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橡胶园
三月,春光明媚,杨柳摇曳。沂州公园里游人如织,宽阔的广场上许多百姓带着孩子放风筝,同时还有不少商贩穿梭在人群中,吆喝篮中的小吃甜点。而在广场的一角,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扛着一个摄像机正在聚精会神地拍摄。旁边一个华服女子指指点点,不时地说上两句,引起那年轻人一片爽朗的笑声。
“夫人,这摄像机真是奇妙,你说它是怎么把这场景录进去的?”那年轻人拍摄完后,和女子找了一个石凳坐下。
“国师不是说了嘛,是什么成像原理。我也没听太明白,不过我们不必知道那么多,只要知道怎么用这摄像机就成了。相公,你说我们拍些什么好呢,不能只拍这些生活场景吧。听国师说,我们可以找一些戏子来演出,然后拍下来。”
“夫人说的极是,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自己写一些东西,让戏子根据我们要求进行演出,或许效果更好。比如,我们可以把史书中的故事拍摄出来。”那男子有点兴奋道。
那女子思索片刻,喜道:“这个想法不错。孔融让梨、卧薪尝胆、三顾茅庐……很多历史故事都可以拍摄呢。”
……
把所有影视设备运到沂州后,文申从化工厂和水电站抽取了部分人员,又从学校招收了部分学生,成立了电池厂,主要生产铅酸电池。铅酸电池主要使用陶瓷、硫酸、铅等原材料进行生产,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家庭照明。
时间过的很快,电池厂正式投产时,已是四月初。为了和电池配套,文申从现代购买了大量的白炽灯和电线。电池配合电灯已经上市,就引爆了沂州市场。东西南北中五个销售点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外地客商见状,纷纷赶到电池厂,希望能够获取外地代理权。
电池厂办公室内,一个三十多岁的面白无须的年轻人拿着账本,向文申汇报道:“东家,短短十天我们就卖了一万个电池以及配套设施,销售额达十五万元,利润达十万元之多。”
文申身边的一个四十多岁面色黝黑的男子笑道:“东家,如果出售我们自己生产的灯泡和灯线,那利润将会更高。。”
听此,文申心中一动,笑道:“你们生产的灯泡、电线与我给你们的相比,有何不同?”
“灯泡的使用寿命短了些,主要原因就是灯泡里面的惰性气体填充不到位。灯线主要就是把铜进行拉丝,然后缠上绝缘层。现在我们用的绝缘层就是用麻布。没有你给我们的那种好。对了,你给我们的那种电线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绝缘层?”
“用橡胶制作的。”
“橡胶?这是何物啊。”
“额,橡胶产于南方的一种树木。”说到此,文申心中暗想:“看来自己是该到南洋走一趟,建立一个橡胶园了。”
……
三日后,文申带着七百多人,两艘战舰,向南洋扬帆驶去。其中一次就是先前的定远号,另一艘是新下水的镇远号。两个战舰的参数基本一致,属于同一型号。
路上顺风顺水,没用多少时日,便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境内。路上,文申临时决定去海南岛一趟。原来,文申突然想起后世海南岛也是橡胶种植大户,加上距离大陆近,所以计划在海南岛开辟一块橡胶园。
这日中午,舰队抵达海南岛崖县(今三亚市)。崖县码头看起来很大,过往的商船很多。庞大的定远和镇远两舰引起一阵骚动。停稳后,文申带着王朝马汉等四人下船,只见码头上人头攒动,一群搬用工围上来,大声叫道:“东家,需要搬运东西嘛,绝对速度快,价格低。”
同时,大量的商人也围了上来,急道:“老板,你们可以货物出售,我们大量收购各种货物,价格绝对公道。”
想起船上有大量的肥皂、火柴以及玻璃等商品需要出售,便拦住一个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男子:“我这里有大量的肥皂、火柴等商品,不知你怎么收购啊?”
听罢,那男两眼精光直闪:“肥皂一块三十文,火柴一盒三文钱,老板你看如何?”
