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微服私访
西凉战局刘易并不是太过担心了,自己亲去夺得了天水郡之后,等于已经为马超打开了一个局面,所以,对于西凉的后续战争还需要刘易去担心的话,那么马超也枉为五虎上将之一了。
刘易只是希望马超可以迟快突破武道,成为真正的超级猛将,可以尽快成为如太史慈、赵云这般能够为刘易独挡一面的大将。
刘易现在要关注的,是新汉朝的财政情况,看看可否继续宽动的支持新汉军连场大战。
现在的新汉军,算起来,在冀州战场有大约四十万的精兵,再加上后来新编的军马,估计已经超过了五十万的大军,这些,几乎全都脱产的将士,每天就光顾消耗的。另外,若加上一些地方的守军,还有战时动员的百姓,这个,恐怕真的要过百万。当是一个战场,就等于是有了百万人不能正常参与生产的,他们的消耗,全都是纯消耗。需要新汉朝朝廷承担的。
另外,还有战时的伤亡抚恤,还有论功行赏等等,这些用度,真要计数起来,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再加上西凉战场,刚刚结束的荆州战场,还有洞庭湖新洲向南扩张的战场,江东战场等等,这些地方的军马及军民所花费的用度。刘易现在,是看到这些数字都感到有点头痛,不,是心痛,如果这些钱财仅只是供刘易自己花费的话,恐怕他可以用得到他后现代的时候。也就是千多两千年的时候,用到那个时候,刘易恐怕还是世界首富。
已经一年多了。新汉朝的财政似乎开始吃紧。估计从现在开始,便要负债了。
比如,要欠粮商的粮食,要欠一些为军工服务的工作人员的俸禄。还有一些布商、铁器商人的债务。
不过,有一点让刘易感到有点放心的是,现在新汉朝上下,似乎都对朝廷的支持度很高。或者。这亦是新汉朝的百姓想要报答刘易带给他们安宁富裕之恩吧。
新汉朝的社会各界,他们对于新汉朝出兵统一大汉的事,都非常的支持。他们。给新汉朝官府损献了大量的物资。不仅仅只是物资,普遍的百姓,他们都涌跃的将他们子弟送到新汉朝官府,希望可以让他们的子弟参加新汉军。这个。绝对是好事。如此一来,新汉军的兵源真的不用再担心。
哪怕打上几场硬仗,也不用担心兵力不足的情况。
当然,实际上,现在的新汉军,虽然连连征战,但是,军士的损伤比例。真的相当低,低到让人不敢相信的程度。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新汉军,始终都不用大量扩军。
不过呢,新汉朝的官府,自然不会拒绝了百姓的好意,会根据百姓家的实际情况,在确保百姓在送其子弟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产事儿的情况之下,可以从多兄弟的百姓家里,抽调出他们的子弟,让他们参军。当然,他们现在就算是参军,也只是预备军,被送到各个新兵营训练。
完成了训练的新兵,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机会上战场,主要就是随官员被分配新汉军收复回来的各地去,做好维持地方秩序的工作便好。
然后,当新汉朝的确要补充兵力的时候,才会从他们当中,择优录取,让他们加入正式编制的新汉军,如此,方有机会与正式编制的新汉军一起训练作战。
这样,就算是某支新汉军损员严重,也可以很快的就恢复战斗力,能够很好的与友军协作的战斗。
刘易真正所担心的,就是这一场统一大汉的战争会拖得太久。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就只是夺取了幽州、荆州,凉州、冀州的战局虽然掌握在新汉军的手中,但还需要时间去收复。
然后还有益州、汉中呢?还有曹操的这个庞然大物呢?
时间拖得太久,就会有点违背刘易的初衷。那样,会影响整个新汉朝的经济发展。
如果打了一场仗,一打就是数年,将新汉朝整体的经济水平拉低,影响到了大汉百姓的正常生活,那么,刘易还又谈何可以带给百姓幸福繁荣呢?
如果因为战争,又让新汉朝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这个,刘易与一般的诸侯还有什么的分别?
