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代号——曙光(Aurora)
“老板,这这玩意真的是人类科技可以做到的?”在会议室的员工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开始反思这个项目的可行度。哪怕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板砖一样,他们也知道这玩意绝对不寻常。
“我知道,对于你们来说把刚刚概念图的东西做出来是有些不可思议。”李锦看着大家的眼神中有些怀疑,所以他决定给大家再鼓鼓劲。“其实对此我也怀疑,我在想这个东西真的能够做到吗?技术上可以支持吗?但智汇科技的发家很显然是告诉我这不是什么难事。”
“一年前,智汇科技诞生于一间小小的宿舍。那时候没有人能够想到他能够在仅仅一年的时间成为一家估值可达到百亿的公司,包括我。所以,智汇科技的第一桶金来的很难,我跑遍大江南北遭到了18位投资人的拒绝。但很显然,他们的失策了。”
“智汇科技完成了打脸。现在的曙光未来有着更强的技术储备,更加充足的资金。我认为我们完全有机会实现我们的想法。即便不成,我们也要先做再说。”
等到李锦的话再次结束,会议室的众人从表情上来看,明显振奋了许多。
李锦的话总是有着一股魔力。诚然,要是让这些人再一次回到一年前,有谁跟他们说智汇科技能够成长到这个地步,任谁也不会相信。但这样的事情就真的发生在这里了,前有珠玉,自然在这样的光环加持下每个人感到极其兴奋。
因为出于保密,李锦仅仅向这些团队负责人展示了平面设计的概念图。手机的内部构造,以及未来这个手机有什么样的功能都没有具体向大家介绍。
李锦之前想过是不是向这些人说的具体点会更好,但仔细一想就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这样的工业产品根本不是一个短期能够研制出来的,它的研发周期太长了,要以年为单位。不说别的,在这么久的时间内李锦根本不敢保证这些人不离职。更加何况,其他研发成员呢?
所以,为了更好的保密效果只能够让大家粗略知道我们生产的这个东西是一个什么东西。不过李锦会具体的分配给每一个研发小组相应的任务,各个小组知道到自己的任务,甚至他们都不会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未来这些东西在组合到一起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会议结束后,众人意犹未尽,他们迫切的想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这就使得李锦在回到商城的三天一直在办公室加班,他需要分别向这40名团队负责人告诉他们要做什么。
李锦叫一位原先智汇科技出身的工程师,他在软件开发上很有实力。“小宋,我需要你来负责手机系统的开发。”
“手机系统?”
“对,手机系统。我们不采用国外的手机系统,我们自己做开发,人不够继续找人资那边要。但这个系统必须满足”
在和小宋交代完成工作后,随后立马一位出身德新无线的员工进入到李锦的办公室。早在之前李锦就了解过他们的资料,所以李锦能够直接根据他们的擅长方向安排工作。
“小燕,你的团队要负责全屏触控交互技术。”
“这项技术市面上我感觉已经差不多了,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发吗?”
其实触控的技术概念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而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触控屏则是在1965年由英国的一位工程师制造出来的。他在《electronics letters》上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他的这项成果,也就是电容式触摸屏。
后来在1971年任教在肯塔基大学一位教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利用压力改变电流传输的电阻式触控,尽管资助这一项目的学院并不认为这一发明能够在短时间走出实验室投入商业生产,但还是将技术留存了下来。
后来无数后继者的改善,这种电阻屏诞生了,并成功的运用在手机上。但从技术上依旧不成熟,并且现在在手机上的应用并不广阔。所以,李锦要求小燕要进一步开发这个技术。
“当然,现在阶段的不够成熟。你们必须要克服多触摸点技术,要能够保证全屏触控交互屏幕上的每一寸地方都能够被触控。”
“这没问题,等我消息。不过老板,团队的人员不够的话”
“挖,找人资挖。”
随后,李锦分别向剩下的负责人安排了他们各自的工作,像光学系统追踪手势运动方面的技术、传感器、运行内存、数据存储、屏幕、摄像头、电池和充电模块等方面的技术。
在手机芯片上,因为涉及了基带、处理器、协处理器、rf、触摸屏控制器芯片、memory、处理器、无线ic和电源管理ic等各种技术,李锦安排了6个团队一起负责。每个团队只负责其中的几项。
在李锦将全部的工作安排结束后,原本显得人员庞杂众多的曙光未来反而面临着人手紧缺的情况。人还是太少了,除去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整个曙光未来也就700来人,对于要开发这么多的东西,来说简直太难了。
按照这个进度,李锦觉着至少要3年才能完成相关技术的储备。等真正到投入生产,那时候重新定义手机的就不是曙光未来了。没准苹果公司都将自己的产品干出来了。
想到这里,李锦不禁摇了摇头道:“算了,先让他们做再说。”
“在想什么?有件事要说一下,商城市政府要来曙光未来调研,这你得安排安排。”李简薇敲开李锦的办公室,看着正在发呆的李锦,将其唤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