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参见主公
此事非同小可,此事必须传遍周遭之人,一旦泄露,将难以逆转。
在这凡尘世界之外,各大诸侯与世家中显赫之辈乃至普罗大众皆将得知此消息。刘协随之迅速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与此同时,在另一方天地,曹操已返回自家府邸,秦毅亦回到府上,刚刚落座不久,凳子尚未暖热,便有一访客登门拜访。
此人并非他人,正是先前曾有过合作关系的智者荀彧。荀彧来访后直截了当地问秦毅:“此前主公带你一同去找刘协了吗?”
秦毅微微点头,荀彧乃一方谋略大家,同时也是曹操麾下一员猛将,两人私下关系甚笃,因此秦毅听到这个问题后并未迟疑,直接透露了实情。
荀彧闻此言,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点了点头,随即离去。目睹此景,秦毅内心深处不禁生出一丝困惑,不明白事情究竟为何发展至此。
然而他并未过多追问,毕竟那是人家心中的主意,若不愿吐露,他也无权过问。
两日后,刘协已决心采纳此策,经过深思熟虑,他认定此举最有利于自身突围而出,他希冀使秦毅变得更加强大,如此便有机会与曹操争夺些许权柄,从而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故而,他怀揣着这个打算。
而在这一刻的另一边,曹操尚不知晓彼处之事,此刻正与众谋士在其府邸品茗闲谈,这段时日里并无大事发生。
恰在此刻,一位宦官步入厅堂,朝曹操施礼道:“曹主公,陛下有请。”
这位宦官虽然地位看似低下,但颇有眼色,言辞之中不乏礼貌之意。曹操闻此言,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料定陛下已对自己提出的建议有了回应,并已做出决策。对此,曹操坚信刘协必定会接受自己的提议。
故而,如今只需前去摘取胜利的果实即可。同时,他还带上秦毅一同前往。对此,秦毅自是欣然从命,二人一同踏入宫门。
甫一进入皇宫,行过大礼后,曹操便目光炯炯地凝视着眼前的刘协。
刘协此时毫无犹豫,径直将一封密令递给身旁的宦官,后者随即展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曹操为大元帅,秦毅为天机阁丞相,请二位接旨。”
此言一出,曹操原本含笑的眼眸陡然一滞,转瞬之间流露出一丝不同寻常的神色。眼前的局面显然与其设想相悖,显然对方是在针对自己。原先他意欲担任丞相之职,却不料被封为了大元帅,此职位转变之巨大,实非寻常。
丞相执掌朝廷内外之事,其地位远高于大元帅,这便是他最初向刘协提出的要求。然而他未料到刘协竟会对他这般设局,更没想到刘协竟有如此大胆之举。
他遂质问道:“不知陛下此举何意,莫非其中有朕未知的好处所在?”
刘协摇头以对,而后从容答道:“当日不是你自己所说么?一位为丞相,另一位为大元帅,朕并不识得尔等二人,故唯有如此安排。”
“如今圣旨已颁,想来两位应当不会有问题吧,这正合你意。”
刘协言毕,满脸无奈与无辜之色,让人见状恨不能将其扼腕。然而此刻的曹操却强压住怒火,面上浮现出笑意,朗声道:“微臣领旨。”
曹操表现出一副坦然受之的样子,然而秦毅却并非愚钝之人。
他立刻察觉到其中端倪,刘协分明是在布下离间之计,企图挑拨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在军中,秦毅虽常出奇谋,但最终拍板决策仍需曹操点头。倘若他成为丞相,则事态或将失控。
秦毅深知,如若自己位居丞相高位,一切必将陷入混乱。作为聪明人,他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的猫腻,因此并未立即应允,而是大步上前,直面刘协言道:
“陛下万万不可,微臣实在愧不敢当这丞相之位,此职位实非吾所能担当。”
此话一出,曹操脸色骤变,他未曾料到秦毅竟会主动拒绝这一任命。丞相之位,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沉吟片刻即明白秦毅此举的原因:秦毅手中并无兵权,即便成为丞相,又能有何作为?显然,秦毅聪明得很,早已识破刘协的离间之计。
然而,就在电光石火之间,曹操心头又萌生了一个新的计谋。他转向秦毅,开口道:
“既是陛下之意,无需再争论,此事关乎皇命,若随意改动,岂非劳民伤财?如今陛下已然首肯,此事便不再更改,就此敲定吧,这对于所有人而言,皆是件大好事。”
