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苏轼喜看电子书
【元祐五年,21岁的苏迨和苏过一起参加科考,却双双落榜。
【次年,苏轼转到颍州担任知州。时逢大旱,苏轼派苏迨去张龙公祠,祈求老天下雨、迎龙骨。苏轼在《祷雨帖》中说:“吾侪归卧髀骨裂,会友携壶劳行役。”仆笑曰:“是男也,好勇过我。”
【苏迨的身上有陶渊明的遗风,只想躺平,不想去求官。他爹去世后,他在家读书十年,把自己训练成了“最强大脑”。
【政和元年,42岁的苏迨穷得响叮当,在亲戚的劝告下,去武昌担任库管官,领一份薪水,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金兵南下的那一年,是靖康元年,苏迨因病去世,享年57岁。其著作《正蒙序》、《洛阳论议》流传至今。其子为苏篑。】
————
“我还有儿子吗?”苏轼看着天幕问。
“有,您还有两个儿子。”王慧乔笑道。
……
【叮!苏轼第三子叫苏过。他在他爹身边的时间最长,照管他爹的生活饮食。《宋史·苏过传》上说,“(苏)轼帅定武,谪知英州,贬惠州,迁儋耳,渐徙廉、永,独过侍之。凡生理昼夜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
【绍圣元年,苏轼贬惠州,苏过曾写诗《和大人游罗浮山》:
“海涯莫惊万里远,山下幸足五亩耕。
人生露电非虚话,大椿固已悲老彭。
蓬莱方丈今咫尺,富贵敝屣孰重轻。
结茅愿为麋鹿友,无心坐伏豺虎狞。”
【苏轼被贬海南后,苏过担心衰老的父亲死在那里,就把妻子留在惠州,跟着父亲去了海南儋州。
【苏轼在海南,成就很大,其中有苏过的功劳。
【苏轼不会下棋,但看儿子和别人下棋,也很开心。苏轼在《观棋》中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悠哉游哉,聊复尔耳。”
【苏过把他爹盖成了桄榔庵。没粮食的时候,苏过把山芋炖成了玉糁羹,苏轼喜欢吃,还说“人间绝无此味”。
【苏过替他爹整理了“和陶诗”87首,后被苏辙编为《儋耳手泽》,明代人改为《居儋录》,满清人改为《海外集》。
【苏轼在常州去世后,苏过回到颍昌,“营造湖阴水竹可供玩赏者数亩”,因风景与陶渊明居住在斜川时很像,因此取名为“小斜川”。苏过仰慕陶渊明,改号为“斜川居士”,以明其志。
【宣和五年,苏过去世,被其子孙安葬在汝州东坡墓地的东南角,在地下长伴父亲。晁说在给苏过写的《墓志铭》里说苏轼“邈乎九死不测之险也,独叔党侍先生以往来。……惟是叔党,于先生饮食服用,凡生理昼夜寒暑之所须者,一身百为,而不知其难。翁板则儿筑之,翁樵则儿薪之,翁赋诗著书则儿更端起拜之,为能须臾乐乎先生者也”。
【苏过留下了诗文集《斜川集》,《宋史》上说这本书有二十卷,经过“靖康之难”的兵燹,已散佚过半。清朝人阮元在辑佚为《斜川集》六卷。
【四川眉山的三苏祠,至今悬有楹联:“千载诗书城,坐修竹林中,尽饶佳士;四贤桑梓地,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四贤”,就是三苏父子和苏过,可见苏过的文学才华很高。
【苏轼的第四子叫苏遁,是妾室王朝云所生,“未满周岁而卒”。)
————
元代。
大都。
忽思慧,对着天幕说,“那时的医疗条件太简陋了。如果苏轼那时认识我,我可以保他儿子不死。”
元文宗走过来说,“别吹牛了,你的《饮膳正要》写完了吗?”
“早写完了,就在书桌上。”
元文宗花了一个时辰浏览了一遍,拿笔在一张白纸上写道:“命中院使臣拜任刻绎而广传之。兹举也,益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推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恩泽之厚岂有加于此者哉”
“中药的效果,被其毒性减弱了。在病未生之前,调理全身的营养。只有食疗,才是最优的治病方法。”
……
苏轼看着天幕上的忽思慧,很想看看这鞑子口里的《饮膳正要》,但各在不同的时空,怎么能看到呢?
他很无奈,只得看向王慧乔。
“我的手机上,有个四库app,可以看各个朝代的电子古籍,我给您找找。”王慧乔在手机上扒拉出了《饮膳正要》的pdf版。
此时,天幕上出现了苏轼的孙子苏符。
【叮!苏迈的儿子苏符,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宦海的沉浮,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至于苏轼其他的孙子,没什么大的成就。
【在天崩地裂的靖康之乱中,苏轼的子孙中,有9人被金兵俘虏,7人在路上死去。直到绍兴时期,宋金签订合约,苏符出使金国,才将活着的苏峤、苏岘带回。
【此后,苏轼的后裔们选择回到眉山居住。苏符死后,也被埋在眉山。苏符留下了制诰表章10卷、文集20卷,可惜早已失传。2023年底,四川有关部门发布消息确认,“苏坟园”中的大苏坟园,是苏轼孙子苏符的墓葬。
【苏峤回到南宋小朝廷,先后担任江东从事、湖北宪曹司属官、右朝奉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又进入谏省、给事黄门、待制显谟阁等部门。乾道九年,宋孝宗写了《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赐给苏峤,其中说:“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苏轼的高风亮节,毕竟得到了南宋皇帝的承认。】
……
苏轼听完了天幕的讲解,眼里闪着泪花,“想不到几十年后,我的孙子苏符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可惜您的那7个孙子死在了金贼手中。”王慧乔叹气道。
“以后我的孙子们长大了,我一定要跟他们说,别住在汴京,搬到长江以南。那样,就可以躲开金兵的劫掠了。”
“对,既然天幕告诉了你的子孙们的结局,你就可以事先防备,改变不利的情况。”王慧乔的眼里闪着坚定的目光。
苏轼把儿子交给王慧乔抱着,他则拿着手机,看电子古籍《饮膳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