这是一身丝绸的肥胖男子大叫道:“王掌柜你太不实在了,这些可都是抢手货。”接着对文申说道:“老板,肥皂一块三十五文,火柴一盒四文钱,所有的货我全收了。”
黝黑男子一脸幽怨地看着那肥胖男子,然后向文申急道:“老板,价格好商量……”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肥皂一块四十文,火柴一盒五文钱的价格卖给了两人一部分存货,最后一共得银三十万两。
文申心中暗叹:“这些商人还真有钱。”看着两个商人指挥搬运工,装卸货物。上前问道:“先前看你们好些知道火柴肥皂啊。”
肥胖男子笑道:“那是,这两种货物只有沂州出产。生产的货物基本上在北方就销售一空,很难运动南方来。”突然,看了看文申,有看了看战舰,“老板,不是一般人吧。”
“何出此言啊?”文申一阵纳闷道。
“这么大的船可不是一般商人能购买的。而且你还能收购到这么多抢手的货物。如果是一般人才怪呢。”
听此,文申呵呵一笑:“请问你贵姓啊?”
“在下姓张,名东升。你直接叫我张东升就可以了。”那肥胖商人嘿嘿笑道。
“这里的知县你是否知道?”
“熟得很。知县叫苏云,据说和苏轼有点关系。具体什么关系在下就不清楚了。不过这个苏知县治理百姓还是有一手的。可能你也知道这一带黎民特别多,也没什么文化,野蛮的很。”肥胖商人侃侃而谈。
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身穿知县官服的男子带着几个随从向这来赶来。肥胖商人见状,低声说道:“此人就是苏知县。看样子是过来收税了。”说完,便向那男子迎去,并作揖笑道:“苏大人你来了。”
那叫苏云的知县走到码头,抬头看了看巨大的战舰,然后转头扫视文申,字正腔圆道:“这两艘船是你的?”
文申转头给王朝使了一个眼色。王朝拿出一个腰牌,上前递给苏云,说道:“这位就是当今的大宋国师。”
苏云仔细检查腰牌后,脸色一变,急忙上前作揖道:“参见国师!国师远道而来,下官没能远迎,还请国师见谅。”
文申微微一笑:“不知者不怪。我看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到县衙里叙谈如何?”
“甚好!甚好!”
在苏云的引路下,众人来到崖县县衙。得益于航海贸易,崖县总体水平还算可以,当然比起大陆的县城还是有一定差距。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城里集市、寺庙、县衙、驿站等一应俱全,而且过往的商人比较多,显得热闹非凡。
入座后,文申问道:“这次来海南,主要是购买一片土地,种植一种树木。不知,崖县有没有闲余的林地?”
“回国师,崖县地广人稀,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林地。不知,国师想购买多少?”苏云心中一乐,回道。
“五万亩!”文申思索片刻,伸出一个手掌。
听此,苏云哈哈笑道:“这个数目不是很大,本官完全可以独自做主。这价格就按一贯一亩,国师认为可好?”
“没问题,成交!”
“国师购买这多林地,不知打算种植什么树木?”
苏云很早就听说过,国师智勇双全,特别是经济头脑特别发达,凡是跟着国师干的基本上都发了财。这次他也打算跟随国师发点财。
文申知道不可能管理所有橡胶生产,自己只能起到一个带头人的作用。见苏云有意跟随,笑道:“我打算种植一种橡胶树,此树能出产橡胶。这橡胶价值非常高,一斤橡胶能卖到五百文呢?”
“这么高,那一亩地能产多少橡胶?”
文申想了想,笑道:“怎么也能产一两百斤吧。”
“嘶……那一亩地岂不是能卖几十贯,这还真是发财的作物。”苏云有点咋舌道,“国师,能否也卖些种子给本官,也好让当地百姓种植些。”
“也不是不可以,但此树木从种上到结果至少要六年的时间。怕有些百姓撑不住啊。”文申提前给苏云打预防针,免得以后出现问题。
“六年,时间的确长了些。不过在高收益面前还是有些百姓会种的。”
“那好,明天我们就去看地,顺便给我招募些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