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农圣 > 第753章 坐论皇权

第753章 坐论皇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似乎,他对孙享福这个提议,并没有多少意外,可见,此前,他自己都有想过。

    如果退位成为太上皇,他的后半生,都能享受舒服的日子,那么,像李承乾这样喜欢艺术的人,未必会把自己劳累到死,看着自己的儿子后代去为国家做事,他或许会更开心。

    “是的,陛下。”孙享福确认了之后又道,“您应该知道,咱们首批实习生转正的制度。”

    孙享福再度道,“陛下,即便设置了君王退休制度,也不并不能限制君王的权力,使之达到与士大夫之间的平衡。所以,这只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制度,咱们还要专门设置限制君主,和朝臣权力的一个部门。”

    大臣和皇帝讨论怎么限制皇帝的权力,这要是在以往,就是要吵架的节奏。

    听到他这个问题,孙享福心里对李世民的佩服,就又多了几分。

    除非真的是像武媚娘这样,喜欢政治,喜欢万众瞩目的虚荣的人,一般都不会在这样高压的状态下,做太长时间,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生活。

    这个词李世民似乎没怎么听过,但是,他顺着这个意思,倒是想到了不少人。

    “是的,陛下,在这样的制度实行下来之后,咱们这些年遴选上来的官员,除了能胜任职务之外,工作能力,大多也都过的去,百姓们基本都满意,因为,他们执政,往往会站在民意的一边。

    所以,为了后面整体的帝王更加年轻化,他甚至都不可以拖的太久。

    当然,这也是出于他和长孙无忌父子的关系很好的原因,他不想看到长孙氏落得最终的那个下场。

    因为,一代人,就可能有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扩张,就拿李世民来说,他的下一代,现在就有六十多个儿子,以后可能还会再生不少。

    那么,李承乾可就要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到时候,轮到他做皇帝的时候,就算做到极限退休年龄,亦都没有他做太子的时间长。

    “你的意思,皇帝,也要设置退休年龄?”李世民语气平和的问道。

    这么封下去,就算大唐的地盘再大,也会有封完的一天,皇家要是阻挡了所有人的上升通道,那就势必会出大问题。

    两代下来的话,那可就是数百上千倍的增长,这种庞大的血缘关系网,如果都进入朝堂,绝对足以摧毁朝廷设置的各种制度,这也是李世民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不再给自己成年的儿子或者弟弟们封官的原因。

    “陛下,您熟读周朝以来各朝的史书,有没有发现,君王老来皆昏聩这个道理?”孙享福问道。

    说到这个,孙享福突然想起了自己这几个月所讲的假历史,其中,566年出生,626年退位的李渊,可不就是刚好六十岁么。

    比如,陛下您在位,重用外戚长孙氏,不是说长孙氏不好,可现在仅仅是十几年时间而已,长孙氏的资产,整个家族的官员数量,掌握的权力,有多大,不用臣细说了吧!

    不见得是有谁在刻意组织,谋划的,大多时候,是天长日久的,自然而然的因为利益,聚集到一起的。

    当孙享福真正说到具体策略的时候,李世民就听的更加认真了。

    而结合文官武将的退休年龄,孙享福很快就得出了一个数字,道,“此事,其实简单的很,可以在宰相和大将军的退休年龄上,再加一个层级,也就是五十岁退休。那么,按照延迟退休的规定,极限退休的年龄,正好就是六十岁,与太上皇退位那年,六十岁的年龄,正好相符。如此的话,这条规定,就可以成为我大唐江山自立国以来,就坚决执行的帝位更替制度,之后,将再也无人敢质疑陛下继位的合法性。”

    他这哪里是在问什么君王的退位年龄,这根本就是在问他自己的退位年龄。

    “正明此法,似乎颇为可行,容朕稍后思之,你还有其它方面的建议么?”李世民思考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道。

    如九垸县,县令做重大决定,全县百姓,都可以发表意见,采用投票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

    “专门限制君主和朝臣权力的部门?”

