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张员外的线索
谢昌回到国公府内,端坐在书房里沉思着。当年户部左侍郎王勤忠贪墨赈灾款一案,曾震惊朝野,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而那些知晓内情的旧人,几乎都被圣上下令处决,无一幸免。
如今,欲揭开当年谜团,唯有寻找当年与户部左侍郎共事的旧日同僚,希冀能从他们那里,获取些许有用的信息。
谢昌思及此,旋即便展开了行动。
谢昌先叫来金一鸣,嘱咐了一番后道:“这次辛苦你们跑一趟了。”
多年来,谢昌一直让杨春彦暗中培养一批精锐的黑甲卫,他们训练有素,忠心耿耿,而金一鸣正是这支队伍的首领。
谢昌派金一鸣带领黑甲卫,寻找当年户部幸存官吏的下落。经过一番努力,金一鸣不负所托,成功带回了好消息——他们找到了几位尚且在世的老人。
谢昌凝视着手中的名单,决心要亲自拜访这些老人,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线索。
然而,由于岁月流逝,大多数老人的记忆力已衰退,对于当年那场贪墨案的具体细节,他们也只是略知一二。
但谢昌并未气馁,在这份名单之上,还有最后一个人——张佩松。
说起这张佩松,如今乃是工部的员外郎。他曾过户部担任主事一职,而在那场闻名的户部左侍郎一案之中,并没有受到牵连,可以说是侥幸逃过一劫。
谢昌坐着马车,来到张佩松的府邸门前,门口的家丁进去通传之后,便将他引领至正厅之内。
没过多久,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缓缓走进正厅,此人便是张佩松。张佩松见到谢昌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但转瞬之间就恢复了平静。
“在下与小国公爷素日并无交情,不知今日突然来访寒舍,有何贵干?”张佩松拱手作揖,开口询问。
“我今日前来,就是想请教一下张员外,有关八年前户部左侍郎王勤忠贪墨一案。”谢昌也不拐弯,直截了当表明来意。
听到这话,张佩松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沉默许久之后方才说道:“此案当年影响力极大,朝廷早就已经结案定论,小国公爷又何必再次追查不休呢?”
谢昌嘴角微微上扬,轻笑一声,回应道:“我不过是好奇,还望张员外能够不吝赐教才好啊。”
张佩松犹豫了片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道:“罢了,既然小国公爷如此执着于此事,那我便将自己所知晓的情况一一告知。”
张佩松整了整自己的衣袖,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缓缓说道:“想当年,那位左侍郎贪赃枉法,数额惊人,牵扯范围极广。虽然我与他同为户部的官员,但对于这件事情,我确实毫不知情。后来东窗事发,许多人都被卷入其中,而我之所以能够幸免于难,完全是因为我与此案并无任何瓜葛。”
谢昌倚坐着一言不发,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张佩松见状,继续说道:“当时,朝廷派人前来调查,整个户部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不少官员都受到了牵连,有的被革职查办,有的甚至被打入大牢。而我,则因为平日里行事谨慎,没有留下任何把柄,所以才得以安然无恙。”
说到这里,张佩松停了下来,看了一眼谢昌。只见谢昌依旧沉默不语,于是他又接着说道:“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教训。”
张佩松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和庆幸:“但凭心而论,这位户部左侍郎确实不容易。想当年,他家境贫寒,出身低微,但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一步一印地登上高位。只可惜命运多舛,造物弄人啊!那时的户部尚书对左侍郎的种种行为举止都看不惯,心中颇为不满,于是便将他从原本负责的职务上调离,转而让他去负责签发库房内的出入事务。”
“其实,我也曾与他一同进行年初的户部库房盘点和校对工作。那次,我们惊讶地发现,偌大的库房之中竟然只剩下了区区二十万两官银,简直是少得可怜呐!”
听到这里,谢昌心头猛地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意识到事情可能远比自己想象得要严重,连忙追问:“你刚才说什么?年初的时候,库房里就只剩下二十万两官银了吗?”
谢昌的声音充满了惊愕与质疑,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事实。
张佩松肯定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困惑:“是啊,当时大家都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敢多问。毕竟户部的账目,一直以来都是由尚书大人亲自把关,我们这些小吏只做核对,也不便过多干涉。”
谢昌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自思忖,如此巨大的亏空,难道尚书大人会毫不知情?这不太符合常理啊!他不禁怀疑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这么大的数目,尚书大人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呢?”谢昌喃喃自语道。
张佩松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或许他早就知道了……只是不知道为何,一直隐瞒不报。”
谢昌心中一震,倘若真如张佩松所言,那么左侍郎或许只是个替罪羊,真正的贪吏,另有其人。
谢昌感激地对张佩松说道:“多谢张员外告知此事。”
说罢,他便起身匆匆离去。
一路上,谢昌在马车上沉默不语,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许将成为揭开这场贪墨大案谜底的关键线索。
而谢昌深知,前方等待他的,必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挑战。
谢昌也清楚,当年户部的尚书因失察连坐,被贬官阶罚俸,但没过多久,他便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摇身一变成为了当今的百官之首——王丞相!
王丞相身后的势力,实际上便代表着皇后娘娘以及太子殿下。
谢昌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必须小心谨慎地行事。
所以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传信告知杨春彦,让他准备从长计议。
杨春彦接到消息后,亦深感震惊,“伯昌,此事如今,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怕是不容易……”
谢昌自然明白,若此事涉及到王丞相及其背后的势力,他们如今的能力,无异于螳臂挡车。
“你且先接着查下去,只是做事得更加谨慎些。”谢昌此刻心中无数,但他既然已决定要查,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周密策划,谢昌与杨春彦最终决定,利用沈吉的沈记钱庄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调查。
说起来,杨春彦的身世也颇为坎坷。他原本是西夏人,小时候因为战乱颠沛流离,不幸流落街头,成为一名可怜的小乞丐。幸运的是,命运让他结识了谢昌。
幼时的谢昌见他可怜,心生怜悯之情,于是冒着风险将他悄悄收留进了国公府,并经常私下里资助他生活所需。
后来,谢昌渐渐发现,杨春彦拥有出众的经商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于是,谢昌毅然向好友李光耀借钱,投资支持杨春彦创业做生意。
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以及谢昌的信任与帮助,杨春彦的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如今,无论是声名远扬的沈记钱庄,还是备受瞩目的吉祥赌坊,都已成为他名下的产业,可谓是功成名就。
曾经,杨春彦与谢昌立下约定,等到未来取得一定成就时,所获收益将平分秋色。令人欣慰的是,杨春彦始终坚守诺言,从未贪图多余的一分一毫,谢昌也放心地将自己的钱财交由他保管。
这份深厚的情谊和互相信任,成为他们如今并肩协作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