呵呵,不知道从何时起,刘易的心里,还真的想做出一点成就来,不再是以前那般,只是想着自己生存的问题。
或者,随着形势的不同,人的心思就会发生变化吧。就似刘备,他初初起兵之时,其实未必就不是想真正的报效朝廷,未必不是想真正的振兴大汉。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他就慢慢的变得有了更大的野心,慢慢的,让野心蒙蔽了他的双眼,进而做出了一些让人想不到的事,变得阴郁起来。
刘易现在,却是随着新汉朝越来越强盛,心里就越想真的干出一翻大事业,干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敢于放眼世界。
关于财政方面的报告,刘易却看得很详细,只有后勤工作完善,有保证,刘易才可以放胆挥军逐鹿天下。
仔细看过之后,虽然知道新汉朝朝廷负债是在所难免,但是,应该还能让新汉朝可以无后顾之忧的继续征战。如此,刘易才放下心来。
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地方官员的监察的问题。
这个,刘易也要特别的关注的。
毕竟,新汉朝已经推出了治理大汉的相当完善的政策,这些政策,从上到下,都需要一步步的落实执行。刘易最为担心的,就是政令下去了,但却不能将完整的条令下达到地方去,而地方官府的官员。治理百姓却不够彻底,不根据大汉基本国法来治理施政,使得地方的百姓依然得不到真正的良好治理。让百姓对新汉朝产生怨气。这样的话,就不是刘易所想要看到的。
比如后世,上面有政策下来,下面却一级一变,或者说对政策命令的理解不同,就会造成对一些百姓伤害。
刘易什么都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贪污腐化的事。这样的事,不管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刘易现在。却不想自己治下的新汉朝,过早的出现这些问题。起码,在新汉军在前线打生打死的时候,却不想自己的内部出现了那样的问题。刘易观看财政的报告。就是想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事发生。如果发现有不对路的地方。刘易一定会让人去彻查。
对于新汉朝官府的官员,刘易的最低要求,就是要求他们要洁身自好,严格按新汉朝朝廷的命令执行政策。
现在,已经在新汉朝朝廷治理好的地区,如洛阳、关州、长安等地,这些地区的官府,做得就相当的不错。刘易所担心的就是。现在收复回来的那些地区的官员,他们。对于新汉朝的政策还不太熟悉,刘易担心他们在任职其间,会出现一些不法的官员。
刘易找来陈群,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陈群跟着建议,成立一个监察部门,其实刘易觉得有点像后世明代时候的锦衣卫。这个部门,直接向刘易负责,他们会随时随地视察新汉朝各地,对当地的官府进行常规性的考核调查。如果他们有不称职的地方,甚至是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事,监察部门的人,可以直接将那些官员给控制起来,再听侯刘易的发落。
不过,刘易认为,暂时不必如此,免得让新汉朝的官员人心惶惶,亦有点担心会矫狂过正,影响到新汉朝官府的正常运行。
反正,刘易虽然觉得,的确是有必要成立这样的一个部门,但是,却不是现在,现在就成立了这样的一个部门的话,会让跟随自己的人有一种他们受到了监视的感觉,尤其是,会让他们觉得,刘易对他们已经不够信任。如果让自己的属下有了这样的感觉,这并不是好事儿。
刘易想了想,向陈群提出了将来成立一个纪检部门,这个,也是刘易根据后世的纪检部门弄出来的。但却叮嘱陈群,让他要根据现在的新汉朝的实质性况来制定这个部门的权力。
并且,这个亦不是直接向刘易负责的,是要通过内阁,再向刘易报告。
比如,刘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个,就得要纪检部门掌握了实际的情况。经过内阁部门的证实,才会向刘易报告,将要如何处理那员大将。
实际上,刘易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刘易知道,将来新汉朝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部门来监督新汉朝的官员。否则,必然会出大问题。
与陈群商议过后,陈群也深以为然,便根据刘易的意见,开始研究起适合现在大汉纪检法来。
