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诗词会友攀高枝
第36章,诗词会友攀高枝
赵南华发现此刻,他正身处黄鹤楼附近,于是赶紧登上去寻觅一番,看看能不能打听到关于这个时期的什么情报线索。
果然,通过文人墨客的嘴,他得知了两件大事:
一是,大唐已经把府兵制改为了募兵制,皇帝李隆基已经不再调拨朝廷中央的财政资金招募新兵入伍,而是改由地方将领自行决断本地区的军情防务和征兵事宜。
赵南华敏感的神经意识到,大唐的国运危在旦夕,距离安史之乱爆发不远了。
二是,朝廷下了诏书,全国大搞文化复兴活动,希望重振诸子百家时的文坛繁荣气象。目前崔颢、孟浩然等一批青年才俊已经通过诗文名满天下、名利双收。
赵南华猛然发现,生财有道的路子来了,大量在官方场合写诗、吟诵,再通过江湖中人的嘴发一波广告宣传一下人气,流量不就来了吗?在大唐王朝当当网红也挺好的。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赵南华凭借着身上剩余的少许盘缠,一路多次驿站换马,外加客栈住宿,终于来到了大唐的都城长安。这座繁华的城市,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漫步在长安的街头,欣赏着这座城市的壮丽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在长安的日子里,赵南华四处打听皇宫的消息,试图寻找进入皇宫的机会。然而,皇宫的守卫森严,他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偶然间,他听说了一场大型聚会,据说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李白、岑参等大诗人都会参加。赵南华心中一动,他决定去参加这场聚会,或许这是他进入皇宫的一个契机。
聚会的场所是一家豪华的酒楼,赵南华来到酒楼门口,只见门口停着许多华丽的马车,一群文人墨客正在门口寒暄。赵南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走进了酒楼。
酒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赵南华四处张望,寻找着王之涣等人的身影。突然,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赵兄,你怎么也在这里?”赵南华转过头,只见王之涣正微笑着看着他。
赵南华连忙上前,拱手作揖道:“王兄,别来无恙啊!”
王之涣笑道:“赵兄,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这里喝酒斗诗,你也一起来吧!”
赵南华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连忙点头答应。他跟着王之涣来到了一张桌子前,只见桌子上摆满了美酒佳肴,王昌龄、王维、李白、岑参等人正在那里谈笑风生。
赵南华有些紧张,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面对这些大名鼎鼎的诗人,心中难免有些忐忑。然而,他还是鼓起勇气,向众人作了自我介绍。
众人对赵南华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他们纷纷举杯,向赵南华敬酒。赵南华也不客气,一饮而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开始谈起了诗歌。
王之涣首先开口道:“诸位,今日我们在此相聚,不妨以诗会友,大家各自吟诵一首自己的诗作,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王之涣率先吟诵了一首自己的诗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的诗作刚一吟完,众人纷纷鼓掌叫好。王昌龄也不甘示弱,他吟诵了一首自己的诗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诗作同样赢得了众人的喝彩,接下来,王维、李白、岑参等人也纷纷吟诵了自己的诗作。他们的诗作各具特色,有的豪放奔放,有的婉约细腻,有的清新脱俗,有的雄浑壮丽,让赵南华大开眼界。
赵南华心中暗自佩服,这些诗人的才华让他望尘莫及。他知道,自己想要在这场诗会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一首惊艳众人的诗作。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吟诵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赵南华的诗作刚一吟完,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被这首诗的意境所打动,他们仿佛看到了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中,洒下清冷的光辉。许久之后,掌声如雷,众人纷纷对赵南华的诗作表示了赞赏。
李白更是激动得站了起来,他走到赵南华面前,拱手作揖道:“赵兄,你的诗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李白自以为才华横溢,今日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赵南华连忙谦虚道:“李兄过奖了,我只是偶然间读到了这首诗,觉得它意境深远,所以才吟诵出来。”
李白笑道:“赵兄不必谦虚,你的才华有目共睹。我想请教赵兄,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赵南华心中一惊,他知道自己不能说出苏轼的名字,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这首诗的作者是我的一位老师,他是一位隐居深山的高人。”
李白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我真想见见这位高人,向他请教一番。”
赵南华笑道:“李兄,我的老师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恐怕不能如你所愿了。”
李白有些遗憾地说道:“真是可惜,不过,能听到赵兄吟诵这首诗,我也心满意足了。”
诗会结束后,赵南华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许多文人墨客都对他表示了赞赏,并且邀请他参加各种聚会。赵南华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可以通过这些聚会,结交更多的人脉,为自己进入皇宫打下基础。
然而,赵南华的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他想要进入皇宫,认识杨玉环。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皇宫的消息,试图寻找进入皇宫的机会。
一天,赵南华在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写着,皇宫正在招聘一批文人墨客,为皇帝撰写诗词。赵南华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进入皇宫的好机会。于是,他连忙报名参加了考试。
考试的内容是撰写一首诗词,赵南华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轻松地通过了考试。他被任命为皇宫的御用文人,负责为皇帝撰写诗词。
赵南华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今后,他有大把的时间来询问杨贵妃的下落,90天的期限,理论上够用,寻找到她以后,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