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蜀汉之昭烈大帝 > 第209章 权衡

第209章 权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日的朝堂之上又是一片愁云惨淡,白波军占据河内郡、河东郡,随时可能南下截断洛阳与关中的联系,诸侯联军大部虽然在虎牢关被吕布所阻,但也有一支已击败来援的西凉军,已到达太谷关下,正在打造攻城器械,随时可能破关而入。毕竟,在太谷关上防守的,只有三千余人,其中两千余人是擅长野战的骑兵。

    “镇西将军牛辅战死,来援的一万五千西凉军,除张济所部外,其他皆已覆灭!如今,太谷关陷入危难之中,若太谷关破,则洛阳危矣!不知诸位是否有良策拒敌?”王允表情严肃,沉声问道。

    卢植道:“敢问太尉,动员洛阳城内民众成军,以加强洛阳城防的决议,如今实施得如何了?”

    “此事由车骑将军皇甫嵩在办,如今已成军三万余人!但毕竟操练时间太短,无法保证战力,也仅能用于防守洛阳了!”王允道。

    “嗯,有皇甫将军在,那洛阳城防暂时当无忧也!那自称破虏将军的孙坚,乃当初追随过朱将军以及张司徒剿灭黄巾贼寇的猛将,若朱将军或是张司徒前去说明朝中情势,陛下再施以恩义,我想,孙坚应当会重归朝廷治下!”卢植点了点头道。

    王允一听便明白了,首先是要保证洛阳城的防务,若是洛阳城防如同虚设,一触即破,那便什么都不用说了;若是洛阳城防守没有问题,有着两位孙坚老上司的劝说,孙坚权衡之下,确实是很有可能重归朝廷的。

    “不知朱老将军的病情如何了?”王允眼神看向皇帝身边的内侍。

    这些内侍对京中官员的情况是非常清楚的,特别是那些生病或者因故赋闲的重臣。毕竟皇帝随时都可能要知道那些官员的情况,好决定是否起用的。

    此时,内侍听到王允问话,赶紧答道:“朱老将军已然痊愈,如今已能下床行走了。”

    “好!下朝之后,我亲自去朱府请老将军出山!至于张司徒……”王允又将眼神瞥向了张温。

    张温赶紧道:“太尉且安心,我自当尽力而为!”

    王允点了点头,继续道:“至于河东、河内的白波贼……如今洛阳空虚,关中又才遭遇大疫,只能先施以怀柔之法,暂时安抚了,不知谁愿前往?”

    卢植应声道:“我愿往河东,招抚郭太等人!”

    王允想了想,觉得这卢植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道:“有劳子干了!”

    卢植笑道:“为我大汉安定,谈何有劳!”

    众人又开始讨论一些细节,一直过了半个时辰才算统一了意见。

    最后,王允对着正坐着打盹的刘辩道:“陛下,臣等已经有了决议了……”

    刘辩睁开朦胧的双眼,打了个呵欠,道:“既然众卿已有决议,便依此决议进行实施,朕必全力支持!”

    当日,天子刘辩,太尉王允亲自驾临朱府,与病了数月才刚刚痊愈的朱儁畅谈良久,刘辩封朱儁为骠骑将军,持节镇抚关东事,朱儁拜谢。

    次日,朱儁、张温轻装简从,往太谷关而去。几乎就在同时,卢植领三千人,带着大量物资,西出函谷关,向河东郡方向进发……

    “大哥,都已经快一个月了,我等何时才能启程返回寿春啊?”张飞无聊地抛着手中的手戟,问道。

    “朝廷未有旨意,怎能私自返回寿春?”刘备反问道。

    “大哥,朝廷不会有旨意了!”张飞这一下手戟抛得太远,他飞身而起,将手戟牢牢地抓在手中,道。

    “是探子带回讯息了吗?”刘备看了看张飞,轻声问道。

    “对,探子回报,南阳颍川一带,已尽归诸侯联军袁术与孙坚之手。而且,诸侯联军其他人又封锁了虎牢关,洛阳的消息已无法顺利传出来了!”张飞将手戟用力往地上一甩,戟尖深深地刺入了地面之中。

    “那翼德你的意思是……”

    “大哥,既然朝廷无法再给我等传达旨意。我等便该返回寿春才对。要不然的话,等到众诸侯攻破洛阳,他们就该转头来对付我们了!”张飞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道。

    刘备站起身来,在军帐之中来回踱步。

    良久,刘备问道:“翼德,你说如果我挥军北上……”

    “不可!如今联军全线占优,西部战线上有袁术、孙坚不下于七万之众,东部应也有十万余人,就凭大哥麾下这五千人,着实无法对战局产生影响,反而会自陷险地。还有,汝南太守杨琦是因为我等奉天子令而来才未对我等动手,若他认为洛阳战事尘埃落定,谁都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要讨好袁氏而对我等出手!”张飞劝道。

    “三弟说的有理,去下令吧!”刘备扶额道。

    张飞应了一声,就像生怕刘备反悔一般,飞快地跑出去了。

    刘备哑然失笑,他走出帐外,却看见张飞并未跑远,而是停下身子在和一位文士打扮的人在说着什么。

    只见张飞很快说完,朝那文士拱拱手,然后又飞快地走了。

    那文士目送张飞走远,转头便与刘备的视线对上了。他笑了笑,便向着刘备这边快步走了过来。

    “和洽见过使君!”那人来到刘备身前,躬身行礼道。

    来的正是那汝阳县代表老者和起的儿子——和洽。此人半月前来拜访过一次,刘备与他畅谈良久,更一步确定了能被史书记载的绝不可能是庸才的想法,难怪那曹操都会多次听取他的建议了。

    “阳士不必客套,我就说今日三弟言行好似变了一个人,原来是阳士在身后指点啊!”刘备笑道。

    和洽也笑道:“三将军只是担忧使君长期孤军在外会有危险而已。我也只是顺势而为,随便说了两句,并未对三将军进行指点。”

    好吧,你说没指点就没指点吧!

    刘备不打算深究,便道:“阳士今日前来,可是已考虑好了,愿意随我前往扬州了?”

    和洽道:“如今天下大乱,洽确有心寻一安稳之所,携老父躬耕于野,躲避纷争。今得使君邀请,洽岂有不愿之理!”

    好嘛!说话滴水不漏,这确实很和洽!

    何进征辟他,他直接拒绝;袁绍邀请他,他认为袁绍不一定能成事,跑去投奔了刘表;刘表以上宾之礼待他,但他又认为刘表并非明主,又跑到武陵区隐居起来了,直到曹操率军攻荆州,他才出仕做了丞相掾属,后来才一步一步升上高位。

    这人心中永远都有一杆秤,若是达不到他的标准,永远都不用想得到他的效忠。这个时候,他说出愿意带家属随刘备回扬州,已经算是表达对刘备的初步肯定了。

    刘备心中了然,于是笑道:“阳士愿往,乃我之大幸。既然阳士属意躬耕于田,备自当满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