    “那么,依你之见,君王退位年龄,应该怎么设定呢?”李世民依旧语气平和的问道。

    那么,咱们何不再成立一个民意代表团体,与法部相结合,在君王的候选人,以及在位皇帝行为不妥当,和一些由朝臣决断的重大政治问题不合适的情况下,提请全民公投。

    五十岁退休,那么,他就只有五年时间了,即便是延迟退休,也只有十五年时间,但一想,如果自己真的坚持到六十岁的极限退休年龄才退休。

    “朕记得,除了需要官府的考评之外,还需要民意投票决定吧!”李世民答道。

    孙享福点了点头答道,“是的,陛下,老年人的体力和思维能力,确实无法跟正值壮年的人比较,从科学的角度讲,咱们应该以精力更充沛,思维更活跃的壮年人来担任国君最合适。

    听到这里,李世民的眉头一挑,但又有些不舍。

    甚至,在皇帝,或者一些大臣的行为超越底线,引起公愤的时候,在全民公投的结果,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以对皇帝进行废立,对大臣进行罢免,当然,这个触发条件,要满足很多硬性指标,主要的用意,是给皇帝和大臣警醒,让他们对民意有敬畏,不是真的把废立,罢免大臣的权力给百姓。”

    见李世民并没有继续作声,孙享福便再度道,“其实,这也不怪那些君王们,人老了,精力有限,不再承受的起高强度的劳心劳力,思维,也更倾向于安逸,这是人的天性,所以,陛下若是问臣,如何让后代君王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那么,首先,咱们的君王,就得年轻化。”

    当皇帝,和做高官,并不能满足人骄淫奢靡,肆意享受挥霍,掌控人生死,等诸多超越众生的权力,反而是一个只能为国家,为百姓,殚精竭虑做事情的人的时候,想要做皇帝的皇室子弟,或者做顶尖大官的朝臣,就未必会有那么多了。

    这也是皇后娘娘经常劝您不要任命长孙氏子弟为官的道理,长此以往,十几二十年后,长孙氏的势力,可能还要再翻很多倍,您真的觉得,在利益诉求下,他们会一直这么安稳下去么?

    另外,他只要还在当皇帝,就肯定会重用外戚长孙氏,因为他要向所有人证明,支持他打江山的人,能得到好下场。

    历史上的高宗继位之后,可不就立即跟长孙无忌斗起来了么,国朝的资源在这种内斗之中,不知道会损失多少,孙享福也是看李世民非常理智的在分析这个问题,又有长孙皇后多次的规劝在前,才敢拿这件事情出来说的。

    说到这个,李世民想到了法部,但如果孙享福只是说的法部,就没有必要提出来了,法部官员,说白了,还是一个官员,他们未必不会因为利益,做一些本就犯法的事情,后世,这个系统里面的贪污犯可不少。

    并且,一代君王,一代臣,皇帝在位的时间,也不宜太久。

    一个受全民监督的皇帝和大臣,即便是坏,也不可能坏到什么程度去的。

    一个政策执行的久了,一个人在一个位置管事管的久了,都会自然而然的会因为视角和习惯的问题,让下面的人找到政策漏洞,钻空子。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每隔一两年,会将顶尖的几个大臣,来一轮权力洗牌的原因,在他这里,除了武将方面稍微好些,文臣方面,就没有那一个宰相级的高官,安安稳稳的在位置上待过三五年的,萧瑀,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温彦博长孙无忌等,都是几度反复。

    承乾将来当国的时候,面对这股尾大不掉的势力,只怕会很头疼。”

    而等到李承乾当了皇帝,就未必会这样了,他或许仍然会重用长孙氏,但是侯氏,孙享福的幸福村系,他也更加会重用。

    如果,两人当国的时间都不长,那么,基本可以在这些势力形成威胁皇室统治的政治力量之前,将他们用温和的手段更替掉。

    因为,这个时代,四十岁以上的人,都算是老人,那么,远一些的,有赵武灵王,汉武帝,近一些的,有梁帝萧衍,隋炀帝杨广等,都是四五十岁以后,开始昏聩了。

    不然,就算以他的地位,也不敢轻易去踩这个雷。

    李世民甚至想到了李渊和自己,貌似,自起兵以来,就是李建成和自己在做主力,而现在自己到了四十多岁以后,也开始越发懒得处理政务,都是丢给李承乾,甚至,还越来越喜欢听一些吹捧自己的话。

    “君王老来皆昏聩?”

    听到孙享福这个建议,李世民瞬间便心念飞转,朝堂上的党锢势力,既得利益者团体是怎么形成的?

    然而,两人却能够平心静气的坐下来慢慢交流,这也算是一副奇景了。

    这个公投结果,可以否定皇帝,或者朝臣们强行决定的事情,也可以要求朝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惠民的政策,不仅让君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也让朝廷的政策,更多的是为人民百姓服务,算是用民意,双向的削弱军权和朝臣们的政权。

    可一旦一个家族受重用的时间超过二十年,超越了两代人的话,那么,他们发展起来的势力,就很不好剪除了。

    不管孙享福说的这句话有多少道理吧!起码,他觉得自己该反省反省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