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章 双雄天下
曹袁双方积极备战,恐怕历史当中著名的官渡之战也将到来。
不过因为秦十三的出现,也导致这本该出现的局面时间上有所偏差,或许胜负之说也会有所区别。
曹操现在已然掌控了中原的许多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强大军阀。
而袁绍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这两人终有一战。
历史上曹操本该在许昌集结兵马,可现实也有了偏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现在位置在长安与长安集结兵力。
而袁绍的大军全数集结在邺城。
步兵枪兵,刀兵弓兵,双方大军开拔场面浩大。
这些时间以来,因为双方的女儿都指给了秦十三,也通过这一渠道了解到许多秦阳军的发展方向。
以前只是重视军队强大的两大诸侯,现如今也开始在城中经营民生,提升经济。
建造都造厂制造各类兵器以供战时需求,所以双方的战斗力与曾经也完全不同。
正是因为这样,恐怕最了解秦13强大的就是这两人了。
然而,秦十三手下的荀彧、郭嘉、贾诩等谋士也对现在的局势倍感不解。
他们明知道不是秦杨军的对手,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交锋?
不管他们最后谁胜了,都不可能在秦杨军手中讨得好处。
他们不可能敢与秦杨军交手而屠天下吧?
既然清楚这一点,那这一次的交锋,又是为了什么费心竭力地做这么大的动作,难道就只是为了吞并对方,然后在秦十三麾下俯首称臣吗?
一开始不明白,可是细细思索在通过研究主公秦十三所送的贺书便能窥见一二。
这几人都是当今天下智慧绝顶之辈。
通过蛛丝马迹也能猜出一、二了。
他们这一次交锋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天下,而是为了以后的权利。
这一点恐怕现在的江东孙氏最有发言权。
若因为秦十三的实力而心生忌惮,选择归降,那么他们即便交出了手中的基业,也很有可能得不到重视。
毕竟所有的事情都是必然的。
但如果换个方向,在归顺秦十三之前,自己是天下最大的诸侯。
如此一来,本钱就不一样了。
不管他们双方是谁,胜了谁,都是这天下风头最盛的诸侯,以此形势归顺。
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力量得到好处。
不用多说,双方的想法应该都是这样,才会有现在的这场大战。
而这一切早就被秦看了个明明白白,不然也不会在双方称帝之时送去贺书。
这是要把天下之大不为的事情先揽在自己身上之后秦十三称帝便能顺理成章,也会念他们这个旧情。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双方这场大战,看样子就是来真的,毕竟能够夺得对方的地盘,然后投效和手中孤家寡人去投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袁绍派将领兵南下,看样子是想在第一次的交锋中就将曹操的信心击溃,大军呼啸,气势不凡。
相比之下曹操的兵马比之袁绍还是有些差距,所以正面对抗显然不是以曹操的智慧,又怎么会吃这样的亏。
曹操巧立地形与袁绍的先锋军周旋。一月时间成功将袁绍的先头部队击溃。
随后引兵北上,与黄河两侧对峙曹操借由黄河天堑与水道巩固防线,双方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尽管袁绍兵力强过曹操,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也占不到任何好处。
这一切的战争内容都被秦十三派人实时送到他大帐中的桌案上。
这一幕何其熟悉,黄河两旁曹袁对峙,显然是官渡之战的路子。
看样子就算他改变了许多历史进程,但一些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如果他没有过多参与,还是会发生。
接下来想必就是曹操发现袁绍囤粮于乌巢,然后夜袭乌巢这场大战就会落下帷幕。
战争持续了数月,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曹操借由地势与袁绍拉锯。
一日最新的战报传到秦十三的大帐中。
“主公曹操夜袭乌巢袁绍大军溃败。”
果然如此吗。
秦十三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看着书信上的每一个字,这些信息都是由前方专门打探消息的人第一时间记录,然后快马加鞭传到他这里。
消息此时传来,想必事情也是才发生不久。
他们双方虽然很多地方都在学习秦十三的先进技术,可他们终究不是秦十三。
粮草损失影响的不仅仅是战局还有军心。
粮草被烧,袁绍大军后继无力,军心涣散,开始节节败退。
随后便是在曹操的总攻下,吃了人生最大的一场败仗。
这场交锋已然分出胜负,袁绍撤兵势力十不存一。
而曹操借得这次机会迅速收取各地城池,扩大势力奠定了北方的巩固。
不过一旦得到了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人心难免会生出其他心思。
现在的曹操是真正意义上已经夺得了大半天下,若是要他现在放弃手中一切,归顺秦十三,心中也是难以接受。
但若是让他与秦十三动手,又不敢。
这些自然也被秦十三完全洞悉。
半年后,袁绍携残兵前来归降,秦十三笑着将其与其残部收入麾下。
这一年天下就只剩下了两大诸侯。
一如当年的楚,现在却成了秦曹双方的对峙。
秦十三也不急。
这些时日重心全部放在了发展民生增强国力的方面上。
民心值的提升,让他又从系统空间中兑换出各种各样的新奇武器。
5年后这一年秦十三26岁。
所有的一切都以人奠定,接下来就是到了真正收归天下的时候。
当即派人向曹操送出一封书信。
信中所说是一场军事演习,邀请曹操前来参加。
曹操也不傻,若是其他人用这种方式请他,他会想到恐怕其中有诈,想要劫杀于他。
但如果对方是秦十三,他就完全不会这么想,毕竟那强大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不必耍这些小手段。
双方约好一月之后于长江东岸荆州城外相见。
就在秦石山制定好一切的计划的时候,有士兵传来消息。
“主宫门外有一白衣文士求见。”
“他说他叫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