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顺风仗速打
李杰道“第一道军令,传令三军烧水做饭,全军再吃点东西,多喝点热水,整理装备,九点开始进行战斗。”
“第二道军令,李三、杨冬冬领五千人马守住防守北静营,守住辎重。至晚间,准备二百万至三百万人的饮水和饭菜,多放肉食。”
“第三道军令,其余所有人,包括本王,一起进击北平城。本王率一百三十万人直击北平城南门,李顺率一百三十万人冲击北平城的西北门,放辽军从北平北门和东北门逃亡。”
“第四道军令,项羽、关羽、常遇春、杨再兴、薛仁贵各领精骑两万,每人配四匹马,全部披挂三皇子联军的十万套锁甲,十万把钢制开刃兵器,十万副小型弩弓,领三日粮食和开水,分割战场。如果羯人石虎来救辽王,你五人必须死战,给大军留足反应时间。若是辽王军队向北、向东逃跑,你五人,只是将辽王军队向北平东城驱赶,不得随意厮杀。”
“第五道军令,战斗开始后,除非结束,任何人不得再吃喝,马兵不得无故下马。”
“九点出发,先破北平城的辽王军队,成功后,集合军机大臣在北平城王府操场前,汇集情报。定下攻击北平东城的计划。如果不胜,李顺引兵可以向四大军区或者于谦处退却。本王部向北静营和北定营退却。”
“钟烈,你就给本王部当先锋吧。还是王猛、哲别、史万岁、李嗣业为副先锋,引兵六十万,全部配备钢制开刃兵器,本王引中军九十万防守右翼。李顺,你部如何攻击,全由你做主了。散会。”
上午九点,项羽、关羽、常遇春、杨再兴、薛仁贵各领精骑两万,每人配四匹马,全部披挂三皇子联军的十万套锁甲,十万把钢制开刃兵器,十万副小型弩弓,领三日粮食和开水,率先出了北静营,沿着北平城东、西两处口子,向北突击而去。
李顺先率一百三十万人向北平城西北门进攻,李杰率部一百三十万人向北平城南门进攻。
上午十点,钟烈率三十万马兵到达北平城南门。钟烈一声令下,哲别引弓箭手一万,向北平城开始射箭攻击。史万岁引十万马兵,警戒右翼。王猛引十万马兵,警戒左翼。李嗣业引钢制开刃兵器二五万马兵,攻击南城门。
上午十点半,李杰率九十万马兵到达了北平城东侧,建立防守阵营,构建了钟烈部的右翼。史万岁引十万马兵,回援李嗣业。
上午十一点,钟烈部的三十万步兵到了。开始组装攻城器械。
中午十二点,钟烈部步兵开始登城。李杰远远望去,钟烈行的是弓步结合的战法,那哲别率的一万弓箭手,除了哲别等几十人精准射击外,其余全是集体抛射,效果竟然非常好。
南墙门外,李嗣业已经率部填平了护城河,只见李嗣业率一千人,已经下了马,率先冲向南城门,举起大刀,不消片刻,将城门砍了个大洞。那大洞里面就是石条,李嗣业将大刀一扔,化身装卸工,用身后士兵递过来的十几根长绳,将一根石条绑好了,用手一挥,自有一众马兵上前,将那些长绳向外拉拽,李嗣业率部在旁边使劲摇晃,只一会儿,就将一根石条扯出南城门。
只听得钟烈军一片欢呼。那辽王军队也知不好,竟然从城墙上向下倒起火油来。李杰大呼不好,哲别等的就是这一刻,一连几箭,射倒了几人,另有射箭好手,纷纷向南城墙上抛射火箭,登时引燃城上火油,南城墙立时一片火海。
那李嗣业也是命大之人,将竟然将自己挤进了城门的大洞之中。钟烈早就命史万岁率部带着沙土包,史万岁冒火将沙土包倾倒,将南城门的大火灭了。救出李嗣业等十几人。再用其他绳索将南城大门拉碎,众军一齐上去,用无数的绳索套住了堵门石条,用马兵向外拉拽。
下午一点,钟烈军一片高呼“城破了,城破了。”钟烈不让士兵进城,只是冒火登上南城墙,用沙土灭了火,重兵举厚盾执钢制开刃兵器,慢慢地推向瓮城两边城墙。史万岁率部与王猛部进行了交换,警戒左翼。
下午两点,钟烈军夺下瓮城,打开了北平南城内门。王猛命普通马兵迅速冲击,待进入一万普通马兵后,王猛亲率精骑向北平城内杀去。
下午三点,钟烈派人来报,道“禀王爷,钟烈将军已率部夺取了整个北平城。钟将军令人打开了北平西北门,李顺大将军率军入城,会合钟烈将军部,清理残敌。现在已经清理完了整个北平城的敌人。李顺大将军和钟烈将军请王爷入城。”
李杰道“兵贵神速,此时形势一片大好,离日落还有接近三个小时。司马懿,传本王军令,项羽、关羽、常遇春、杨再兴、薛仁贵各领精骑两万清理北平城和北平东城之间的敌人,将敌人大部向东驱赶。李顺和钟烈率部整休半个小时,救死扶伤。本王率中军向北平东城移动,李顺和钟烈到达北平东城,从中军分出六十万人进行挑选轮换,重整建制,立即展开对北平东城的进攻。李嗣业率五百精骑和十万步兵防守北平城。”
司马懿领令去了。
李杰率中军向东移动。下午四点,李杰大军到了北平东城的南大门处,李杰令进行简单休整,自引亲兵队巡视北平城东的南大门的防守。见北平东城面大南防守松懈,急令武松率马兵六十万,进攻北平东城羯人石虎部,普通马兵下马,精骑在马上警戒。李杰引军继续向东,构建武松部的右翼。
下午五点,武松派人来报,武松部已经学着钟烈的攻城战法,由武松亲自率队,现在已登上了北平东城的南城门楼,正向瓮城进攻。
下午六点,李顺和钟烈的马兵到了,一起围攻北平东城,还是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