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第章 二回合)
钟离将兵伐寇
钟离权,原名钟离名权,是燕台人。后来他改名为钟离觉,字寂道,号和合子,又号王阳子,还号云房先生。
他的父亲是列侯,在云中担任官职。当钟离权出生时,周围闪耀着数丈高的奇异光芒,就像烈火一般,守卫们都被这景象惊呆了。
钟离权天生异相,头顶圆润,额头宽广,耳朵厚实,眉毛修长,眼睛深邃,鼻梁高挺,嘴唇和脸颊都很大,唇色和脸色都如丹砂一般红润,乳头直达臂部,长相如同三岁的婴儿。
他昼夜不哭不闹也不吃东西。到了第七天,他突然跳起来说:“身随紫府,名在玉京。”
成年后,钟离权在汉朝担任大将。当时边境战报频传,说吐蕃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号称五十万,侵犯边疆,掳掠妇女,抢夺民财,势如山崩潮涌。守边的将士抵挡不住,纷纷败逃。朝廷请求钟离权率领大军击退敌军,如果不迅速行动,边疆恐怕难以保全。这一消息传到朝廷,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
天子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下令由大将钟离权统领五十多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即刻出征。朝廷内的群臣都送到郊外为他饯行,并作诗描绘这一壮观场景:
大将出皇都,腰悬金仆姑;
笑谈空丑虏,声誉勒丹青。
钟离权告别朝臣后,点齐车仗、粮草、兵甲,一切准备妥当。
他传令三军说:“自古以来,中华居于内地,以制服夷狄;夷狄居于外,以侍奉中华。从未听说夷狄逞强,侵犯中国的。大汉开国以来,四海升平,蛮夷归顺。
如今吐蕃小丑,竟敢侵犯边疆,震惊朝廷,动摇社稷,这正是臣子竭尽忠诚、军士施展勇力的时候。天子把大将的重任托付给我,统领你们三军。
你们三军的将士,应该各有勇知,才不辜负皇上的期望。现在我与你们约定,遇到敌人就鼓足勇气前进,不得退缩徘徊。在路上要恪守军纪,不得侵扰百姓的庄稼,掠取民财,淫乱妇女。
凡有此类行为者,一律斩首示众。那些奋勇杀敌者,待奏功之日,将重重赏赐和重用,决不食言。从今以后,各自遵守,不要自取罪愆。”命令下达后,全军肃然。
于是钟离权派遣先锋先行,将兵马分成三队,自己亲率中军,督战前后两队,一齐进发。
果然是旌旗蔽日,金鼓喧天,堂堂大国之师,威风凛凛,气象万千。这一切都有诗为证:
将军西伐阵云高,气壮虹霓耀锦袍;
风动角弓鸣塞外,功成丹诏出重霄。
钟离不聿交兵
三军倍道而行,迅速抵达奇水之上,与吐蕃军队相对扎营。次日清晨,两军各自列阵,只听得一声炮响,金鼓齐鸣,震天动地。汉军阵中,旌旗招展,一员大将威风凛凛地出现在阵前。
他眉如双剑,面若涂朱,身披红袍金甲,横枪立马,气势非凡。而吐蕃军阵中也涌出一员大将,他头戴金盔,身披银甲,手持大刀,同样气势逼人。两位将领英勇无比,对峙之间,仿佛有雷霆万钧之力,有诗赞曰:
二将交兵日,英雄不可伦;
气奔天地裂,威震鬼神惊。
金鼓撼山岳,旌旗乱白云;
安危凭一击,千古说难分。
汉将钟离权大声喝斥吐蕃将领道:“我中原王朝对待四方民族,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般仁慈。
对于不朝贡者,我们不予理会;对于前来进贡者,我们则厚礼相待。因此,四海之内的民族都倾心归附,敬仰我们的恩德。
你们吐蕃为何不思归顺,沾沐皇恩,反而屡次心怀反意,侵扰我边疆?难道你们以为中原大国缺少征讨你们的军队吗?我劝你们速速归降纳贡,尚可保住封职。若执迷不悟,必将粉身碎骨!”
吐蕃将领粘不聿回答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才能且行动迅速者皆可得之。
你们汉人可以从别人那里夺得天下,我们吐蕃人也同样可以从你们汉人那里夺得。这是天道循环,无足为怪。
况且,天地生养人类,犹如一体,本来就没有内外之分,也没有华夏与夷狄之别。我们过去向你们进贡,是因为没有发动战争;如今既然已经开战,就绝没有投降的道理。请让我们一决雌雄,以分胜负。”
钟离权闻言大怒,提枪直取粘不聿。粘不聿举刀相迎,两马相交,枪来刀往,斗得难解难分。
大约斗了八十余回合,仍不分胜负。粘不聿见无法战胜钟离权,便卖个破绽,回马便走。钟离权策马追去,心中却也暗自提防。粘不聿挽弓搭箭,扭身一箭射来。
钟离权急忙躲避,箭从耳边掠过。钟离权回马便走,粘不聿赶来,却暗取飞刀望后掷去。钟离权眼疾手快,用刀急架,仅伤面上,留下一道如线的伤痕。
粘不聿吃了一惊,回马便走。钟离权也不追赶,两下混战一场后,各自鸣金收兵,退回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