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青鸾书铺
在繁华喧嚣的巨鹿城中,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新开了一家名为“青鸾书铺”的店铺。
这家书铺对外宣称拥有特殊的进货渠道,可以在一个月内获得整整十万张新纸!而且这些新纸每张售价仅为三百钱。不仅如此,这里还将出售五万本绝世孤本书籍,每本定价高达一万钱。
这可是新纸首次对普通民众公开亮相!听闻这个消息后,百姓们如潮水般涌向青鸾书铺。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新纸的风采,但面对三百钱一张的价格,大多数人都只能望而却步,真正购买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然而,青鸾书铺的声名却如同燎原之火,迅速传遍了幽、冀二州。
那些未能在拍卖会上竞得新纸的世家贵族们,此刻纷纷闻风而动,争相前来抢购。
开业首日没过多久,所有的新纸便销售一空,那些没有买到的人无不懊恼地捶胸顿足。
店中的伙计只得好言劝慰,告知众人明日还会有货,请大家早些光临。
接下来的七天里,新纸都是瞬间被抢购一空。
但到了第八日,购买者逐渐减少。一直到夕阳西下时分,才勉强售罄了这十万张纸。
不知是什么人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全国各州的世家大族、商人们都如潮水般涌向巨鹿。
尤其是刘备统治地区以及长安城的那些世家们,他们曾经见识过这种新奇的纸张,对其一直念念不忘。
长安城的皇宫之中。
曹操一脸疑惑地问荀彧:“文若啊!我听说前些日子你们家拿到了十万张新纸?怎么也不拿几张给我用用呢?”
荀彧赶忙回答道:“回禀丞相,彧之弟在陆羽麾下任职,当得知有新纸出售时,便毫不犹豫地抢购了一批。
只可惜家族中的学子人数众多,分配到每个人手中也不过只有一两张而已。
彧本打算等下次有机会再购入一些,然后送给陛下和丞相使用。”
荀彧自己对这新纸也是爱不释手。
曹操感叹道:“听闻近来全国各地的世家豪族都纷纷前往巨鹿购买新纸,成车成车的钱财和粮食送到陆羽那里。
这样下去,陆羽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大啊。”
面对这样的局面,曹操也感到无可奈何。若是强行封锁关卡,禁止世家大族通行,势必会得罪所有的世家。这样一来,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的诸侯们,也就陆羽敢如此戏弄世家!
青鸾书铺的生意本来已经开始逐渐下滑,但随着一群群来自州外的世家纷纷前来抢购,情况变得有趣起来。
尽管青鸾书院对外宣称每天仅供应十万张纸,但实际上,每当一个世家购买走十万张之后,下一个世家再来询问时,店里又会出现十万张纸供其购买。
转眼又卖了七日。州外的世家们基本上都已完成了采购任务。陆羽果断下令让青鸾书铺关门歇业。
在刘备统治的区域内,不仅世家大族全部采用了新纸,甚至连官府办公也全都使用新纸,再也无需像以前那样一车接一车地将书文从青州运往徐州。
新纸已然成为了仕林中不可或缺的硬通货,拿着新纸去拜访别人、赠送礼物,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种潮流。
对于身处豫州这片四战之地上,还有扬州、益州、凉州等地处偏远的地方的世家大族们,由于与巨鹿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难以亲自前往采购。
于是,那些聪明的商人便抓住这个机会,在巨鹿购入新纸后,加价二百至三百钱转卖给这些远方的世家大族们,轻轻松松就能赚取一倍的利润。
经过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青鸾书铺竟成功地卖出了多达两百万张新纸!带来了令人咋舌的六亿钱财收益。
不仅如此,孤本的也卖出了一亿钱!
总的来说,这次的收获总计达到了七亿之多啊!
徐州的首富糜竺拥有十亿的巨额财富,毫不犹豫地将其全部投入到对刘备的资助之中。因此,如今的刘备已经完全摆脱了资金短缺的困境。
冀州一年的田税也仅仅只有五亿多元而已。而陆羽凭借着这一次的商业活动,竟然一举赚到了相当于冀州全年田税的金额!这无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
不过,这种生意基本上只能算是一次性的生意。
下一次想要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新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陆羽明白这一点,他选择等待时机。当另一项政策开始实施时,他计划直接将新纸的价格降至二十钱。
但这样做意味着他将直接公开挑战全国各地的世家大族,与他们站在对立面。
因此,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敢降低价格。
这个决策的风险实在太大,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巨鹿,议事厅。
经历过这样一场卖纸风波之后,陆羽麾下的众人对他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此之前,大家还一直忧心忡忡,担心减少赋税、投入教育会导致财政亏空。但如今事实证明,这些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想必各位已经看到了新纸的种种优点。从今天起,各州郡的官员和军队里的将领们,每月都会发放一定数量的新纸,所有的文书、政令传递等都要统一使用新纸。
此外,每位官员、将领按照官职高低,每月也会分到一部分新纸供你们私用。务必公私分开,不得将办公用的新纸挪作私用。”
陆羽话一出,全场哗然!除了知晓新纸成本的各部部长外,其余众人皆震惊不已。一时间,整个厅堂内人声鼎沸,议论声此起彼伏。
“主公真是慷慨啊!如此昂贵的新纸,竟然让全州办公使用,每月还要发给各级官员私用。”
“是啊,这些私用纸可以随意转卖他人,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呢!”
也有一些忠诚之士心生忧虑。他们深知幽、冀二州刚刚平定,百废待兴,急需大量资金来休养生息。如今好不容易通过售卖新纸获得些许钱财,怎能这般肆意挥霍于非必要之处?
“主公此举是否过于轻率?眼下应将资金用于恢复民生,而非奢侈浪费。”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另一人附和道:“新纸虽好,但也不能因此忽视大局。当务之急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
众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