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杨修的谋划
张松府邸,书房。
这段日子的张松,日子轻松自在,悠闲无比。
刘枭攻打益州,不论是刘璋,亦或是赵韪,再或是庞羲,乃至于整个蜀汉国内的官员,都人心惶惶,躁动不安,担忧蜀汉的前景。
在众人担心不已的时候,张松却没有任何压力。
原因很简单,张松归顺了刘枭。
在张松归顺刘枭后,他得知刘枭击败泠苞,打破白水关,心中欢喜,更希望刘枭立刻就南下成都,彻底吞并蜀汉。
他日子轻松自在,表面上也是一副忧心忡忡样子,借着找人商谈抵抗刘枭的计策,不断的为刘枭聚拢一些人,已有好些人暗中归顺了刘枭,成为刘枭的内应。
书房内,张松正琢磨下一步要拉拢的人。
为了多立功,为了得到刘枭信任,张松也是拼了。
张松的内心,其实很想拉拢他的兄长张肃。不论是张松,亦或是张肃,都是成都人,都出自成都张家,是当地的大族。
只是张肃为人死板,这样的人难以拉拢。也因为无法说服张肃,所以张松不能让张家改变主意,只能他自己一个人办。
“下一步,找谁呢?”
张松内心,仔细琢磨着。
“咚!咚!”
敲门声,自房间外响起。
张松道:“进来!”
嘎吱一声,房门被推开,府上的管家进入,禀报道:“大人,刚得到朝廷传来的消息,陛下调张任前往广汉,抵挡刘枭大军。除此外,陛下还安排许靖大人出使荆州,向刘表求助。”
许靖,是天下名士。
许靖和许劭,都是汝南平舆人。两人是堂兄弟,且都是年少成名,都善于评品人物。然而两兄弟的关系很差,虽说都出自许家,却不是一脉的人。
许劭的家境,远超许靖这一脉。许邵凭借家世率先出仕,在许劭担任汝南郡功曹的时候,使了手段让许靖无法入仕,导致许靖只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等刘翊担任汝南太守,才发掘了许靖,让许靖步入仕途。后来许靖投奔刘焉,
在刘焉麾下做事。
许靖此人,颇有才华。
尤其他年少时,善于相面,一张嘴很是利索,能言善辩。
张松一听是许靖出使,登时就皱起眉头。因为许靖出使荆州,所以在张松看来,此番许靖去找刘表求助,极可能会成功。
这一刻的张松,再无轻松惬意。如果不抽调张任,如果不向刘表求助,益州局势便抵定了,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今的情况下,刘枭攻势虽然凶猛,可一旦刘表介入战事,这一战就复杂了。
张松不敢耽搁时间,当即吩咐道:“准备马车,本官出门一趟。”
“喏!”
管家得令,立刻就转身去安排。
张松乘坐马车出了府,绕了一段路后,最后才来到杨修的住宅中。他见到杨修,开门见山的道明来意,说了张任和许靖出使的事情。
然后,张松道:“贤弟,张任是蜀中的名将。他能攻能守,最擅长的是防守。一旦张任坐镇广汉郡,将对陛下极为不利。”
“如果单单是张任,都还比较好对付。”
“问题是,刘表还要介入。以如今的情形,加上许靖的三寸不烂之舌。刘表肯定会介入这一战,只要刘表的兵力进入益州,战事就会变得扑朔迷离。”
张松一脸担忧的神情。
杨修听完后,却是笑了起来,并无急切的神情。
张松道:“贤弟何故发笑?”
杨修微笑道:“张兄尽管放心,在陛下攻打广汉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刘表介入的可能。即使刘表介入,陛下也有准备。更何况,陛下最新传来的消息中,提及了巴郡的战事。”
张松道:“巴郡有什么战事?”
杨修微笑道:“巴郡方面,张绣杀到了阆中县,拿下巴郡指日可待。巴郡和荆州接壤,只要拿下了巴郡,刘表擅自开启战事,陛下也能应对。”
张松一听,皱眉道:“巴郡方面的战事,怎么没有消息传到成都?”杨修解释道:“一方面,从成都到巴郡去,山高路远,不利于赶路;另一方面,陛下考虑到封锁消息,早就安排人到重要关卡埋伏。即使有信使传递消息,也都无法传出。所以,成都方面才迟迟没有得到消
息。”
“原来如此!”
张松一听,便彻底放心了。
有巴郡方面的安排,张松就不再担心了。
杨修继续道:“不过,我也要立刻传信给陛下,让陛下做好面对张任的准备。只要陛下知道了张任的底细,击败张任,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张松道:“是这个道理!”
顿了顿,张松又道:“贤弟,我如今拉拢了六个蜀汉的官员,大多都是成都的大族出身,他们归顺陛下,对陛下南下极为期待。这事儿,烦请贤弟务必要写入其中。”
“这是当然!”
杨修笑道:“张兄尽管放心,你所做下的事情,我一字都不会忘记。你立下的功劳,我都一一记下,陛下都知晓的。”
“那就好,那就好!”
张松一张不受看的脸笑起来,让人察觉不到笑意,很不协调,不过杨修都已经习惯了。杨修话锋一转,说道:“如今还有一事儿,需要张兄帮忙。”
“何事?”
张松一副义不容辞的口吻。
杨修正色道:“张兄,你准备一下,去劝说刘璋御驾亲征。”
“什么?”
张松听到后,也是忍不住惊讶出声。
御驾亲征。
这是一件大事,而且刘璋身为一国之君,不可能随意就出征的。
张松说道:“贤弟,这事不容易啊。”
杨修不急不躁的道:“事情虽然不容易,但兄长是怕事的人吗?兄长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旦促成了此事,可以想象,这是多大的功劳。”
张松一听这话,也是心中考虑着。正如杨修所言,这事情一旦成功,刘枭就可以在前线一鼓作气击败刘璋,他立下的功劳也是极大的。
张松郑重道:“我干了。”
杨修笑道:“就知道兄长不是怕事儿的人,而且要说服刘璋,也不是什么难事,有很多理由可以说服刘璋。相信以张兄的三寸不烂之舌,足以应对。”
张松道:“尽力而为。”
杨修说道:“我等兄长的好消息。”
张松不再逗留,起身道:“告辞!”杨修起身送张松离开,然后回到房中,就立刻撰写消息,让人将张任和刘表的消息送出,然后静等张松去劝说刘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