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汴州善后
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到了第二天早上,宁阳棣扫清了汴州城内的残敌。
朱全忠带着自己的嫡系突围跑了,城中近五万宣武军投降。
朱全忠建造内城正好被宁阳棣用作临时安置降兵。
只是五万降兵的数量宁阳棣现在有些吃不消,毕竟他泰宁军的数量现在才两万多人
现在喂饱这些人倒是简单,难的是如何为我所用。
由于宁阳棣军改了,宣武军不能直接纳入泰宁军的编制。
而且宁阳棣并不完全信任这些降兵,没有经过思想教育的兵他用得不放心。
想来想去,也只能先将这群降兵编成预备役了。
只是如此一来,汴州的防务就又落在泰宁军的头上。
这里分一部分,那里分一部分,宁阳棣现在手上已经没有机动力量了。
不过也有好消息,在安民政策和开仓赈灾双重作用下,宁阳棣在汴州收获了大量民心。
如今他的声望值猛涨,基本上达到了他的预期。
打下一个地方,建设一个地方,是宁阳棣的基本方针。
汴州是个大城市,比许州和陈州都要大。
大有大的好处,也有大的难处。
处理汴州的利益纠葛,就不能像处理许州那样简单粗暴了。
宁阳棣基本上是沿用了汴州人治理汴州的策略,只不过方式方法得按他的方式来。
收复汴州的第七天,宁阳棣在汴州城开了一场大会。
参会的人员包括陈州派、许州派、汴州派,以及军方代表。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学习陈州先进治国理念,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诸位,如今是春耕时节,我以为当下的第一要务就是保障农耕。”陈州农业部部长袁敏率先发言道。
“教育也不能落下,如今陈州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初步普及了,社会扫盲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部长邵培章紧接着说道。
“我工业部也应该优先安排,除了与军事相关的项目外,与民生相关的项目也应重点关注。”
“我水利部……”
在此之前,参会的众人都经过了简单的培训,一些专有名词他们还是知道的。
但这一场会议开下来,他们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时代差距感实在是太强了。
尤其是听完陈州财政部长的述职报告,现在陈州账面上可用的银子是一千多万贯!
要知道,盛唐时期,朝廷一年的税收不过才三千多万贯。
有如此巨款,足够陈州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惠民工程了。
只是将白花花的银子都花在了穷鬼身上,着实令人心疼。
“大人,我们可以按您的要求办事,但卑职也有个问题,这个多粮食从何而来?”汴州长史韩山问道。
按宁阳棣的要求,汴州世家只需出人出力,不需出钱出粮。
可一旦出点亏空,不是打百姓的主意,就是打他们的主意,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
说到底,他们的担心和许州世家是一样。
“请称呼我为书记,谢谢。”
“这……”
陈州派已经习惯了宁阳棣的各种奇思妙想,许州派和汴州派对这种称呼还是感觉有些别扭的。
“钱、粮,陈州储备极多,这个你们不用担心。”
“之后我会组织你们去陈州大学进修学习的,你们也可以现场参观。”
宁阳棣遍读二十四史,他知道新生势力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和地主阶级合作。
朱元璋和地主阶级合作了,所以他成功了。
李自成没有,所以他失败了。
宁阳棣现在钱粮充足,他可以选择既不依赖地主阶级,也不得罪地主阶级。
打土豪、分田地,那也是后面的事。
“书记大人,眼下汴州灾民众多,长期赈灾也不是个办法,这些灾民该如何安置?”韩山问道。
“当然是官府发放耕具,分田耕种了。”
“田从何来?”韩山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官府按市场价两倍的价格从汴州地主家买田,然后分给百姓。”宁阳棣说道。
“这……”
在场的汴州人士面面相觑,他们明显是不想贱卖自己的土地。
“咱们都是明白人,有些话咱不妨摆在台面上。”
“你们依靠天灾人祸,一直在土地兼并,贱买百姓的土地。怎么如今才让你们吐出一点点来,这就不乐意了?”宁阳棣面无表情的说道。
托汴州地主的福,现在汴州市面上一亩地不过才八石粮食。
韩山轻轻摆了摆手,他制止住了汴州人士的窃窃私语。
“官府补偿很到位,我们没有意见一定积极配合。”
“那就好,我就知道,汴州的乡绅都是识大体的人。”陈平说道。
“陈团长过誉了。”韩山赔笑道。
陈平作为军方代表,宁阳棣手中的尖刀,是都明白他站在这里的意义。
“如此便好,目前你们吃点小亏,但日后绝对能赚回来。”
“不说别的,每亩地多产些粮食就什么都有了。”宁阳棣说道。
宁阳棣薅羊毛的手法还是高明的,他不会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
“书记大人爱民如子,我等自然竭尽全力协助书记大人。”韩山表态道。
“日后就宁某就依仗诸位了。”
“我给大家每人备了十瓶快乐水,回去的时候都带上,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多谢书记大人。”
这场大会在宁阳棣的主持下圆满结束,宁阳棣也对今后汴州的发展做了详细的安排。
在宁阳棣不心疼地烧钱下,汴州的各大机构相继成立。
即将上任的汴州官员也都被送到了陈州,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
不管外面乱成怎样,起码在宁阳棣的这一亩三分地上是岁月静好。
其他地方一切的暗流涌动,都被宁阳棣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