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江东见闻
其实这些徐庶都跟刘备商议过了,实在不行,就把江夏也让出去得了。
刘备哪里肯啊,这样一来,自己不是为孙策做了嫁衣了吗。自己发动全部兵力去打荆州,到最后也只是得到南郡这一个地方而已,对自己来说,这是亏大了。
刘备开始纠结了,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徐庶也是没有办法了,眼看着刘备就要错过这次机会。
关羽突然说道:“大哥已经拿出四郡,已经是很大方了,要不我们去四郡之地,把荆州北部全部给孙策得了。”
刘备心想,你这个莽夫。这两个地方能一样吗。脸上还像往常一般温和,“云长啊,我们在南阳经营这么长时间了,都有感情了,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了,怎么能轻易搬离呢。”
关羽是听不懂刘备话里的意思的,但糜竺,徐庶都听的懂。可是他们没办法告诉关羽,就是刘备小心眼,想多占好地盘。
无奈之下,徐庶提了一个建议,不如让刘备亲自去和孙策谈,这样也能最大程度展示自己的诚意,说不定孙策就能看在刘备的诚意上答应了也不一定。
糜竺偷偷瞄了一眼徐庶,心想,这小子够绝。知道刘备不想让出更多土地,就让他自己去说,就算是没说服孙策,到那时候,也怪不了别人。这倒是个好办法,于是糜竺也赞成刘备亲自去谈。
刘备见状,也很无奈,为了荆州,只好亲自去一趟柴桑了。
一路顺着长江往下,坐在一艘商船里的刘备异常吃惊。看着这一船人都忙忙碌碌的,十分不理解。随便拦住一个问道:“小哥,你们这是干什么呢,这么匆忙?”
这个被拦住的小哥,放下包袱,微笑着解释道:“这位老爷还不知道呢,如今这江东地界,开放了很多交易许可。只要得到认可,便能在这里行商。我是从益州来的,也是为了混口饭吃。”
刘备更吃惊了,“哦?这里的买卖这么繁荣吗?”
小哥点头表示,“确实如此,从去年开始,吴侯就在东吴之地大力发展工商业了。又从关中之地吸引来大量劳力,并分发给了土地耕种,只需缴纳税粮,就能继续耕种。”
一旁又一老叟接话道:“不仅如此,吴侯还开办了很多公学,供孩子们上学,我也是受邀前来任教的。”
刘备一行人对于读书人还是比较敬重的,连忙拱手施礼。
老者接着说道:“我有一子,如今也在为吴侯做事。听他说,吴侯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是个不错的助攻呢。”说完,老叟还骄傲的捋了捋胡子,像是刚才在谈论自家孩子那般。
刘备听了之后,心中一凛。对他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万一荆州百姓们都知道孙策的政策之后,自己还能让百姓追随吗。这是他不敢想的,连夜召来徐庶,商讨该如何应付。
可是经过一夜的商量,都没商量出什么结果来,这令刘备倍感危机。
终于到了柴桑城,刘备看着这里络绎不绝的商贾,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叹道:“这里比当年的洛阳还要繁华一些啊。”
徐庶也不免感慨道,“如果当时来了东吴,不知道自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关羽也为孙策的发展壮大而高兴,在他看来,孙策这个人还是值得结交的。
这里最兴奋的莫过于一同前来的糜竺,他对于商机的嗅觉,那是不是太精准。这里的商业氛围这么浓厚,自然就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其余诸人都看热闹一样四处观望着。
就在众人各自感慨的时候,从前方人群中出来一位20岁左右的青年文士。对着徐庶拜道:“元直兄,久违了。”
徐庶一看来人,惊讶道:“孔明,你怎么在这里?”
诸葛亮笑道:“如今,我们诸葛家三兄弟都在东吴效力。主公特意派我来迎接诸位,请跟我来吧。”
徐庶还在惊讶在这里见到诸葛亮,刘备上前问道,“此人是谁?”
徐庶感叹道:“这位是诸葛亮,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好友。我原是想将他举荐给主公的,却被孙策捷足先登了。”
刘备一看,这么小的年纪,能有什么才华。摆摆手,还不介意,“元直不需要为难,区区一个20岁的孩子,我还没放在眼里。”
徐庶这才感慨道:“这个诸葛亮的才能,是我比不了的。他在读书的时候,就被黄老师称作卧龙,是与庞家庞士元齐名的存在。”
刘备一惊,“庞家?荆州大族庞家吗?”
徐庶点点头,“是的,而且,听说他的妻子还是黄家的女儿。如今他在东吴,荆州士族有一半估计也会倒向东吴的啊,这可是件麻烦事啊。”
刘备心中倍感遗憾啊,要是能先一步收下这诸葛亮,哪怕就是放在身边当个摆件,也比送给孙策好啊。
像是看出了刘备的懊悔,徐庶也只能叹息一声。
诸葛亮可不管许多,直接带着他们进了吴侯府。
只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怪事,所有吴侯府中的下人见到诸葛亮,就像是见到主家一样,都恭敬的对他行礼。
徐庶好奇的问向诸葛亮,“这是怎么回事啊?”
诸葛亮坦言相告,“当初主公就说,我是天生文曲星转世下凡,以后对待我要比对待他自己还要敬重一些,结果就成这样了。”
徐庶大吃一惊,“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其他人不反对的吗?”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无奈道,“其实我也不想的,只是主公这么吩咐了,大家都照办而已。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人反对过,我也很好奇,就问了军师贾先生。贾先生说,主公有望气之术,他看人可准了,绝对不会出错的。”
徐庶听完,十分羡慕道:“你还真是天生的幸运儿啊,能受到吴侯这样的礼遇,想必他也能重用你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回道:“主公说了,暂时让我在贾先生左右,帮着处理日常事务,以后就能独当一面了。不过我还是想有机会能带兵打仗,主公说了,我的长处在政事上,想带兵也行,但最好不要埋没自己的优势。”
徐庶遗憾的点点头,“吴侯说的不错啊。你是我见过的最有政治眼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