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国公府
“小和尚难道已经忘记了先前的事情?这里,自然是非凡的国公府莫属了。”言语间,透露出对宋雪薇失忆表现的微微惊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国公府……”宋雪薇心中暗自惊骇,这位赵夫人的胆量竟然如此之大,竟敢直接将自己带回这权力与威严象征的国公府中。
她原以为,即使被强行带走,也该是被安置在某个偏僻的别院或不起眼的小院落里,远离喧嚣与关注。
察觉到宋雪薇眼神中的迷离与思考,丫环非但没有丝毫不悦,反而以一种平静至极的语调继续说道:“如若小和尚没有其他需要,奴婢就先行告退了。但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只需一声呼唤,‘春菊’便会立刻来到您的身边服侍。”
言毕,她轻盈转身,步伐中带着不容忽视的从容与自信,如春日里飘然而去的一片轻云。
望着春菊离去的背影,宋雪薇心中五味杂陈,脸上写满了错愕与困惑。
在这金碧辉煌却陌生异常的国公府中,她如同被风暴卷入孤舟的旅人,一切未知且充满变数,只能被动地接受,努力在这波诡云谲的环境中寻觅自己的立足之地。
经过连续几天的细致观察,宋雪薇逐渐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想要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个看似平凡却又戒备森严的小院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必提穿越层层守卫,逃离那庞大而复杂的国公府了。
这认知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心头,令她倍感压抑。
幸而,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那位神秘莫测的赵夫人每日都会来访,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未采取任何过激行动,仅仅是在院子里逗留片刻,与宋雪薇闲话家常后便悠然离去。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非但没有减轻宋雪薇心中的疑虑,反而像是一团迷雾,将她原本就困惑的心绪缠绕得更加紧密。
赵夫人,这位国公府的女主人,究竟在策划着怎样的布局?
她的一举一动,都让宋雪薇感到既费解又不安。
在这样交织着疑惑与焦虑的情绪中,时间悄然流逝,宋雪薇在国公府的每一天都过得如履薄冰,心弦紧绷。然而,这一切她默默承受的同时,远在府外,一个名叫青采的女子,因为无法得知她的消息,几乎要被忧虑和恐惧撕裂。
正值这样一个心烦意乱的午后,宋雪薇手持一卷泛黄的《道德经》,企图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但思绪纷飞,难以静心。
忽然间,一阵清冷而超凡脱俗的琴音,仿佛从天际飘落,穿透了密闭的空间,轻轻拂过她的耳畔。
这琴音,虽未含丝毫人间情感,却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将她内心所有的烦躁与不安瞬间抚平,引导她的心境步入了一片宁静祥和的境地,宛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缓缓消散,宋雪薇沉浸在一片莫名的空虚与失落之中,那琴声犹如一场梦,美好而短暂,让她不禁遐想,这究竟是何方高人所奏?
然而,在这国公府内,她每一步都需谨小慎微,即便是心中渴望一睹这等高手的风采,现实的束缚却让她深知,这样的机遇渺茫至极。
数日过去,那令人心醉的琴声依然在宋雪薇的脑海里回旋往复,如同一抹不散的幽香,提醒着她那一刻的超脱与宁静。
然而,现实的沉寂再次笼罩,她再也没有机会听到那令人神往的旋律。有时,夜深人静之时,宋雪薇会忍不住自问,那日所闻,难道真的只是一场美妙的幻觉?还是命运在这座深院高墙之内,为她留下的一抹温柔而又残酷的印记。
这一日,春光明媚,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雕花木窗,带来丝丝暖意。
春菊迈着轻盈的步伐,如同往常一般,手捧精致的青花瓷碗,碗内盛满了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穿过曲折迂回的廊檐,来到了宋雪薇静谧的厢房外。
推开门扉,一股淡雅的檀香迎面扑来,与屋外的花香交织成一幅春日画卷。宋雪薇坐在窗边,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她温婉的脸上,给那份清丽平添了几分暖意。见春菊进来,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却也带着几分日常的温馨。
“春菊姑娘,今日的饭菜又是如此诱人,真是辛苦你了。”
宋雪薇轻声细语,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春菊手中的琴谱上,不禁好奇问道:“对了,我似乎常能听见府中传来抚琴之声,难道是夫人她还有这等雅兴?”
春菊闻言,眼神微微一闪,随即露出一个柔和的笑颜,仿佛春天里绽放的花朵:
“夫人其实并不擅长抚琴,不过我们府中确实有一位琴艺超群的公子。前几天道长您听到的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琴声,想必就是出自他之手。据说,道长前几日静坐修炼时,也曾被那悠扬的琴声所吸引。”
提到琴声,宋雪薇脸颊泛起了浅浅的红晕,她的笑容中夹杂了一丝羞赧:“那琴声清澈而悠远,确有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魔力,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春菊见状,笑意更浓,仿佛分享了一个甜蜜的秘密:“没错,那位公子的琴艺堪称一绝,传闻夫人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被其琴声所打动,才特地将他邀请至府中。只可惜,自从来到府邸之后,那位公子似乎就很少再抚琴了。”
“将人请了过来……”宋雪薇重复着这几个字,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复杂的情绪。她的眼神忽明忽暗,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心底悄然涌动。
想到自己的处境,不也正是这般吗?一种被“请”来的微妙感觉让她面色微沉。
但宋雪薇向来通透,没有直接将这份心思表露,而是巧妙地转换了话题:“春菊姑娘,贫道在此已逗留数日,承蒙照顾,但若无其他重要之事,不知是否能请夫人允准贫道回归山门?毕竟,修行之人,心系清修之地。”
这个问题,既是询问,也是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