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古代之农家子科举路 > 第7章 清河镇

第7章 清河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微亮,院中的公鸡辛勤工作,一大早便扯着它的喉咙歌唱。

    王晟再被公鸡吵醒后就毫无睡意,于是起床,先是从水缸里掏出清水洗漱一下,后又在院中快走运动。

    经过几日的休息,王晟感觉身体好了许多,过阵子可以尝试一下更多的健身方式。刚好热身结束,翻起《三字经》阅读。一晚过去,细微的知识点已经遗忘,复读几遍,再默背,一回神,天已然大亮。

    用完朝食,王晟与王文秋父子二人就提着所需物品,前往镇上。

    清河镇,距离王家村相隔数十里,加上王晟的身体刚刚恢复,王文秋便做主掏了两文钱,坐了村里一户人家的牛车。

    这户人家是外地来的,早年逃难来到王家村,家里中有酿酒的手艺,又有点门路,定期要去清河镇的饭馆交货,再购买些原料。这也是赶巧,那户人家装完货后,后边木板还有空余,这才坐下。

    “文秋哥,你又去镇上卖山货啊!”

    陶大聪招呼道,又让王文秋坐到他的身边。

    王文秋点了点头,顺势坐下。

    “之前听说你那小子快不行了,今天一见还好,精气着呢!看来是村里那些八婆胡说八道。”

    “是昏迷了一阵子,前几日醒了。”

    王文秋跳过这个话题,说道:“大聪,你知道镇上哪些地方买这纸笔更实惠些吗?”

    “要我说的话,没有比雅墨堂更好的去处了,但你要追求实惠的话,还是清清书肆吧。”

    “这有何说法?”

    王晟在后座听到陶大聪这么说,忍不住问道。

    “雅墨堂是附属于江南地区姓钱的大商人钱多多名下,这用料与精细程度自然是我们本地所有的清清书肆无法匹及的。清清书肆的话,是我们刘知府,刘大人,上任后开设的本地书肆,价格低廉。”

    “多谢大聪。还是你来往镇上,才能了解到这么多消息。”王文秋感谢道。

    王晟所用的《三字经》,是王文秋早年间帮村中逃难而来的读书人起了屋子,王晟抓周,这位读书人送来的书籍。时局稳定后,这位读书人就搬离王家村,去往何处也无人知了,王文秋才有此问。

    陶大聪拜了拜手,“客气了客气了。”

    这路程徒步漫长,坐在牛车上交谈,没过多久就到镇上。

    城墙外形没有高大峻峭之势,相比于王晟以前看到的城墙还要矮小,斑驳的城墙上爬满了藤蔓和青苔,石灰早已褪尽颜色。门口站着两个衙役,检查来往的行人。

    镇中的住户有专门的票籍可以通过,外面来的行人、商户与农户,则到另一处等待排队。今日沐休日,周围有许多的村庄都来清河镇上买卖物品,鸡鸭锁在笼中“叽叽”“嘎嘎”的叫着,热闹非凡。

    等排到王晟的时候,大概过了两刻。等衙役检查过后,三人进入城门就分道扬镳。陶大聪赶着牛车前往饭馆,王文秋与王晟父子两则先前往集市,准备趁着人多卖点山货。

    清河镇的集市人头攒动,声音嘈杂,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仔细一听,原来是一些人在卖着沉甸甸的铜锅和铁锤等工具,不时传来清脆的敲击声和喊声。还有些人在摊上摆自家蒸煮的食物,种类繁多,闻这味道,就知道吃起来滋味不错。

    在这样的集市里,烟火气息和芳香味儿交织着,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热闹与丰富,也把他们给凝聚在一起。白天的阳光透过树梢,照耀了这个角落。

    王文秋与王晟父子俩走了许久,才找到一处合适的位置,摆上自家的山货。周围都是卖生菜之类的,和着这自家的菌菇、野果、野菜等山货好卖。王文秋摆好山货就往那一坐,犹如老僧入定,一动不动,只有人路过此处问了才说价格,语气也是不冷不热。

    王晟看见王文秋这么卖货,围观了周围的人如何售卖,就开始呦呵道:“卖山货嘞!卖山货嘞!”

    “这怎么卖?”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弯下腰,在摊上翻找着,拿起栗子问道。

    “六文钱一斤,奶奶,我看你像我家祖母,好是亲切,就收你一斤五文钱,你看成吗?”

