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传言说郑老四要当支书......
李海江一死,很多事情,也就人死账消。
那些养海里被坑了的,他们曾经是那样的欢欣鼓舞和满怀希望,如今只能自认倒霉。
对于李海江的死,最高兴的,当然是郑崇德。
李海江一死,他儿子登富,就有机会做上支书。
这可是郑崇德残剩的生命里最大的最迫切的一个愿望了。
因为李海江的缘故,他的这个愿望,被耽搁了很多年。
现在李海江横死,他心底感到痛快了。
他觉得,他儿子由村长过渡到支书,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放眼全村,再没有人,比他儿子登富更适合做这个支书了。
更何况,他觉得,他儿子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
这么些年了,他儿子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以前他总埋怨,登富性情软弱,没有李海江那样一副狼牙,现在却觉得,这倒成了一件好事。
以前,李海江做的,尽是些在鸡骨头上刮油的烂事,人们嘴上不说,暗地里,却都没有不寒心的,这样一来,人心自然就归到了登富一边。
郑崇德觉得,他儿子做支书,这基本上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样牢靠的了。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郑崇德的心底,却隐隐生出来一丝丝的不安与疑惑。
乡镇党委既没有任命郑登富,也没有提出新的人选。
郑崇德一时也搞不准,这到底是相纸烧得不够,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是前者,还可以补救,可如果要是后者
郑崇德之前,确实是有点过于刚愎自用了。
因为这事,不会有什么变数,太过于胸有成竹,所以,送礼的时候,出手也就确实不太阔绰,而且,有些他认为没有必要打点的关系,也没有花心思。
这天,郑崇德找了个由头,提着礼物来到乡镇府。他找到相熟的干部,想探听一下消息。然而,得到的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
乡镇党委果然有了新的人选,这个人选,据说是郑老四。
郑崇德心里顿时凉了半截,难道他蓄意这么些年的努力,就这样白费了?
他不甘心
再说了,郑老四凭什么,郑老四何德何能,他连党员都不是,他对村里的工作,根本一点都不了解
一想起这个事,郑崇德就忍不住,恨得咬牙切齿。
不过,据说,郑老四任支书这事,也还没有最终确定。
这是唯一一点能够稍稍让郑崇德感到安慰的就是说,他儿子郑登富还有机会
郑崇德决定回家和儿子商量对策,他阴沉着脸回到家,将事情告诉了郑登富。郑登富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爸,这事,你就别再费心思了。做不做支书的,真的就那么重要?”
“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郑崇德一听,火了起来,骂道,“我怎么会养了你这么一个不争气的东西!”
“爸,你别生气。”郑登富叹了口气,“其实当不当这个支书,我真不在乎。”
“你不在乎我在乎!”郑崇德吼道,“这么多年,我辛辛苦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
郑登富默默地低下了头,他知道父亲的期望,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爸,就算我当上了支书,又能怎样呢?村里的事情复杂得很,我不想卷入那些纷争。”
郑崇德愣住了,他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坐下来,缓缓说道:“儿子,我知道你性格软弱,但有时候,我们必须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郑登富抬起头,看着父亲:“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更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平平静静地生活,不想为了一个职位而争斗。”
郑崇德沉默了许久,最后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吧,既然你这么决定了,那就随你吧。”
郑崇德心里虽然还是有些不甘,但他也明白,儿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许,他应该尊重儿子的意愿。
郑崇德终于妥协了。
不再为他儿子登富能不能做支书这个事情纠结。
他要强了一辈子,这最后的一口气,却争不过人家了。
先前,郑崇德还在四处奔走,那时的他,精神饱满,然而,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挫折后,他的意志逐渐消沉,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在这一年的年末,他带着满心的疲惫和无奈,离开了人世。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独自一人躺在冰冷的床上,回顾自己的一生,想起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还带着一丝遗憾和不甘。他的死,平静而悄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就像是一片落叶,轻轻地飘落在大地上。
郑崇德死的时候,支书的位置,还依然空缺着,郑老四要出任支书这个事,似乎依然只是传言。在郑崇德的葬礼上,有人好奇地凑上前去,轻声问道:“四爷,听说你要出任支书,这是真的吗?”
郑老四微微皱了皱眉头,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回答道:“这只是传言罢了,我还没有做出决定。”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朱大奎已经找他,做过很多次思想工作了,他还在犹豫不决。
说实话,做村支书这种事情,他是一向瞧不入眼的。可他也不好不理会朱大奎的意见,朱大奎说了,要郑老四出任支书,这是乡镇党委经过审慎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他只是来做说客。
说是乡镇党委,其实也就是唐宁和汪涵的意思。
以前,郑老四搞小煤窑的时候,主动巴结,唐宁这些人,妄自尊大,不屑于理会他,现在,他们之所以主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不过是因为,他们觉得他有利用价值
这一带河谷里的肥沃土地,基本上是郑家屯的,最适合种烤烟,可是,上次全镇推广烤烟种植,在郭家屯和郑家屯,遭到了最为强烈的抵制,郭家屯的烤烟亩级,第一年强压了下去,郑家屯却因为群体性事件,死了人,至今也没有种烤烟。
在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图上,河谷这一带,每年都是重点调整区域,政府和村里面,也每年都在做动员,每年都徒劳无果。
这个李海江也做不到的事情,唐宁认为,只有郑老四能够做到。
在郑家屯,郑老四的威望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