对于刘易来说,当初能够收报陈群这个法律家的确也算是一件幸事,难得的是,他对刘易相当忠心,并且,自身又正,对于法治的观念非常强,许多的法律条文,只要刘易稍为提到,他就能举一反三,然后为新汉朝订立出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律法来。
说真的,如果要刘易来弄,刘易还真的难以弄得出这么多适合现在新汉朝执行的律法来。
一个个问题被刘易解决。
刘易便开始准备出兵冀州的事了。
现在,皇太后何婉已经回到了皇宫。少帝已经在西山皇陵,不打算再回来了,甚至都不想再现身,只有等到刘易一统大汉之后,他才会现身西山皇陵,将皇位蝉让给刘易。这个,已经是说好了的。新汉朝的文武百官,亦已经心知肚明了。
另外,还有一个心知肚明的事,就是刘易与皇太后何婉的事。何婉是刘易女人的事,也不再是秘密。所以,现在由何婉以皇太后的名言,坐镇朝堂,也不会有人有意见。另外,还有万年公主,这个。刘易家里的一众女人,她们都已经商量议论过了。如果以后刘易当真的荣登九五,那么。万年公主便是皇后。这个事,新汉朝的文武百姓似乎亦收到了一点风声。所以,对于这样的事,大家亦是能够接受的。
毕竟,新汉朝也是大汉朝。而大汉,一直由汉室刘家掌握最高权力。
而万年公主,却是先帝刘宏之女。由她为皇后,会让人较容易接受一点。顺带,连刘易。亦会更容易接受。因为,不管大汉的皇帝怎么变化,最终都是刘室江山。这个,对于那些心里忠诚于大汉的朝臣来说。在感情上。的确能够容易接受得多。
好比,如果曹操称帝,必然会受到大汉百姓的反对指责,肯定会视其为汉贼。之前的袁术便是如此。
大汉百姓,对于大汉的高光时期,有着一个相对大的荣誉感自豪感,哪怕是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每一个大汉百姓,他们都会以汉人自居自荣。甚至。在千多两千年后的华夏人民,亦以汉族人为荣。
这个荣誉,是刻入汉人的骨子里的,谁都抹杀不去。
现在,万年公主正式入住皇宫,跟皇太后何婉学习治理皇宫事宜。
何婉也知道,如果以后刘易当真的称帝,她就不再适合为皇太后了,到时候,她会放下一切,安心的做刘易背后的女人。甚至,她打算,以后她将会与先帝的那一众遗妃,搬去长安的皇宫颐养天年。许多女人,亦有这样的打算,当然,也有说要回洞庭湖新洲去的,这个,是以阴晓等女为代表。
刘易对于她们的打算不置可否。到时候,肯定由不得她们。刘易可不想自己的女人到老了就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何况,刘易常常安慰她们,别看她们个别已经四十来岁了,可是,却依然有如二十来岁的少妇一般,根本就不显老。她们的容颜依然容光焕发,身材也越来越好,起码,刘易现在越来越喜欢她们。
她们恐怕连她们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刘易的元阳神功可让万物回春的关系,让她们的容貌衰老得特别慢,慢到根本就不能让人察觉。她们,可能只是自己的心里在担心罢了。担心刘易会贪新厌旧,担心她们自己变老了,与刘易不再相衬。
实际上,对于她们哪一个女人,尤其是刘易最早收归帐内的那一众年龄最大的女人。那时候,刘易才那么十七、八岁,她们已经三十多岁了。现在刘易二十七、八岁,她们已经是四十多了。当初,刘易就已经想过这样的问题,考虑到她们以后变老的问题。所以,刘易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管她们将来变得如何,刘易都不会放弃她们,依然让她们待在自己的身边,一样的珍爱她们。
最多,刘易到时候就拿出太阳能手机,让她们可以时常看到年轻时与自己在一起的样儿。嗯,刘易现在,已经拍下了她们无数的照片以及视频,只是她们自己不知道罢了。个别偷怕的视频,还是刘易与她们欢爱之时的视频,虽然是固定角度来偷拍下来的,但是刘易刻意与她们对着镜头所在的位置欢好的。是正宗的自拍av。若以后当真的老了,也可以拿出来欣赏欣赏。
不过呢,刘易估计,自己现在恐怕真的要与她们一起慢慢变老了。太阳能手机未必有机会拿出来与众女一起欣赏怀念。
另外,就是刘易的一众子女的事儿了。
不知不觉,刘易最大的儿子,已经有了七、八岁,对于子女的启蒙培养也要开始了。
刘易一个人关了起来,拿出太阳能手机,抄出许多后世的那些如何培养孩子的方案,再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选出一个最为宜适的办法,拿给了蔡邕。
