军来到此地,并在此娶妻生子,安居乐业。因为日本老家的父母早已双亡,兄弟姊妹也都四处离散,生死不明,本想此生就终老于龙虎山下了。不曾想,按刘大师的预言,吴家几十年后还将有莫大的无妄之灾。临此大难来时,他可能已经不在世间了,但自己的后辈子孙理应留下继续为吴家去尽一份力,报答吴家多年来的厚恩大德。怎奈吴将军大慈大悲,却有意安排门下徒众尽快远远避祸。

    他痛哭流涕,向吴启光将军跪下后启禀说,“十几年前,我这条命,在吴将军俘虏在下之时,本来就死了。今日我还活在这个世上,这条命生是吴家的,死也是吴家的。吴将军对我恩重如山,情义似海。在下坚决表示,不愿离去。”

    吴启光听闻此言,也颇为感动,双手扶起封野一郎,感慨地说道:“你就听从刘大师的话,也遵从为师我的安排,安心去吧。刘大师说,几百年之后,你子孙繁茂,宗门徒众近百万。你这也算是为光大我形意门派功德无量啊。”

    封野一郎起身,掩面痛哭而去。

    半年后,吴启光安排封野一郎携家眷儿女以及佣人上上下下十几口,财物大大小小几十箱,浩浩荡荡在信江码头登上一艘大船。岸边,有吴将军、有昔日同袍、门下徒弟等百十号人一齐来为他送别。场面气派,甚为感人。

    封野一郎登船之前,吴启光将军命人将三大箱沉甸甸的白银抬上大船。随即,又将腰间一把佩剑解下,送给封野。封野大为感动,深深鞠躬,双手举过头顶弯腰接过宝剑。他心中涌出万般感激。因为,这把宝剑原本是戚继光将军的贴身佩剑,上面还篆刻有戚将军的姓名。吴启光立下头等军功之后,戚继光将军将宝剑赠与吴启光。吴将军一直以来将此视为至宝。此刻,他却将这一宝物赠予即将远行的封野。

    除此之外,吴将军日前还亲手书写了一幅书法字幅送给封野一郎。上面抄录的是唐末诗人韦庄的一篇名诗: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

    一船明月一船风。

    落款 江右龙虎山吴启光抄录唐韦庄诗送爱徒封野一郎归扶桑 万历七年秋

    一文一武这两个物件,既是师徒又是长官与部将间情义一场的见证。

    大船渐渐离开码头,扬帆起航。封野一郎,挥手一离去,相隔即海天,此后数百年,音信了无痕。山高水长,但愿终有会期。

    黑脸总教头,形意门第27代弟子吉田茂野一口气讲完了这个长长的故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