    “你喊我声奶奶,哪能不成,全包起来吧,就五文钱一斤,我看也没多少。”老奶奶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那不行,五文钱就是五文钱,下次奶奶还吃栗子,还来此处,我和我爹每月沐休日就来此处卖山货。”

    王文秋见交易成了,连忙把栗子装袋称重。

    “四斤,奶奶。给我二十文钱就好。”

    老奶奶拿二十四钱要给王晟,王晟数了二十文钱,剩余的钱随着栗子装进老奶奶的篮子里。

    可能是大家伙看着王晟给的价钱实惠,口齿又伶俐,加上山货成色不错,不一会儿,王晟与王文秋就将山货卖完了,得了一百六十文钱。随后,王晟就随着王文秋前往绣庄卖柳昭星所绣的手帕,也得六十文,花了二十文钱,又在绣庄拿了新一批的物件。

    等卖物品的事情了结后,时间过去许久,王文秋与王晟找人问了路前往清清书肆。

    清清书肆确实是一个大书坊,时不时有学子相约踏入,屋内有好几排木制书架,王晟还没学习复杂的字体,辨认不得书架上的书。隐约见到学子穿梭其间寻找书籍,又将书籍拿到掌柜处结账。

    在书架的旁边,摆放着一张红木书桌和几把木制椅子,可以看到一些读书人拿起书来细细地研读,或者一些学子在这里聚集讨论,也有一些学子在木桌子上抄书。一位学子抄完后,将所抄写之物拿到掌柜处,掌柜辨识过后,给了那位学子银钱。

    环视了一周,王晟并未看见笔墨纸砚。

    “掌柜,你们这可有文房四物可买?”

    掌柜低头,见不及柜台高的孩童询问,思索片刻问道:“你想要什么价钱的文房四物。”

    “便宜点就成。”王晟说道,又加了一个要求,“耐用一些,小子刚习字,用不得精细物件。”

    掌柜招手喊来伙计,低声说几句。很快,伙计便端来几个物件。

    “这笔,是由羊毛制成,称为‘羊毫笔’,吸墨量大,比狼毫笔经久耐用,售八十文。”

    掌柜放下这笔,转而拿起旁边的墨。

    “这墨,乃艺粟斋出品,售价一百文。这砚,乃‘瓦劄’,是为瓦砚,下墨速度快,在书肆也是中十分畅销的,售两百文。店中有活动,这三者共买,为贺刘大人生子,送一刀纸。”

    王文秋算了算钱财,兜里只有三百零二文,还差七十八文。王晟也明白这情况,开口问道:“掌柜,你们这可有缺漏破损之物,家中银钱不够,恐怕不能买。”

    掌柜脑子一转,还真想到自己有个未出手之物,本来打算过阵子再拿去处理,送与亲戚和打碎分给抄书之人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能卖点钱财,为清清书肆创造营收,年底没准能得知府大人的赏识。

    掌柜又低头向伙计说了几句,伙计又拿来一物。

    “这也是一方瓦砚,不过搬运时,粗心的伙计从高处不小心摔到地上,磕了一角,这就算你一百二十文钱,和那支羊毫笔与艺粟斋的墨正巧凑成三百文。”

    王晟接过一瞧,这一方砚台因重力缘故缺了一块,其余部分倒是毫无影响,十分小巧,虽然砚的边角处略显粗糙,但是用一句话表明心迹则是买到就是赚到。

    王晟与王文秋齐齐向掌柜道谢,王文秋掏出二百文,交于掌柜。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掌柜谦逊推让,另一边让伙计包装好,送到王文秋手上,王文秋打开柳昭星准备已好的袋子,将东西放好,再牵着王晟走出清清书肆。

    时间流转,路过周围的食肆,已经坐满屋堂,王文秋与王晟买完文房四物后,已然没有了银钱继续用食,王文秋却在食肆前站定问道:“想吃馍馍吗?”

    王晟在书肆的时候就看见,王文秋的兜里只还剩下两文钱,如果买了这馍馍,大概是要徒步回家,于是说道:“现下有些渴了,不想吃馍馍。爹爹,我们快些回去吧,我想吃娘亲做的。”

    王文秋便领着王晟快速走到约好的地方,等待陶大聪的到来上牛车回村。过了不久,陶大聪就带着空的罐子和购好的食材赶来,二人登上牛车,三人一同回去王家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