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出人意料的杨开山
万和平惊讶的看着陈海,他以为安王这些年深居简出,身边不会有什么高手,以他八境巅峰的武力,应该可以给徐洋一个警告。
没想到徐洋身边一个不起眼的护卫竟然有九境武者的实力,不但没能吓到徐洋,他自己在气势的冲突下,还受了一些内伤。
徐洋哈哈一笑,说道:
“万会长放心,今天在这间屋子里的事情绝对不会从本王口里传出。唉!本王也是没有办法啊,父皇让本王监国,可是大秦万里江山,这里哪里都要钱啊,本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过了一会,三位会长表示一会就让人将银票送来,就起身离去了。
三人离开之后,徐洋给金富贵安排道:
“金胖子,让你筹集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筹集的如何了?”
“王爷,目前已经筹集了一部分,长安附近的粮食已经被收的差不多了,但是因为这两年天灾不断,数量不多,而且价格比较高。我已经派人前往江南那边收购了。”
“粮食都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里,市面上自然数量不多。暂且先这样吧,能收多少收多少,等本王腾出手来,收拾掉几家,粮食自然就有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徐洋就直接回了王府。
接下来几日,徐洋每天都迎来送往的,接见前来拜访的一些官员,一天天笑的的脸都酸了。
赵山河没有说错,朝堂上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支持徐洋的,以前是有传言说徐洋寿不过三十,是做不了储君的。
但是现在徐洋大大方方的出现人们的视野中,并未有短命的征兆。所以那些对宁王齐王不满的人都站了出来,尤其是其中一部分人都是曾经受过徐洋的母亲陆皇后的帮助的。
当年正元帝上位之后,大刀阔斧要做改革,启用了一批没有背景的平民官员。刚开始也还做的不错,但是因为他的政策已经影响到了世家的利益,没多久就受到了世家的联合抵制。
正元帝刚做了皇帝,正是要挥斥方遒的时候,哪里会接受世家的威胁,两方就刚了起来,弄得朝堂上下,烽火连天的。
最后因为边境外敌来犯,而大秦刚刚经历过夺嫡的争斗,国力虚弱。正元帝需要这些世家大族来提供军需,不得已正元帝便妥协了。
他低个头,让点利益出去,自然就可以了。可是就苦了那些被他启用的平民官员,被世家开始报复,一部分人都被弄得家破人亡了,可是正元帝刚刚拿了人家的东西,也没有办法,
最后是陆皇后出面。亲自前往江南古家,用后宫两个贵妃的名额换取了那些官员的幸免于难。
而这些人一直感念陆皇后的恩德,一部分人本想就如此平淡的过完这一生,而如今徐洋却成了监国王爷。
加上徐洋多年来深居简出,朝堂上没有可用之人。一部人便想着为徐洋再出把力,也算是对当年皇后娘娘恩惠的一种回馈。
虽然大部分人都被挤出了权力中心,但是也有几个人能力出众,处在一些关键的位置。
例如刑部侍郎杨开山,此人因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被正元帝放到了刑部。
人人都叫他杨阎王,只要证据确凿,他不管是侯爷的儿子还是王爷的孙子,一律按规矩办事。
那些权贵也是将他恨得咬牙切齿的,也不是没想过用手段将他解决掉。可是这个老头不光文的行,武的竟然更好。他居然是九境巅峰的武者。
一般人对付不了,能对付的高手也不愿意亲自出手去杀一位朝廷重臣。所以长安的权贵们都告诫自己的家里人,千万别犯到杨阎王的手里,不然就自求多福吧。
长安的纨绔少爷们经常感叹,家里这么大的势力,自己活得还不如一些小地方的地主家的少爷潇洒惬意。
徐洋以前也只是听说过此人,以为这种人是不会投靠谁的,不过没想到杨开山竟然亲自前来,还带来了他的儿子。
杨开山进门没多说,很直接,就两件事。一是当年受了皇后娘娘的恩惠,才得以苟活到现在,所以徐洋要是有用到他的地方就说话。二是王爷如今监国,估计手上能用的人不多,自己的儿子跟着他多年,放在王爷这里给王爷跑腿用。
说完就走了,只留下他的儿子和一脸惊愕的徐洋。
徐洋都傻了,还有这般操作呢?没想到接下来杨开山的操作更是震惊了徐洋,也让他见识到了即便是平民,但他们团结起来也是很大的一股力量。
一天夜里,杨开山偷摸的来到王府,熟睡的徐洋被青儿叫醒,徐洋再次傻了,还能这样拜访吗?
杨开山还是话不多说,直接给了徐洋一份名单,名单上都是当年改革失败后的那些差点遭难的官员,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
徐洋看着名单,发现大部分都是在西北任职,好几个都是一府太守,还有几个在边军任职,不由的震惊不已。
杨开山看着徐洋震惊的眼神,唏嘘的说道:
“当年皇上对改革的决心很大,可惜时机不对,遇到了外敌扣关。不然今日的大秦何至于如此地步。”
“老大人,为何这些人基本都在西北任职?”
“老臣知晓王爷的疑惑,这是当年皇后娘娘的安排。西北临近边关,当年娘娘为保护我等,将这几个人外放任职。故意选了西北之地,一是西北本就是苦寒之地,让那些人能出气。二来那些世家贵族,很少关注西北,减少冲突。”
“王爷若是有用得到我们这些人的地方,尽管开口。”
徐洋也是高兴不已,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徐洋现在的短板就是朝中无人,他手下的那些人大都是白身,在朝堂上很难有所助力。而现在有了这些人的加入,他便有了运作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