曹操说出这番话,令秦毅始料未及。他扭头看向曹操,只见曹操正对自己微笑,立时明白过来,原来曹操早已洞察刘协必然有所抵抗,否则反常之举便是不正常的表现。于是,秦毅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便遵从天意,接受这重任吧。\"
刘协的话语刚落,其脸色不禁掠过一丝惊异,眼中闪烁着一丝不确定,然而终究未曾表露出来。
至少,事态的发展正如他所预料,未曾让曹操得偿所愿,也未让曹操最终登上丞相之位。
随后,他笑容隐含深意,朝二人开口道:
“既然两位已然应允,两日后我会聚集众人,公开宣布此事,那时,世间之人自会知晓。”
闻此言,曹操并无异议,立即点头赞同。
在一片看似和睦的氛围中,曹操与秦毅离别皇宫而去。
离去之际,秦毅心中仍有困惑,直截了当地向曹操发问:“主公,您为何刚才不提自己欲成为丞相?我认为他未必敢违抗您的意愿。”
曹操微笑着摇头,回应道:
“在我治下的大军之中,你是我最为倚重之人,想必你也听说过,我是个性多疑之人。”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外界所传那般,我对你们并非毫无信任,尤其是对你,我秦毅,全然无需有任何疑虑。”
“长久以来,你本有机会背叛于我,自行建国,甚至可一举吞并我,然而你并未这么做,始终效忠于我,担任军师之职。因此,无论是你成为丞相,还是我担此重任,对我来说并无太大差别。”
这寥寥数语,瞬间拉近了二人间的距离。秦毅心中无愧,的确,他并无取而代之的野心,对他来说,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曹操给予足够的信任便已足够。
于是,他默然接受了这一切,不再多言。
此刻,曹操又开口道:
“况且你智谋超群,做事雷厉风行,将来若是出任我的丞相,此举也可视为提前练手。日后我或许会君临天下,那时,你秦毅自然便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听闻此言,两人相视一笑,其中之意不言自明——曹操未来很可能成为那个统治天下的帝王,而秦毅则注定成为他的丞相。
既然如此,提前熟悉丞相之责自然无妨。
此时,秦毅再度开口:
“主公,也许我们并无这般忧虑,但下属们恐怕会有别样揣测,甚至怀疑我存有篡位之意。此事望主公能为我澄清。”
曹操闻声,毫不犹豫地答道:“自然不成问题,此事交由我处理即可,你只需安心担当将军之职,不必顾及琐碎事务。有我在,刘协掌握在我们手中,不至于出大乱子。”
秦毅感受到曹操的信任,内心舒畅不少。他出任丞相虽无压力,但他亦担心曹操因此起疑。如今听到这番话,心中的顾虑稍解。
第307章
即使秦毅并无任何恶意,一旦曹操对其生疑,今后行事难免束手束脚,彼此关系也可能变得紧张。为此,他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毕竟,在曹操帐下效力已久,就如同铁石磨砺出情感,且他的野心并不宏大,直至今日,他依然坚守自我信念。
“主公,请放心,往后之事定不会让您失望。”
秦毅再次保证道。
原本曹操有机会成为丞相,却主动将位置让给秦毅。秦毅明白,若曹操真想当丞相,必会排除万难。然而曹操并未阻止秦毅,这显然意味着他对秦毅的信任毫无保留。
秦毅对此深感欣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此举赢得了他的敬佩,让他倍感舒适。
此刻,皇宫深处,刘协目睹两人离去后,嘴角勾勒出不易察觉的笑容。
“看来秦毅果然答应了此事。如此甚好,我倒要看看他们会掀起何种波澜。我不信曹操真的能忍受住,不对秦毅产生诸多猜忌。”
实际上,刘协对军队中的情报了解仅限于表面,殊不知在此之前,秦毅已有多次率军征战的经历。没有秦毅,就没有今天的曹操。虽然曹操生性多疑,但他同样重情重义。加之秦毅智慧过人,做事更为机敏果断。
有如此贤才辅佐,无疑如虎添翼。然而,刘协并未意识到这些,反而沾沾自喜地坐镇皇位。
“看样子我可以长时间稳坐皇位而无忧了,只是那些获得权力之人意志薄弱,让我有机可乘。”
刘协始终坚信,曹操与秦毅之间,一人是丞相,一人是将军,丞相怎会甘心受将军指使?一次两次或许能忍,次数多了必然会产生裂痕。
然而此刻,身旁的小太监忽然开口提醒道:
“陛下,确如您所说,他们二人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立刻分道扬镳。毕竟他们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根深蒂固,轻易难以割裂开来。”
“但也并非不可能,现今秦毅势力日益壮大,倘若他心生称王称霸之念,我们倒不如暗中派人接近他。”
“若有秦毅共同筹谋,一旦他有这样的想法,必将迅速崭露头角,届时我们在背后助力他崛起,岂非更有利?”
