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超级透视系统 > 第322章 修身应如玉

第322章 修身应如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322章 修身应如玉

    唐继慎的老家滇西古城滕冲,距离缅甸玉石产地不远。大约数千年前,滕冲人在缅甸北发现了一种奇妙的石头,带回家乡切磨,得到了一块美石,这就是翡翠。从那以后,玉匠、珠宝商开始云集滕冲。

    唐家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经营翡翠的世家。当年唐继慎追随“翡翠王”学习,在缅北闯荡多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任何一块翡翠毛料,只要他拿在手上掂一掂,里面有没有翡翠,值多少钱,他基本上可以说十拿九稳。

    唐继慎本人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身具学者文人气质的他离家20多年后,回到滕冲虽然接手了家族事业,但其人本身却并不是一直都在做生意的。

    他的本职工作翡翠鉴定专家,还是华夏地质大学的客座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退休之后他就一直在家研究和撰写了很多翡翠方面的理论专著。

    用现在的话来说,唐继慎就是一个“儒商”。

    他公开发表的许多文章中,都会告诉购买玉石、翡翠的消费者,什么样的货色是a货,什么样的货色是b货,什么样的货属于b+c货;怎样识别真假翡翠等等。这些其实是与某些“商业经营”手段格格不入的。

    不仅如此,唐家经营的翡翠品牌“滇西唐玉”对外公开宣称“只卖a货,童叟无欺”。如果说唐继慎是个“商人”,他也属于承袭了华夏传统的本分商人,但业内的人更多会将其视为一个有良知的学者。

    业内人都知道唐继慎喜欢提携晚辈,尤其喜欢在赌石的时候无私的帮助他人。在行业中,唐继慎被誉为“翡翠王”,不仅因为他的实力、眼力或是他的师承,更因为他真诚可信的人格魅力。

    唐继慎的名声之中像关毅这样“连赌连涨”的事也很多,但却并不是最主要的。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经他一两句话点拨成就了不少的富豪。这其中很多段子,流传至今堪称传奇。

    其中有一件事情,关毅在阳美的时候就听人说过,而且这件事并不是传说。这件事的当事人之一就是逵玉敏的父亲逵慕安。

    1991年春节前夕,当时国内的翡翠交易市场并没有这么火爆,一件444公斤的黄白沙皮玉石在滕冲公盘上待价交易。货主是一位来自缅甸的毛料商人,卖价在200万元以上,而众多买家仅出价130万元左右。

    春节临近,缅商急于出手,便宜也想卖了。逵慕安和几个同乡当时也看上了这块毛料,就是有些拿不准。当时改革开放并没有多久,阳美等地的发展也刚刚起步,他们手里的钱都是大家伙凑的,要是赌输了,那就彻底完了。

    逵慕安听说了唐继慎平时经常会帮人看毛料给意见,而且眼光很准,他就带着同伴一起上门求教。唐继慎和他们并不熟,但并未将他们拒之门外,仔细看了料子后,很实在的对他们说:“这是难得一遇的紫罗兰玉石,买下后至少能赚1000万元以上。”

    而且唐继慎还出面帮他们和缅商谈价,最终这块毛料以128万元成交。

    此后,逵慕安他们这些阳美人只要到滕冲就会上门拜访,虽然没有提及当初那块毛料最终的解石结果,但只要是唐家的货,阳美人从来都不会还价。在别家买下的货也都会找唐继慎帮忙看看。

    很多业内人士也都认为,阳美能发展成四大玉石市场之一就是从那件紫罗兰玉石起家的。唐继慎的一句话就改变了翡翠市场的格局。一个人带动了一方的经济产业的发展,足见他在圈里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了。

    有位台岛玉商就不无感慨地对唐继慎说:“现在的阳美就是靠那件紫罗兰玉石创造出来的。阳美只要和这块玉石沾边的人都赚了大钱。”

    可唐继慎却说:“阳美人对翡翠的热爱,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才取得今日的成功,这是历史的必然。”

    当秦梓轩说关毅的作风和唐继慎很像的时候,在座的人也都有同感。随后,他们的目光就汇聚在了唐继慎的身上,想听听他怎么说。

    唐继慎点了点头说道:“小关年纪轻轻有此眼力……恐怕也只能用天赋两字来解释了。他今日之行为,倒是颇合我的胃口。俗话说‘悲欢愁喜翡翠人,天堂地狱门挨门’,这赌石行当本就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小关,我老头子今天送你一句话,希望你能好好领悟体会……”

    听到唐继慎的话,关毅立刻郑重地对唐继慎说道:“唐老教诲,晚辈当时刻记在心中!”

    旁边的人也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唐继慎,对于这种能够当面聆听大师经验之谈的机会他们可是不愿放弃的。

    纪永钦更是竖起了耳朵两眼放光……心里在想,今天可算是来着了,不但得到了关毅的“心水石”,更能听到翡翠王“口传真经”,这可是一辈子都遇不到一会的事情,全让他给赶上了。

    “处世常怜人有难,修身应似玉无瑕。”唐继慎对关毅说的这两句话,却似乎和赌石经验没多大关系,更像是佛门道家的谶语禅机。

    而关毅听到这两句话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起身恭恭敬敬地朝唐继慎躬身施礼道:“多谢唐老指点!晚辈明白了!”

    虽然这一来一往仅仅只是寥寥数语,但在旁观者看了似乎更像是一种代际之间的传承。数年之后,今天这一幕被很多人传颂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的说成是一个“仪式”……

    午餐的时间很短,吃完饭之后,他们各自离开,进入暗标区开始了最后的投标。当他们按照之前的约定,找到关毅提供的那些毛料后,仔细地观察之后发现关毅的批注和唐继慎的评语,非常精准地将毛料的外在表现都阐述清楚了。

    投标的时候,关毅给出的参考价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