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5节:殷亦桀红杏出墙2
忽然不知道话题怎么转到我这里来了,老外问(我直接翻译过来了):
“你喜欢哪个学校?”
呃,这个,我就熟悉一个mit,别的都听过或者没听过而已。
当然,mit布莱恩在哪里呆了几年,我也修了人家的课,我举例子,mit的图书馆很好。
老外特高兴的说:[
“yes?i’m-a-visit-professor-of-the-business-school。i-like-it-so”
啊?这算不上攀亲带故?在常师姐喷火的视线下,我“搭”上了老外,因为他是mit的客座教授,而我算是mit的半个学生。
这个关系,大概掰着手指头能扯上,不用脚趾头。
于是乎,我们就侃开了。
就像我们也总喜欢给人家介绍我们家乡好一样,老外大说特说mit的好处,仿佛他不是来自别的学校,或者自己的学校不如mit。
这个,我必须说,人跟人不同。
如果我们出国,大概只会说自己的好,而不会和别人介绍一个他认识并且有兴趣的你身边的人的好处;或者只说自己学校怎么好,而不会说可能是竞争对手的别的学校的好处,唯恐一不留神人家喜欢上对方不喜欢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过像硕大又干渴的海绵喜欢四处吸水,还是为了压制外面可能的喧闹,我听得很认真,又渐渐的问起很多问题。
小心翼翼的,我尽量不去问他的隐私以及不感兴趣的问题,偶尔问错了就装糊涂。
到最后我才知道,这位大叔干了二十来年的企业,做到vise-president;后来忽然来了兴致,转行做consulting,边做研究,竟然还给混了好几个大学的professor,一个字:强!
和强人沟通,受益匪浅啊。
我发现,实际经验很重要,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多半就不是自己用,而是用于指导别人。
也就是说,大神们靠的更多的不是不停的学习甚至上到phd;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