“更何况在我看来,这秦毅实乃一股潜藏的忠诚之力,倘若我们在暗处助其崛起,那么我等亦能借此机会浴火重生,重掌整个天渊帝国的权柄。”
这个名叫凌霄的小侍卫所言,确实颇有深意。刘彻听完之后,微微颔首,然而旋即眉头紧锁,紧接着便询问道。
“你说得虽有道理,却还需给我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否则我依旧困惑不解。”
刘彻从未有过如此宏大的设想,竟然意图收服秦毅,令其为自己效力,这样的念头他之前从未有过。在他看来,能安稳地坐拥帝王之位已是不易,至于那些权力斗争,显然并非他所能驾驭,因此他忍不住追问下去。
小侍卫凌霄立刻回应:“我们不妨派人秘密告知秦毅,我们可以全力支持他,届时只需观察他的反应。如果他并未明确表示拒绝……”
“那么我们就尚存一线生机,即使他表面拒绝,只要此事不泄露给曹魏,那就意味着仍有转机。”
“这样一来,便可逐步分化曹魏的军队力量,从而让我们有机可乘,夺得真正的统治权。”
这番言语如晨钟暮鼓,使刘彻瞬间领悟其中奥秘,他点头赞同道:“你的计策确有独到之处,此事就交由你去筹办。待到大汉帝国真正复兴之时,你的地位必不会低微。”
听得此言,凌霄心花怒放,随即着手安排人手接触秦毅。另一边,秦毅回到府邸后,一直在揣摩此事。如今看来,他成为当朝宰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秦毅内心并不愿接受这个职位。原因有二:首先,此举易引发曹魏的猜忌;其次,他自己手头尚有许多军事之事需处理,实在无力再去兼顾整个大汉帝国,他自认并无那样的能耐。
但这事既然曹操提了出来,他只能暂时应允,毕竟待到将来真正掌控天下之时,一切都由曹操统筹安排,届时他在宰相之位上日积月累的经验必将大有裨益。
秦毅思索片刻后,便不再纠结于此,而是专心研究如何才能胜任宰相一职。要知道,虽然汉朝表面上兵力寥寥,但刘彻每日依然要处理许多事务,毕竟维持正统皇室秩序至关重要,否则刘彻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正当他沉思之际,门外忽然传来通报之声:“有一名宦官求见军师!”
秦毅一听便知来者何人,遂应声道:“请他进来。”
他知道对方此次前来必定有所图谋,故欲亲耳听闻其真实意图。
不多时,一名宦官走进庭院,向秦毅禀告:“军师,我方有一事相求,望您出手相助。”
秦毅略感好奇,反问:“有何事,但讲无妨。”
宦官环顾四周,发现院子里还有几位仆从侍立,遂提议道:“此处或许不便详谈,不如移步内堂详述为佳。此事牵涉多方利益,需谨慎为之,不宜在外人面前提及。”
说话间,宦官目光流转,显然是在暗示周围还有旁人窥视。秦毅瞧在眼里,不禁哑然失笑,已然料定对方的目的所在。
“那好吧,随你进去便是。”秦毅深知无需担忧什么闲言碎语,经过之前的交流,他对曹操的信任已毋庸置疑,怎会因这点小事生出间隙?
何况,他也想看看这位宦官究竟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随之,二人步入屋内,秦毅径直落座于椅上。
宦官忙俯身关上门,脸上堆满笑意,望着秦毅低声道:“军师,或者该称呼您为宰相大人了,您是否曾设想过有一天能雄霸天下?为何甘居他人麾下,受制于人呢?”
“要知道久居他人之下,命运终究掌握在别人手中。像您这般才智出众之人,将来必遭遗弃的命运。纵观历朝历代,凡如您这般聪慧的人物往往遭遇杀身之祸。故我以为,军师您对此事应早日筹谋才是。”
听罢此言,秦毅心头一震,明白过来宦官的真实用意。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回问道:“这话我听着似有所指,还请你明言。”
秦毅故意引导对方吐露实情,他想听听宦官究竟有何企图。随后宦官解释道:“军师果然英明,既然如此,我直言不讳。我是奉陛下旨意而来,若您有自立门户之心,陛下愿册封您为永恒的宰相之位。”
“只要您能辅助陛下稳固皇权,并在未来收复天下后,承诺将所有兵马尽数交予您指挥,不知您意下如何?另外,若您答应此事,我们一方势力也将全力以赴配合您,并且绝无丝毫怨言。”
听见这段话,秦毅陷入了沉思。这时,宦官瞥见秦毅的反应,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然而,下一刻,秦毅猛地一脚踢在他的身上,怒斥道:“此事休要再提,再提休怪我不客气!”
