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第1572章 九鼎消息(下)
在东周被灭了之后,周朝保存的九鼎被秦国运到了他们的都城,可是九鼎就这样消失了,在秦国找不到九鼎的下落了。 v m)
就在大秦的眼皮子下面找不到了,秦始皇统一之后花费了多大的力气也没有一消息,九鼎就是在哪个时候丢了,找不到不就是丢了吗?
“可是你们都不知道自从大禹制成九鼎之后就有世代守卫九鼎的守护者,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九鼎,这也是他们终生的职责,他们的身份对外都是保密的,九鼎就有九个守护者。”
赵恪这就开始给他们讲一些这九鼎的秘密,这些秘密在任何史书上或者是野史上都没有任何的记载。也只是历代口口相传的。
“还有专门守卫九鼎的人,这些人看来真的神秘,千年以来都没有这方面的消息,这可真的是很保密的。”赵旭不得不感慨的了一句。
“不要插嘴,让二爷爷继续,我们只要听就行了,这都是在历史上没有过的东西,不要话,静静的听就是了。”
赵匡胤听到赵旭插嘴就不乐意了,赵恪道额事情历代你以来都没有任何的记载,这可都是珍贵的资料呀。
“好那我就接着了,不许在插嘴,我完之后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至于下面的事情就不是我关心的了。”
赵恪继续了起来,赵匡胤父子这一次听的很认真,一句话也,很老实,就像是一个老实的学生一般。
九鼎的守卫者根本不知道他们彼此的身份,一直到九鼎送到了咸阳之后,他们才有机会见面,他们看到了九鼎流落到虎狼之国的秦国,这跟九鼎九德不相符,所以他们觉得将九鼎给隐藏起来。
他们九家的守护者,这个时候才知道彼此的身份,也是第一次聚集在一起,他们将九鼎在大秦国都的眼皮子下面就收藏了起来,不让让秦国得到,而且还编出来要鼎已经沉入到水底的谎言。
其实他们将九鼎藏到了一个机密的地方,只有他们九家人知道。
后来到了西汉初年他们这九家人中间有的人开始有了异心,在内部逐渐出现了分歧,九家守护者就只剩下一家了,很多的都是死在了内部的厮杀了。
只剩下一家人了,他在当时的汉朝很有权势,几乎是可以威胁到朝廷了,后来他也别抄家灭族,这个
人遗留下来一个后代,将以前守护者那些势力组合起来了,成立了一个组织,这就是存在了千年的天魔教。
当时赵恪也不知道所谓的天魔教竟然是这样而来的,怪不得天魔教总是跟朝廷作对,可能是第一人教主的命令吧。
赵匡胤和赵旭他们两个都是十分的震惊,这婠婠以前也没有过,其实婠婠哪里知道天魔教的历史,那些典籍记载的不一定全部是真的。
天魔教的底子还真的以前守护九鼎的守护者底子,也就是天魔教的历史更早,可以九鼎存在之日起就已经有了天魔教的底子吧。
“你们想不到天魔教是这么来的吧,九鼎的守护者只剩下一家了,也就是九鼎真正的秘密,如果他要是死了这个秘密就不存在了。”
赵恪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一下,谁都知道一个唯一知道一个大秘密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为了让九鼎继续流传下去,他做出来一个规定,将九鼎的秘密交给天魔教历代的教主,千万不能泄露出去,代代相传。”
怪得保密性这么好,原来就和一脉单传差不多,只有一个人知道,不过这个教主要事不心挂了的话,那么这个秘密不久没有了。
“咳咳,那个祖爷爷,我听您的也差不多了,我想问一下,这个秘密是不是诸葛前辈给您的?”
赵旭没有再沉默了,直接出来了心中的疑问,这个秘密一定是诸葛青天的,诸葛青天可以天魔教最后一任教主了,刚才赵恪也了只有天魔教的教主知道。
就是他自己知道了,天魔教也基本上不存在了,这秘密也基本上就是没有继承人了。
但是现在赵恪知道了,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是诸葛青天给他听的,那么问题诸葛青天为什么要给赵恪听。
“你这个猴子,老夫还不知道你想什么,这个确实是诸葛青天告诉老夫的,本来他是打算将这个秘密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是他还是了出来,至于能不能找到,就看你们的了。”
果然是诸葛青天的,要不然其他的人也不会知道这么详细,而赵恪也是很奇怪没有问他们去不去找,放着这么一个诱人的东西谁能不去寻找。
“不管怎么老夫相信了,知道老夫为什么要你们保密吗,现在我就告诉你们这九鼎的所在,只能是从我嘴出,你们耳朵进,任何人都不能知道。”
九鼎神器不是任何的人都能窥测的,赵恪也不行,只能是当朝的皇帝,当朝的皇帝的是天子,手握国家重器,这才是最完美的。
“记住了吗,你是我赵家的子孙,更是大宋的皇帝,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这个大的秘密交给你的,就是希望你真正的恢复我汉人的脊梁,我华夏这么多年以来遭受外族侮辱也够多了,如果找到九鼎,老夫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代圣君的。”
人都是有有私心的,赵恪也不是圣人,自然要为自己的后人着想了,为赵家的子孙着想,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孙。
“老夫看现在也是是时候给你们这些了,因为大宋就快要一统了,但是还有一个地方你们必须要攻下,不然这九鼎你们也不能这么容易的得到九鼎,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叫做喜马拉雅山,知道我的是什么意思了吧?”
这就是九鼎的秘密所在了,刚才赵恪给他们的是九鼎的确切位置,以及怎么打开藏鼎的地方。
而在现在是这个大概的范围了。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