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24小时
不过该师的师长却并不担心手头的战力不足,且不说他麾下的这些机师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苏联人如今已经如丧家之犬,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
通过枪声的密集程度,上尉判断对面的毛子应该不是很多,但他不确定,现在开火的这些是否就是对方的全部人马。
轻易的接连取得丰硕战果,令第六师也和其他德军部队一样,渐渐对这些“千里送人头”的毛子蔑视起来。
这时,lt35的座舱窥视孔突然挨了一枪,理论上应该能够防弹的厚玻璃顿时被打的粉碎。驾驶员不由得暗骂了一声,没想到对方竟然还有狙击手,而且还装备了反机甲用的大口径步枪。
驾驶员过桥后发现,己方的步兵已经被敌军压制在一个花坛后面抬不起头,马路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五具尸体。
意识到对方马上就要开第二枪,lt35的驾驶员急忙释放了烟雾,然后边做规避运动,边用自己的37炮进行压制射击。
克丽斯嘉等人将要面对的敌人,是德国国防军的第六轻型装甲师。
如果对方真有后手,那他们看到有装甲机兵出现,肯定会有所行动。
冰冷的浓雾弥漫在宽阔的河面上,静悄悄的对岸看不到有一丝亮光。
然而连续的运动战,也让疲于奔袭的第六装甲师“跑瘦”了许多。该师在开战前有两百多台各型机甲,如今已经只剩下76台可用,重武器也大多掉队。
这个师原本是驻守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部队,接收了很多捷克生产的lt35轻型机甲。他们在参加了入侵法国战役后,被重新调回木卫三驻防。
随着上尉一声令下,一台在肩甲上刷着铁十字标志的lt35轻型机甲越众而出。
“该死的!还真有埋伏!”
就在驾驶员犹豫着,要不要怂一波撤回对岸时,他倚靠的那堵墙突然动了!
这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研制的轻型机甲采用反关节鸟足式结构,行动迅速而灵活,驾驶员可以像骑摩托一样趴伏在驾驶舱内,操纵起来非常方便。
驾驶员这才骇然的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堵墙,而是一块巨大的帆布,一台体型至少比他大上三倍的重型机甲就躲在这块帆布的后面。
没等带队的军官喊出“卧倒”,他们便在爆炸中“飞”的到处都是。
正如情报中所说,即便暴风雪无差别瘫痪了双方通讯,让整个战区都乱成了一锅粥,但还是有德军察觉到布拉格方面的苏军残存部队,然后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向这边奔袭而来。
这次苏联进攻,第六师充分利用自己轻型师的机动性优势,积极迂回穿插,先后击溃了数倍于己的苏军地面部队。
要不是lt35的窥视孔采用了潜望镜结构,比座舱的位置高出一截,刚才那枪恐怕已经打穿前装甲,把他炸成肉酱了。
这台lt35出阵后,像只大鸵鸟一样小跑着冲过大桥,沿途的障碍物都被它轻松的一越而过。
带着这份自信,第六师的尖兵连很快赶到大河岸边,而肆虐了数日的暴风雪也恰在此时有了片刻的停歇。
雷泽诺夫的布置完成后没多久,装甲二师的主力便不得不向东挺进,迎击从那个方向袭来的德军部队。
躲着躲着,lt35贴到墙边,他突然意识到,正在瞄着自己的恐怕不止一个狙击手。弥漫的雾气对他很不利,毕竟机甲的体现摆在那里,轮廓还是很明显的。
德国在占领木卫三后,发现这种机甲比本国的ii号要更优秀,于是便将缴获的lt35全部配备给占领军的装甲师,并让占领区的工厂继续生产这种机甲。
尖兵连的上尉见状,以为苏联人撤退的很仓促,来不及完全炸毁大桥。然而实际上,这却纯属是无奈所致。
“干……”
这让他变的有信心,能用手上的这70多台轻型机甲和不到2000步兵去主动进攻布拉格城内的数万苏联残兵。
雷泽诺夫一开始是想把大桥完全炸掉的,最好连桥墩都不给德国佬留下,但手下的工程兵却在实地勘测后表示,这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非常的坚固,而他们手头的炸药却只有不到30公斤。
这支尖兵部队一共有4台lt35、2台ii型山猫和大约不到两个排的步兵。
这群半路出家的杂牌工兵,折腾了半天,最后只把桥面炸出一个豁口,然后又胡乱的拉来一些障碍物堵塞路面了事。
布拉格内的海军工程师希望外围的阻击部队能争取至少24个小时,这样他们就能将遗留在太空港内的数艘大型货轮抢修完毕,这些船足以再带走上万人。
上尉想了想,觉得可以尝试,便派了两个步兵班先行过河,结果这些人过去没一会儿,对岸便响起了激烈的枪战声。
身为尖兵部队,上尉很清楚自己有责任为随后赶到的主力部队摸清楚敌人的虚实,于是他命令身边的一台lt35轻型机甲过河去增援友军,顺带肉侦一下。
他们赶到桥头后,发现大桥虽然已经被炸的破破烂烂,堆满了各种障碍物,但桥面却并没有被完全炸断。
而与此同时,一支德军轻机甲部队正冒着漫天大雪,艰难的向着这边赶来。
短短五分钟,过河的两个步兵班便全军覆没,而正在反复横跳的lt35并没有注意到那些倒霉的友军,苏军的狙击手一直在瞄着他。对方使用的ptrs-41反机甲步枪有着丧心病狂的145mm口径,穿甲能力已经足够威胁他这台lt35。
己方幸存的士兵见状,当即想要借助烟雾冲进建筑物,消灭里面的苏军。然而这几个倒霉蛋刚跳起来,一捆集束手榴弹便落在他们几个的脚边。
显然苏军的伏击打的很奏效,一下子就将侦察队报销了三分之一。敌军大多埋伏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二楼,对过河的德军形成了交叉火力。
很快,几个前去侦查的士兵回报,大桥对面的村庄静悄悄的,大致的观望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现有苏军活动的迹象,因此回来请示,要不要过河进城看看。
看着对方脸上那黑洞洞的炮口,lt35驾驶员的脑海中闪过最后一个念头。
主力部队出发后,小镇里顿时冷清下来。留下来的红军战士,三三两两的分散在沿岸各处,警惕的遥望着河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