在神秘的幻灵世界中,\"我必将你们所有生灵尽数抹灭,尔等休想令我有所动摇,速速退去吧!\"秦毅冷冽的话语如同寒冬的冰雪,刺入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说完这番话,那位名为太监的存在瞬间面如土色,惶恐至极,急匆匆地解开了禁制之门,狼狈逃窜而出。
目睹此景,秦毅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刘协的表现比他预想的更为狡猾且心思缜密。
然而,实际上刘协身边的势力微弱得可怜,若非如此,也不会让他轻易说出那样的话,驱使对方离去。
而在同一时间,收到消息的刘协勃然大怒。然而站在他身旁的小侍卫却走上前来,沉声道:“陛下无需如此愤怒,其实这件事并非无法理解和应对。”
“如今秦毅虽因此事并未动摇,但我们只需挑明其中的问题,他内心必然会产生动摇。我们只需寻找合适的时机,逐步瓦解对方的力量,短期内想要一举击败他,并非易事,至少以我们的当前实力难以做到。”
小侍卫的话颇具深意,刘协听罢,默默点头,心中却暗忖:倘若曹操对此毫不知情,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几日后,整个许昌城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整个城池开始了一场盛大的封赏仪式,即将册封新的丞相与大将军。
消息一经传出,震惊四海八荒,随之而来的是在许昌城举行的宏大仪式。在仪式之上,刘协命令其身边的仙官宣告了任命,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而秦毅却被授予了丞相之职。
这让周围观礼的一众仙妖皆感意外,甚至有人不解为何丞相之位没有给予大将军更高一层的地位,反而赐予了秦毅。然而他们虽心中疑惑,却又不敢当面发问。仪式结束后,整个许昌城陷入了一场沸沸扬扬的议论之中。
原本曹操期待的是在宣读任命后,许昌城欢声雷动,进而顺利掌控全局。然而事与愿违,城中不少有识之士已然洞察了这其中的微妙变化,就如同刘协早已预见的一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了此事并迅速传播开来,甚至有人揣测秦毅已经有了篡位之意,一时之间解释不清。
面对此情此景,曹操起初并未过多在意,他深知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胜过空洞的言辞。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曹操这般豁达,比如荀彧,作为曹操麾下顶尖的智囊之一,他对此事倍感忧虑。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担心秦毅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
荀彧在曹操府邸门前徘徊不定,心中反复权衡:“我要不要进去?如果进去,岂不是显得我多事,反而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但如果不去问问,万一真的出了岔子,我又该如何是好?”
最终,荀彧深吸一口气,毅然决定踏入府邸,至少要去了解一下曹操的真实态度,若发现问题,则需尽早规劝;若无误,则加深印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曹操误会秦毅。
此刻,曹操正在书斋研读兵法,身为即将登台的大将军,他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虽然平素身为主公,他处理事务极为认真,但对于具体的军事策略却不曾涉足。于是,他决心多加学习,以防将来真有需要用到之时。
当然,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见识。在他看来,身为一国之君,必须通晓各方各面,否则又怎能坐稳江山?
不得不承认,曹操此举展现出其宏大的格局和深远的目光。
不久,一名侍卫前来禀告:“启禀主公,荀彧求见!”
曹操抬眸瞥了一眼,随口吩咐道:“往后,荀彧前来见我,无需通报。”
“遵命!”
曹操对荀彧等人一直信赖有加,毕竟这些都是他麾下的谋士,他对他们的待遇自认不薄,认为他们断不会做出背叛之事。
这正是曹操驾驭人心的独特手腕!
荀彧走进书斋,恭敬地向曹操行礼:“参见主公!”
曹操轻轻点头:“起身吧,今日来访必有要事,说吧。”
荀彧立刻回应:“正是如此,今日臣听说许昌城内局势动荡不安。”
“刘协颁布的圣旨将主公您封为大将军,却将秦毅军师提拔为丞相,此事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议论。”
荀彧神情严肃地继续说:“臣也因此忧虑不已,故此特来请教主公,您对此事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