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被乾隆钦点为状元
陈芝山离开“墨宝楼”后,林清雅从隔壁的房间,来到雅间。
林清杰看着林清雅,眼中满是慈爱和欣慰:“女儿,你都听见了吧!爹没有强迫他,他是自愿的;爹早就说过,他对你有情,只是心意挂碍而已;如今他心中的挂碍已经解除,你们可以安心在一起了!”
林清雅听了父亲的话,心中一阵欢喜,脸上却泛起了红晕,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爹,我知道了。”
林清杰看着女儿娇羞的模样,心中十分高兴,说道:“女儿,你放心,爹会为你做主的。”
林清雅感激地说道:“爹,谢谢你!”
林清杰拍了拍林清雅的头,说道:“傻孩子,你是爹的女儿,爹为你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接下来的三天里,陈芝山和其他考生一样,正常参加科举考试。
第一场考试是乡试,考的是四书五经和策论。
陈芝山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对这些内容自然是信手拈来。
他的文章写得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得到了考官的一致好评。
第二场考试是会试,考的是经义和时务策。
陈芝山在第一场考试中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因此在第二场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他的文章立意高远,见解独到,得到了考官的高度赞赏。
第三场考试是殿试,考的是时务策。
乾隆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下的考生说道:“山东现在正在闹饥荒,各位就以饥荒为题,用诗词的形式,替朝廷出谋划策,缓解山东的灾情吧!”
各位考生,都踊跃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策略诗词;但是,都没有获得乾隆的认可。
见陈芝山还没有发言,乾隆就说道:“陈芝山,听说你在「墨宝楼」的诗词大会上,可是才思敏捷啊!怎么今天来到金銮殿上,就黔驴技穷了吗?”
陈芝山听罢,急忙说道:“回皇上,草民已成竹在胸!”
乾隆听罢,高兴地说道:“既然你已经有对策,就说出来听听吧!”
陈芝山,沉思片刻后,振振有词地说道:
圣上出题,关乎社稷,饥荒之策,当以民为本。
劝课农桑,重农抑商,发展生产,增加粮食。
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灌溉农田,防灾减灾。
开仓放粮,平价出售,赈济灾民,稳定粮价。
募民垦荒,移民就食,拓展耕地,缓解压力。
加强监管,打击奸商,防止囤积,保障供应。
组织救助,医疗防疫,避免疫情,减少伤亡。
圣上英明,群臣协力,共度难关,百姓安康。
陈芝山的这首诗词,立意高远,切中时弊;乾隆听了,很是高兴,心中暗自赞叹道:“此人文采斐然,见解独到,实乃难得之才。”
考试结束后,乾隆皇帝单独召见了陈芝山。
在御花园的亭子中,乾隆仔细打量了一番陈芝山,微笑着说道:“陈芝山,你的文章写得很好,朕很欣赏你的才华。”
陈芝山听见乾隆赞赏自己,急忙跪在地上向乾隆行礼,然后恭敬地说:“多谢皇上的夸奖,草民不胜荣幸。”
乾隆见状,让陈芝山站起来说话;然后,看着陈芝山说:“陈芝山,你对当今的天下大势,有什么看法?”
陈芝山沉思片刻后,说道:“皇上,草民以为当今天下,国富民强;但是,要长治久安,必须先让百姓富裕起来。”
乾隆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富民呢?”
陈芝山思虑了一下,气定神闲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草民以为富民之道,在于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百姓从事生产;同时,朝廷也应该加强对农业的扶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乾隆听了陈芝山的话,心中暗赞叹:“此子果然有见识,所言甚为中肯。”
乾隆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陈芝山,朕听闻你在乡试和会试中,均拔得头筹,想必你的学问一定十分扎实;你说说,何为经世致用之学?”
陈芝山听了乾隆的问题,不禁心中一凛;此刻,他明白了,乾隆为何能成为明君了,他做学问,看问题,并不只看表面,更看中的是学以致用。
陈芝山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回皇上,经世致用之学,乃是将所学之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问题;此学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乾隆听了陈芝山的见解,很是高兴,与他的主张不谋而合;乾隆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继续问道:“嗯,不错;那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经世致用呢?”
陈芝山略作思考,答道:“臣以为,要做到经世致用;首先,要博学审问,明辨笃行;其次,要关注时事,了解国家和社会的现状与需求;再者,要勇于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乾隆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然后,接着问道:“陈芝山,你对当今的吏治有何看法?”
这可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陈芝山不敢怠慢,沉思片刻,谨慎地说:“回皇上,当今吏治,虽有清明之象,但亦存在诸多问题;如官员选拔不公、贪污腐败等;臣以为,要改善吏治,需从选拔、考核、监督等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建设,严惩贪污腐败行为。”
乾隆听了很是欣赏,觉得陈芝山看问题非常透彻,提出的见解也很恰到好处,又具有可行性,很是难得。
但是,乾隆似乎还有许多问题,想请教陈芝山,继续面带微笑地问道:“陈芝山,你对国家的边防问题有何见解?”
陈芝山虽然是书生,但是也胸中有韬略,向乾隆拱手行礼后,淡定地回答:“回皇上,边防乃国家之重,不可不重视;草民以为,国家应加强边防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维护国家的边疆稳定。”
乾隆听了陈芝山的回答,很是惊讶,想不到一个书生,竟然懂得内外并举之策,太不可思议了。
乾隆并没有就此打住,而问了一个关于天下学子的问题:“陈芝山,你对当今的科举制度有何看法?”
身为学子,陈芝山恭敬地答道:“回皇上,科举制度乃国家选拔人才之重要途径,然亦存在一些弊端;如考试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僵化等,草民以为,科举制度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乾隆听了陈芝山的回答,心中甚是满意,想不到一个年轻的书生,竟然会有这样的学识,知识广泛,又不拘一格;而且面面俱到,见解深刻独到,不是一般的读书人可比。
乾隆微笑着对陈芝山说:“陈芝山,你的见识和才华,令朕颇为赞赏;你对国家大事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乃难得之才。”
陈芝山听了,连忙跪下谢恩:“草民谢皇上的夸奖,草民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家和百姓效力。”
乾隆的问题,陈芝山都一一对答如流;乾隆对陈芝山的表现非常满意,决定钦点陈芝山为新科状元。
至此,陈芝山由落魄的穷酸书生,变成了大清新科状元,可以说是真正的鱼跃龙门;但是,他真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混迹大清的官场吗?真的能名利双收,与林清雅共享富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