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热带雨林女儿国的白月光
亚马孙雨林的月亮湖,是一个被古老传说笼罩的湖泊,又名为月影湖。湖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湖面如镜,映照着天空中变幻的云彩和夜晚的星辰。湖边四周是茂密的森林,各种奇花异草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林中生活着各种神秘的生物,它们在夜晚的月光下翩翩起舞,低声吟唱着迷人的歌谣。
午夜时分,湖面上泛起了一层淡淡的银光,一轮明月静静地悬挂在天空,犹如一位温柔的守护者,俯瞰着这片宁静的湖泊。月光洒在湖面上,形成一条通往湖心的光之路,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
湖边,一位美丽的女子静静地站在月光下,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至腰间,眼睛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闪烁着智慧和神秘的光芒。她身穿一袭飘逸的白裙,裙摆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仿佛随时都会乘风而去。
在午夜时分,酋长安排的侍女带吴月来到湖边。吴月见到眼前的美景,感觉太不真实,似乎是在梦中一般。
那位立在湖边白裙飘飘,长发垂腰的美丽女子正是女酋长。
此刻的女酋长,仿佛就是一位下凡的月亮仙子,惊若天人,不可方物,美不胜收。
此时无声胜有声。侍女划过一叶扁舟,上面载着白裙飘飘的女酋长,风流倜傥的吴月,三人同舟,轻飘飘、慢悠悠地划向湖中心的一座小岛。
此刻天心月圆、华枝春满。
湖面被船桨打破宁静,水中原本一轮完整的明月,顿时散落为满湖的粼粼银光。
登上湖心小岛,女酋长带引着吴月走在洒满月色的小路上。徐徐开口说道,“吴博士,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一位中国古人的一篇美文,《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吟诵完毕,女酋长赞道,真是一篇好文章。文字美、意境更美。
“吴博士,今晚,我们这里虽然没有雪,但是此情此景也足以值得珍惜和回味。”
此时,他们已经来到湖心岛上的一处绝佳观景处,这里有石桌、石椅等。侍女将茶水泡好,分别给女酋长和吴月沏上。
女酋长对吴月说,“尝尝我们雨林的茶。虽然未必比得过中国的茶,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风味。请!”
吴月认真细细地品过一口之后,点点头,赞道,“好茶!”吴月抬起头,只见月光下,巧笑嫣兮的女酋长此刻就好似是月中的嫦娥一般,朦胧又神秘,似乎离得很近,又似乎隔得非常遥远。
女酋长看着吴月,微微笑着,戏谑地问道:“按照你们中国的说法,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我们今日算如何?你从万里之遥的地球另一端,来到我们这个小小部落,今晚在此无边风月之下,我们共品这杯清茶,这是要多少年才能修得来的缘分啊?”
吴月笑笑,有些不好意思,眼神有些躲闪和回避地说,“你对中国文化确实很有研究啊。”
女酋长画话锋一转,说道,“我在读书时,也接触了许多国家的各种不同的文化,但我觉得我上辈子可能是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对中国道家的文化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亲切感。”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吴博士,你也到过世界上这么多的国家,也读过这么多书,那么你认为,在这个纷纷扰扰、狼奔豚突的世界。就像你们伟大的司马迁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莫为利往。你认为上下几千年文明中,最美好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有些太大,让吴月有点猝不及防,他只能说,“这个还真不能一概而论。”
女酋长接着说,“我不这么认为,在我所读过的历史书和研究的各个国家的历史之后,我认为世间最理想的桃花源,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面曾经倡导过的,就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庄子 逍遥游》笔下的世界。这就是陶渊明书中的桃花源,这也是我心中的理想世界。”
女酋长继续说,“人类的文明社会,几千年来,从西方古希腊的先贤,到东方中国古代的圣贤,从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东方道家的社会观,几千年来各种思想,各种社会构想层出不穷,但现如今,这个世界还是如此的混乱,人类的纷争还是如此的繁多,世界纷纷扰扰,冲突不断,就是因为他们背离了道家的思想,远离了道家的根本。所以我认为一个理想世界就是道家所推崇的社会。所以我一直以来,想在我的部落构建一个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建立一个老子《道德经》构想的小国寡民的和谐世界。我的这些粗浅之见,不知吴博士你是否认同?更不知吴博士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去创建一些这样的美好部落?”
吴月一时有些语塞,不知如何接话。 女酋长的这一番话,确实让吴月有些吃惊。也不禁让吴月对这位女子刮目相看,重新打量认识这位女子。真是没想到,原本完全可以靠颜值的一位女子,偏偏又如此有思想、有抱负、有理想。
吴月感觉自己作为一个男子,他有点自愧不如。这真是一位奇女子,她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如此深的造诣和认知,更是在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远离中国万里之遥的热带雨林中,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地在践行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实在令人钦佩。
她的实践,真正是吻合了老子《道德经》所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位奇女子是老子道家的忠实信徒,是陶渊明高山流水的千年知音啊。
吴月感觉自己实在是嘴拙,他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回答和赞美这位女酋长。他有些迟疑,接下来,吴月想着,用一些更为轻松和诙谐的方式,或许更能清晰的表述自己,便说道:“酋长的这番理念,让我既感动又感慨。你就像是这高天上的明月,圣洁无暇,让人敬仰。也感谢酋长对我的抬举和错爱。”
吴月接着说:“而小生我,只是凡尘一浪子。正狼奔豚突于滚滚红尘之中,不知何来,亦不知何往。正如古人所云,心不死,道不生。或许,待我心死道生之日,才是超尘出世之时吧。”
女酋长听闻此言,略有几分失落,幽幽地说道:“吴博士的意思我明白了。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世事苍茫,一切皆有可能。”
二人放眼四野,夜凉如水。天地大美而无言,唯有唐诗表心迹。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次日清晨,烟波浩渺的江河上,吴月和奴西娅告别女酋长,乘上他们的独木舟,继续寻访下一站的指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