蔡邕现在,虽然显老得快,但精神却相当好,还负责着新汉朝的教育部门的主要工作。但是,蔡嫒她们,不想父亲太过劳碌,希望蔡邕可以减轻一些工作量。刘易也跟这老岳父谈过了,现在新汉朝多了许多人才,许多事,并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了,他的前半生,一生奔波劳苦,现在到老了,也应该享享清福了。刘易不要说岳父了,直接就是以儿子的名义,劝慰了蔡邕许久,他方同意放下肩上的担子,将工作交给手下的人。
如此,相当清闲起来的蔡邕,刘易觉得正好让他为自己启蒙教学自己的一众子女。
刘易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个人都是人中龙凤,但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人。先一个良师,是必须的。
回到洛阳的这一段时间,刘易家事国事兼顾,使得他少了许多风花雪月的事。还好,一众女人却并没有对刘易的冷落感到有什么的怨言。或者,她们也都知道,现在是新汉朝的关键时期。她们不想影响到了刘易。
刘易处理完家事国事之后,干脆再抽时间到百姓当中视察一下现在新汉朝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近距离的了解一下,现在新汉军四处出兵征战,于他们百姓的影响有多大。
为此,刘易还特意乔装改扮,化成了一个普通行商公子,特意的到城外的镇集去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
因为洛阳的繁荣,所以,直接带动起洛阳城附近的一些城镇的繁荣。
与黄巾暴乱之后的那个时期不同,那时,大汉各地的百姓,流离失所,成了流民,他们人人拖家带口,向洛阳涌来,想来洛阳京城谋求一条生路。现在,洛阳城,每天的流动人口非常多。不过,却非是流民,而是行脚商人居多。
刘易出了城,看到的是车水马龙,当中,除了行脚商人之外,还有许多衣着光鲜的行人,那些,多数都是别处地方的有钱人家的人,想到洛阳来见识一翻的人。
刘易这一次,是瞒着所人的出城的,也不知道为何,却让刘易有一种微服私访的感觉。
洛阳城四周,有数个县城,现在发展得都相当不错,城区正在扩建当中。除了县城之外,还有许多镇集。
那些镇集,原来大多都是有数户大人家居住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少数的本地百姓,然后还有一些分派到当地耕作的百姓。一开始,仅只是数百人居住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镇集。
这些小镇集,不会有官府的部门,最多就是派出一两个新汉军的士兵到他们的地方维持一下秩序,提防有贼人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而已。
不过,现在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这些小镇集,已经发展到有数千人居住在一起了。
并且,来往途经洛阳的行人,大多都要先经过这些小镇集。
因为这些小镇集离洛阳并不远了,如果要进城的话,可以等到明天进城亦可以。因为留在镇集上过夜,花费要比进城去投宿的花费要少得多。所以,许多长途赶来洛阳人的,都会选择先在小镇集过一夜,第二天方进城。
而要离开洛阳的人,亦会先到这些小镇集来,主要是购买一些他们想要的特产什么的,在小镇集上的商品,相对来说,也要比在洛阳城内的要便宜。
另外,洛阳城内,亦有不少采购的商家,他们专门派人来到这些洛阳四周的小镇集,专门等着那些从四面八方运商货到洛阳售卖的行脚商人。在这里等着,他们可以用稍为低价一点的价格,采购到他们所需的货物。而那些行脚商人,之所以也愿意卖给那些商家,这方要是那些商家会大量收购,如此可以省去了那些行脚商人的售货时间。
实际上,那些行脚商人,他们从别处运了货物来洛阳售卖,也并非是说,一到了洛阳就可以全都卖出去的。有时候,一批货物,如一马车,甚至更多。他们在洛阳,可能连卖数天都卖不出去。如此,他们在洛阳的花费要就要更多了,他们的货物存放,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的,他们在洛阳的住宿吃喝,亦需要花费。如果还没有到洛阳,就能一起将货物全都卖出去,便能让那些行脚商人省下一大笔。如此,他们又何乐而不为?(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