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章 旧事
而十三年前,朝中民间却突然崛起了一股神秘势力,开始四处散布谣言。
他们声称,沐锦安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并非凭借他的真实本领和才能,而是通过卑鄙手段——弑父杀兄!更有甚者,还指责他残暴不仁,对百姓疾苦视若无睹。
起初,这些谣言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毕竟,沐锦安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谁会相信这样一个贤明的皇帝会做出如此不堪之事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却变得愈发诡异起来。那些原本坚定支持沐锦安的大臣们,竟然接二连三地遭遇意外,不是离奇死亡,就是莫名失踪。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沐锦安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下定决心要重整朝堂,彻底铲除这股隐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沐锦安与云奕等心腹不惜一切代价,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一时间,京城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无数官员被抄家问斩,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腥风血雨之中,然而幕后之人却始终没有露出水面,相反,他们从此销声匿迹,直到这次沐辰意外才露出一丝马脚。
听到兄长的话,贤亲王沉思一会开口道:“没想到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想来你们前来不可能是毫无线索的,既然如此你们想问什么便问吧!”
见此,兄长也没有在犹豫:“十三年前我们一家出游时遭遇逆党刺杀,我们母亲中了暗器身死;半年前五皇子遇刺失踪,后来我们在他被害的地方找到了与十三年前害死母亲的同样暗器,而调查发现,王爷您与十三前的事颇有渊源,不知王爷可否将当年之事告之一些我们。”
兄长说完后沐锦弘叹了口气:“想来你们昨日已经知道了一些吧,若我说我与这些事没有关系你们也是不会信的,那我便将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至于该如何判断真假,我想等你们回到京城会得到答案的·····”
沐锦弘告诉我们:自我他时起,他的母妃便告诫于他——这皇宫之中,守住自己手中之物远比抢夺桌上放置之物更为艰难。他深知若连手中所持皆无法守护,那么即便抢到更多亦难以护住。因此,一直以来他始终秉持着明哲保身之道。所以当面临皇位争夺之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主动退出,求得余生能够平安无事、安稳度日。
沐锦安即位他也确实过了几年的逍遥日子,也就是那几年他认识了初到京城的陈澈。那时的陈澈心中满怀抱负,意气风发。
在知道他的身份后主动提出避嫌,沐锦弘是王爷与朝臣走的太近终究不合适,而他刚入朝堂就与皇亲国戚牵扯太多也会让人怀疑他的能力。俩人一拍即合决定私下来往,甚至刻意隐藏了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关系逐渐加深。沐锦弘以为他们之间关系是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并以为陈澈也是如此想的。
不料一次意外,他发现了陈澈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彼时的陈澈已经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了,初见时的风发意气也不复存在了,多了一些圆滑世故,他曾侧面劝过陈澈,可惜当时的陈澈早已忘记初心,并且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那时朝中已经开始有些不安稳了,他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去细察陈澈背后的事了,但是就一个陈澈他还是动得起的,所以一边着手让自己远离是非之地,一边收集陈澈明面的犯罪证据,他还说那时几乎动用了他所有的力量,想来皇帝就是在那个时候觉得他有问题的吧。
不过那时外界流言正盛,没有明确证据皇帝不会动他,所以他觉得自己能安全离京。
而他离京后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给陈澈写了信,希望陈澈能够看在两人曾经的情谊上迷途知返,若是陈澈能改过自新与他一同离开京城,那他就一定能带他安然无恙的离开京城,可他在城外等了三天只等到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他找人秘密将陈澈的犯罪证据分成两份给了两个他认为真心为锦国且值得信任的人,也就是当时的大理寺卿皇后夏歆然的父亲夏长风如今的国公爷;另一份则是给了当时在都察院任职的我的父亲云奕。
随后他便离开了京城,之后京中十三前发生的事也传到了他这里,不过他好不容易才远离是非,所以也不在去管那些事了,再后来京中的事也很少在传过来了。
昨日见到我们几人后,他立马就认出我们的身份了,所以在城外下了马车去见了春风城的知府李响,各地知府每阁半年要去京城述职一次,李响年初刚去述职回来,所以沐锦弘前去询问他此次去可有听闻京中发生了些什么大事。
以往沐锦弘从未问过这些事,甚至还有些抵触,这次却主动问及,李响知道沐锦弘是皇家肯定也只在乎有关皇家的事,所以将自己听到的有关的事都讲了,京都最近发生的最引人关注的皇家之事莫过于五皇子大婚之日突发旧疾,提到此事时李响又想到了之前听到的几位皇子相继出事,感叹了一句京城风水不好。
不过根据这些信息他也猜出我们来此的目的肯定不是与他说游山玩水那么简单,回府后又查了我们的行踪,想来我们早就跟着他了,他想与其整日被人暗中盯着不如主动找我们将事情解决。就有了早上夏海前去找我们过来的事。
他说十三年前他知道的就这么多,他告诉我们他知道陈澈有问题但是那时候他忙着脱身京城所以如此解决问题,已经是那时他认为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我们也没有再提桃谷的事,对我们来说已经知道了我们能知道的所有事,至于他们之间的羁绊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