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章 逃亡之旅
沈杳养母和丈夫一商量,便决定将错就错,把孩子带回去好好养着,想着等安定下来之后便找机会将孩子送还回去,于是,这一养,便养了十年之久。
期间沈杳养父养母其实也有过将沈杳送还回去的想法,但是每每冒出这个念头便被别的事情给打断了,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了沈杳要跟着他们一般。
而且加上沈杳日渐长大,出落得越发水灵和乖巧,沈父沈母也愈加舍不得将沈杳送走。
中途他们也托人去京城打听姓孟的达官显贵,倒是真的给打听到京城的达官贵人只有忠勇侯府一家,但是他们的侯爷却不是和他们年纪一样大的,而是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孩子。
家中还有两个妹妹,其中一个妹妹和杳儿一般大,是侯府嫡女,为了救兄长中了一剑,导致一辈子要受心疾所扰,如今是侯府心尖儿上的肉,整个侯府宝贝得很,根本不舍得她磕了碰了。
两人再仔细一合计,这孩子应该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了,既然她的真实身份还没有被发现,自己又受了那么大的苦,在侯府好不容易有安稳日子过了,他们两人还是不去打扰她的生活好了。
就是特别对不起杳儿,自己的亲生女儿换走了她的尊位,所以就只能加倍的对沈杳好,以弥补心中的亏欠。
于是沈父倾尽毕生所学,将一身武艺都传授给沈杳,还专门请了私塾老师到府中教学,又找了从宫里出来的嬷嬷专门教导沈杳礼仪。
即使沈杳才十余岁,却是武艺超群,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惹得无数边陲女子羡慕。
于是沈杳在看到沈母亲手写的绝笔信的时候,内心闪过巨大的慌乱,疼爱了自己十几年的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让她一时难以接受。
沈母在信中不仅提到了当年的真相,还告诉沈杳,若是她想要去寻找自己的家人,沈父也绝对不会阻拦。
还告诫沈父一定要保证沈杳安危,一定不能让她染上疫病,待瘟疫过后,也一定要将沈杳平安送到京城,让他们一家人团聚。
沈母在心中字字真心,字里行间都是对沈杳的歉意与爱护,让沈杳不禁潸然泪下。
不过沈杳在震撼过后也慢慢平静下来,当年之事也并非全都是沈父沈母的错,山洞中发生的一切本就打乱了大家的节奏,忙里出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况且这些年,沈父沈母也从未苛待过自己,为了能让自己感受到全部的爱,他们甚至选择不再孕育子女,这在这个以生儿子为尊的时代本就难得。
于是她便主动找到沈父把话说开,表示自己并不稀罕什么侯府的身份,父亲母亲将自己抚养长大,已是十分不容易,现在母亲不在了,她就只想好好留在父亲身边。
另外,和自己抱错了身份的妹妹,既然在侯府生活的很不错,那就没必要再去插一脚打扰别人的生活好了。
而且那个妹妹为了给救兄长,替兄长挨了一剑,常年被心疾所扰,更应该在侯府休养身体,若是到这边陲之地来,还不知道应该如何生活下去呢。
自己皮糙肉厚的,倒是没甚影响,况且别看侯府门第风光,这大宅门里边有多少腌齟事是外人不知道的呢?
说不定他们遇上的那次山匪事故也并不是意外,这样看来,其实还是那个妹妹替自己挡灾了呢。。。。。。
现下当务之急便是瘟疫了,州府不仅不作为,反而还将所有得病的人关在一起,任他们自生自灭,这摆明了就是害怕瘟疫的事情上达天听,被圣上治下失职之罪。
这高州州府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把人命当命,导致许多本来可以救治过来的百姓白白错过最佳救治时间,让人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
于是沈杳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打算利用自己的武功,晚上悄悄溜出去城外破庙,先找那些已经被放弃了的百姓签下万民请愿书,再动员一些百姓帮忙找城内老百姓签署请愿书。
沈杳准备充分,准备行动时却被沈父发现,但是他并没有阻止沈杳,反而被她的勇气所打动,立马加入进来。
沈父则替换掉沈杳,自己去城外破庙找百姓签署请愿书,正当他在破庙内签署完请愿书后,却被自己人出卖,刚出破庙便被官兵当场围堵。
沈父拼尽全力,才杀出一条血路杀到沈杳面前,但是因为官兵人数众多,沈父到达沈杳跟前时已经无力再逃。
沈父只好将签署的请愿书交与沈杳,并告知无论如何都要将请愿书送至京城,只有这样,高州的百姓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沈杳便开始了逃亡之旅,城中四处都挂着通缉她的画像,她只好如老鼠一般,四处躲藏,寻找出城方法。
正在沈杳苦无方法出门时,便见一人找上她,这人便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大哥哥,书中的男二号———古时岳。
这古时岳本是州府底下一个小小的通判,原本这瘟疫是他发现的,为保证百姓安危,便将情况如实上报给了州府。
结果州府非但不重视,反而派人将他以传播谣言,动摇民心为名给关了起来。
直到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整个高州人心惶惶,州府这才重视起来,可是为时已晚。
因为疫情发展特别快,又害怕传到京城被天子知晓保不住自己的乌纱帽,秉着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将所有人有相似症状的人都丢进了破庙,让人自生自灭。
自己则派重兵把守寺庙,不准一个人跑出来。
每日从破庙拉出来的尸体一车又一车,就连乱葬岗都放不下了,尸体硬是摞了一摞又一摞。
古时岳这才发现与州府硬碰硬根本没有好处,于是决定假意屈服,向州府送了不少好礼才被人从大牢放了出来,就等着能有机会将此事告知圣上,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