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严砺拒杨凭
八月七日,高岳策马登上邾城的板石山,南临大江,将云浮剑横在胸前,望着一派浩浩汤汤的景象,颇有赋诗的兴致,只不过因景色太过雄浑,以至得意忘言,竟不能成阙,只能默不作声地望着镇海军和淮扬、明州的船只,自山下鱼贯而过,往沌口而行。
黄州邾城,赤鼻山矗立在城西北临江处,其山峰无林,全是赤色的岩石,上面原守兵的烽燧,现在为武毅军所占据,士兵们立在其中,很轻松便能望见对岸武昌县的芦洲地,无边无际的蒲苇,合着被太阳照耀的波涛起伏,美不胜收。
最终张从宝成功了,他在蒲圻靠江处,舍弃马匹,攀爬上了座巨大的岩石,传说孙权在此磨过刀剑,而后脱下所有的甲胄,并带随身的细软,统统抵偿给位渔夫,便划着他的船,逆长江而行,头也不回地向江陵城而去。
又过了三日,鹦鹉洲黄金浦处,一艘小船摇橹,将朗州刺史,前武昌军判官,亦是柳宗元岳父杨凭给送了进来,杨凭登上黄鹄矶的子城,和严砺相见,先是坦诚布公,径自将高岳的攻城部署告诉了严砺,“这沙羡城怕是连一个月都支撑不下去。这座军城我太了解,先前鄂岳团练使李兼尚在世时,才草创城池,西侧临大江,东、北、南都是湖泊环绕,地理卑下,一旦秋水暴涨,高辅师所领镇海军等数百船舰,直接便可抵城垣进攻,现在岳阳张从宝的数千军兵,已全部覆没,公在城中兵马不足七千,又有数万家眷、工商于此,如何堪守?公本就是临时留后,接替族兄的旌节,如果负隅顽抗,激怒高辅师和汴州盟府,一旦城破,非但公会殒命授首,整个武昌军的兵卒、官吏和家眷,又该如何呢?”
按照他的部署,武毅军左中右三军,而后悉数自沌口整装,乘船而攻沙羡城西南的金口、黄鹄矶、鹦鹉洲、金沙洲等水上要地;王智兴的武宁军,则从巴河口横渡大江,占领沙羡东北的白浒镇、鲇鱼口,及东南的芦洲、冶唐山等要地;杜黄裳、李巽、周子平、裴宥等兵马,则绕着城南诸多“鄂浦”,同样构筑围城的阵线。
“我乃是长安大明宫圣主,亲自出制认可的武昌军节度使兼鄂州刺史,领沔鄂岳蕲安黄六州之地,是高岳悍然侵我疆域,犯朝廷军城,怎么现在倒成了要我卑躬屈膝,乞求逆贼高岳的宽宥?况且荆南樊相公,和襄阳于少保的大批援军,旦夕且至,我死守于内,他们合攻于外,破高岳必矣,你杨凭的恫吓,我是绝不会上当的!”
五日后,沙羡城的严砺,登四周城墙角楼,远眺望去,整座军城是四面被困,七千多守兵则是插翅难飞。
而位于整个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军沙羡城在丧失江北的蕲黄,和南面的岳阳后,遭到了彻底而全面的围攻。
杨凭摇头叹气,就对严砺说:“某知道,高辅师也知道,公一面是对大明宫朝堂抱有幻想,然则李纯得位不正,辅师已有密诏,师出有名,吊民伐罪;另外一面,公这个节帅,是贿赂宫中的中贵人得来的,花了多少钱,只要公能开城降服,高辅师加倍偿之便是。”
近十座铸炮台炉火熊熊,四周全是伐木的士卒和人夫,旁侧便是大型的铳场,宣歙和淮西来的工匠,被聚集到这里,先淬火将福建的铁卷打,再悬在一方方木架上穿凿,制成士兵所用的神雷铳。
张从宝只看到前方铳弹横飞,他的部下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倒下殒命,而剩余的全都跪在翻涌的硝烟下,没有力气更没有勇气再抵抗下去了,都争着在干将军的铳手再次装填前,乞求饶命。
“一派胡言!”严砺又羞又怒,便呼牙兵将杨凭给推搡出去,“某为朝廷守土守城,岂惧高岳贼子围攻?高岳矫诏乱国,又如何能说服我!”
厉兵秣马之际,高岳为彻底阻绝武昌军城的外援,便命郭再贞的武毅前军屯在安陆城,控南面的云梦泽,后军则分散驻防于平靖关至四望山各个要点,如此隔绝马总在唐邓随方向来的军队,为己方提供侧翼上的屏障,随即高岳命蔡逢元领武毅中军六千人,自邾城往西,于江北疾驱,目标是武昌军城东北侧的沔州汉阳诸处——因严砺压根不敢再于江北屯兵,所以蔡逢元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势如劈竹,夺取汉阳北大别山、小别山的鲁山、却月城等要点,最终占领沌口,和鄂州武昌军城西南的金口,隔江仅七里相望。
舍弃队伍的张从宝,便孤身骑马,“武昌军城怕已是死地,蒲圻如此,更别说路途里还要经过数镇!”如此想着,便直驱荆港而去,希望能从渔民那里弄到艘小船,随后出江,能去江陵就去江陵,能去襄阳就去襄阳。
不久,杜黄裳、李巽,及干将、莫邪两军,从岳阳进发,由湖而江,水陆结队齐进,最终也抵达武昌军城(沙羡城)的南侧。
这些正在制造的船,其实不是为围攻武昌军用的,而是为更远的目标所需:江陵城、襄阳城。
然赤鼻山侧,却是满山的火焰,将岩石照得更加通红:
沌口处多芦荻和水贼,武毅军士兵们便举着突火管,将初秋茂盛的芦荻燃烧殆尽,火势冲天盖地,而后又在沌口掘土,依次筑起六座炮垒,将六门飞鹄炮用牛和骡子牵拉至其中,炮口便对着江面,一旦有任何敌方船只胆敢越江来支援鄂州武昌军城,便发炮猛击之!
而邾城东南处的板石山,则形成了造船场,将扬州的船工们淮海行省的“掘子军”在山下的巴河口,掘出一方方浅坑,再把水中的黏土堆积夯成空心的高台,又有斜坡与旁侧的入江沟渠相连,同时把紫潭、团风潭的水统统引入进来:无数从扬州来的驳船,把江南西道的木材,庐州的草灰、胶水,宣州的铁钉等,直接运到空心高台下,再用滑轮起吊,船工们则开始用这些材料,制造更多的船只,他们先在空心高台内用大木材拼接成船底,再于两侧钉下密密麻麻的网状细木,随后铺上外板,形成船舷,交接的缝隙处用草灰、胶水填实,防止漏水,最后便是安设桅杆、船舵等,再配备棉布、竹蔑和绳索,一艘平底的江船即宣告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