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问责
碧游宫并非上清道主刻意从虚空开辟出来的道场,只是通天教主曾有悠长的岁月就在这座道宫中,其无意流出的道主气息,造化了这座道宫,使其自成天地。≒杂﹤志﹤虫≒
沈炼得了上清道主的认可,因此这座早已有灵性的道宫没有反抗沈炼成为这里的新主人。
炼化碧游宫比想象的要顺利一些,所以沈炼很快就带着魁漓和静姝回到了大周,周国的臣民见到沈炼带回来两个天香国色的仙子,都不禁好奇,以为大王终于要充实自己的后宫。
但跟沈炼来到幽冥的练气士和仙佛却清楚,其中一位仙子却是位惊天动地的妖魔,而静姝他们虽然不认得,可跟魁漓妖王要好的样子,也让这些人明白,其绝对也是一位恐怖的人物。
有了魁漓和静姝的加入,周国的实力可谓空前雄厚起来,只是周国的臣民却不清楚,沈炼现在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
魁漓心里隐约清楚一些,因为沈炼虽然一派怡然的样子,可静姝偶尔还是会露出一些忧色,她是了解这位姐姐的,其出身妖师宫,贵不可言,很少有什么事能让她烦心,可那次却定要支开她,跟沈炼单独说话,显然当时说的事,必然惊世骇俗,连她都没了方寸。
魁漓知晓连静姝都害怕的事,她也绝对是无能为力的,除非去找孔雀大明王帮忙,她为了朋友,未必不能舍去面子,可是这也得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显然沈炼和静姝都没有告诉她的打算,在这一点上,两人罕见的默契。
魁漓没有去追问,因为沈炼绝非那种纠结的性子,他觉得有必要说,一定会说,他不愿说,那就是不能告诉她。
本来魁漓从牛天王那里取得混沌珠后,就准备游历宇宙,见证诸天万界的瑰丽,但现在她没了那个心思,虽然不知道沈炼遇上了什么麻烦,可她留在其身边,总能帮到他一点忙。
而且她脾气也不好,上次黄泉魔宗叶流云和殷商天乙的事,她可不准备就这样算了。
只是沈炼一回到周国就开始闭关,仅凭她和静姝要找回场子来,显然还不够。
魁漓便优哉游哉地在周国居住下来,好在随沈炼一起到幽冥的修士和佛有不少人她都认识,魁漓偶尔也会找这些人交流一下修行。
圣贤有一句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魁漓在青玄呆了那么久,更清楚无论她修行成就有多么高,也总有疏漏不足之处,而其他修士纵然修行粗浅,有时候也会有精辟的见识出口。
这天魁漓跟自在庵的九难师太正于周国西梁城某处茶室辨析佛理,突然间便感到王宫附近有剑气纵横。
九难师太修为不浅,她疑惑道:“魁漓山主,那位静姝娘娘怎么跟方真人动起手来了。”
魁漓皱眉道:“我们过去看看。”
两人心念一动,便消失在茶室中,出现时已经到了王宫附近,王宫也就是碧游宫。
沈炼既然有了碧游宫这随时可以移动的道宫,自然无须再兴土木,改造王宫,而且以其坚固的特性,纵然夏王和天乙联手,恐怕都休想攻破碧游宫,沈炼在里面闭关,实是安全得很。
沈炼闭关自然是为了恢复法力,本来到他这步,恢复法力要的时间可不短,但他有周国气运加身,万民信仰,便能将这速度推快不少,大约半年之后,他就可以将法力恢复过来。
这便是国家气运的好处,故而有些练气士喜欢到人间去当一国国师。不过这样一来,红尘沾染太重,因果不浅,也算有利有弊。
可沈炼根本不惧因果,反正天底下再大的因果,也不能大过跟道主的因果,他现在一心一意要增强实力,免得哪天玉虚宫和八景宫的高人杀来,届时一点招架的功夫都没有,那才追悔莫及。
此时沈炼正集聚元气,再造仙身,进入最深沉的定境。故而在之前,特地吩咐去了有莘的方雁影归来,暂时为他守关一段时日,以防有人来打扰他。
静姝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准备冲进碧游宫,正好被方雁影堵住。
论法力和修行,方雁影还差着静姝一大截,不过方雁影出手无情,攻势凌厉,战力还胜过一般的天仙,而且静姝只是要找沈炼问一件事,却无意要跟沈炼翻脸,所以出手间不免有了迟疑,落在外界看来,就是方雁影剑气如铺天盖地的浪潮,将她这头鲲鹏困在剑气中。
方雁影心中自知,静姝着实在她之上,她剑气几乎无坚不摧,可是一旦靠近静姝妖身,就被一层无形之力汲取,最后寸功未见。
她剑气如潮,固然惊人,实则静姝在其中半点损伤都无。
静姝也暗自惊异方雁影的杀剑威力,她家学渊源,如何看不出方雁影的杀剑自有格局,颇具气象,其中隐然间竟有一丝八景宫太上道韵,若是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元屠、阿鼻之辈。
好在她有‘北冥’护身,方雁影杀剑虽利,本质却颇不及她,因此静姝迟疑之余,并未吃亏,只是要突破方雁影的攻势,却要花一番功夫,要做到突破之后,还不伤人,就更得思量。
不待她暗自琢磨,如何收拾掉方雁影,只见一道五色神光纵飞进剑气潮水中,眨眼间那些剑气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静姝自然清楚那是魁漓出手了,她眺望前方,魁漓正落在碧游宫前,和方雁影站在一旁。
静姝身形一动,便靠过去。
她对着方雁影道:“我要见沈炼。”
方雁影淡淡道:“师叔正闭关,谁也不见。”
魁漓和方雁影算是熟识,她知道方雁影性子颇有些执拗,其为沈炼守关,必然竭尽所能,不放任何人进去。
为了防止两人继续冲突,魁漓道:“静姝姐姐你找沈炼做什么?”
静姝道:“我找沈炼问清楚一件事,是不是他毁了我九哥的妖身。”
魁漓道:“这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