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科技帝国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见面1

第一百五十七章 见面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天暴雨去抗洪去了,才把没过审核的改完。今天的章节晚上回去再说,麻了)

    在见过张佑民后,李锦心中的不安也渐渐平复下来。周一才有机会见到领导,本来还想在周日让汪正给自己出出主意。

    汪正说,什么主要都不如保持自己本身的纯真。

    说来也是,人家打着巅峰赛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过多的修饰反而让人觉着有些不舒服。

    整个周日,李锦一直在宾馆中没有出去,除去吃饭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床上躺着。到周一一大早,天才蒙蒙亮李锦就已经接到张佑民的电话,告诉有人会安排接送,让李锦早些洗漱。

    早上七点多钟,李锦就被叫下楼去,随后上了一辆黑色帕萨特上面。这种车型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入了国内,但真正上升到商用也就这两年的事情。

    前些年东大与欧盟就东大加入wto问题达成双边协议,距离正式融入全球经济只差临门一脚。同年,大众将代号为b5的旗下重磅车型,也就是帕萨特第五代车型引入国内合资工厂进行生产。

    帕萨特采用是奥迪平台技术,在外观与内饰的设计上都显得豪华大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轴距尺寸相比海外版加长了100mm,这就使得其后排空间对比当时的竞品车型有了“越级体验”。

    随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务场合,以及地方政府对外商的接待场合逐渐增多,需要一款能够充当商务合作的代步车。而帕萨特正是权衡价格与档次之后,为数不多的绝佳选择,于是自然而然就慢慢拥有了“商务车”、“官车”之类的标签。

    当然,这是对于级别较低的场合来说。相对于更高规格的会议或者更高级别的行政人员则更加青睐于奥迪。

    而这次作为私下的汇报,使用帕萨特作为代步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半个小时左右,车子就已经达到目的地,在通过安检后,李锦从钟海进入。作为整个办公场所的北区,这里归属于国院使用,也被称为丙区。而乙区之前则是宣传工作的场地,后来宣传部门被搬离后就被钟办接管了。靠近南海的南区是李锦这次此行的目的地,这是领导的办公场所。

    八点钟,李锦准时见到了领导。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上,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坐吧。”声音显得平和,但又不失威严。不过李锦还是被这一句话平复了略显紧张的心。

    “您好,我有些不太清楚怎么说。”李锦刚刚平复下来的心境随着一开口又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别着急,现在时间还早。”看着李锦这么紧张领导也没说什么,自己下去调研的时候,那个人不是紧张的,像李锦这个样子还算相当不错的了。

    在深吸一口气后,李锦才慢慢说出口:“领导,今天我来和您汇报工作,无非就是因为土地的事情。”

    “土地啊,这事情没那么简单。你要知道现在看似我们粮食充沛,但有多少要依赖进口?单单去年我们就进口了900多万吨的粮食,要是某一天外部不稳定了,这些粮食该从哪里来。”

    “只能从土地里长出来,那些土地就是粮食安全的底线,要都是无规矩的开发土地,以后咱们的饭碗该怎么办?”

    领导的担心一点不为过,说实话去年的人均粮食产量不过700多斤,在现有化肥及其各种超级种子的加持下人均的产量还不足隋唐时期,和宋金辽更是没有可比性。

    也就是现在上面有绝对的能力调动全国的物资,让富有多余的流向匮乏的地方,否则早就出现粮食危机的事情了。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每年国家都要从外部大量进口粮食的前提下。

    “领导,我们的粮食产量能够保证是因为有足够的农民扎根在土地,精细化的耕作无疑让这些土地的产量变高了。商城搞大学城是破坏了土地,但同样也是在用另一种系统的方法保证了人。”

    “人才是根本,省内留不住人,那里日后还能够去搞什么精细化耕作呢?哪怕这些人受到教育不愿回到田间地头,但总算是有人在,一切皆有可能。”

    李锦如是说道。

    领导没反驳,他清楚每一个耕地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去种地。要是省内没有合适的机会给他们,那他们注定是要想尽办法离开,这种离开几乎没有办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随后领导示意李锦继续往下说,秘书则是倒了两杯茶之后放到两人的面前,而后退出办公室。

    李锦拿起茶水,嘬了一小口,而后又说了起来:“yu省做为农业大省,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农民。而农村的农民在从gm年代到现在的数次危机中,无疑为国家的发展承担了缓冲器和降落伞的作用。而商城此举虽有私心,但总归是为了本省的发展。”

    “来之前,我特地调研了原来大学城的农田,那是一片低洼地,极其容易被淹没,作为耕种用地反而不那么合适。而建设大学城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况且yu省祖上的高校资源并不差劲,为了国家的教育发展,yu省是做出贡献的。”李锦说的不错,领导很清楚,尤其这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再加上前些年提出的要科学发展,本来就是要以人为中心。而建设这块用地也可以说是以人为中心。

    再说,李锦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国内的大学建设严格意义上要上溯到民国时期。那会儿民智初开,兴建现代大学蔚然成风,有国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其中国立大学背靠政府,师资、经费相对充裕,是当时名副其实的重点大学。

    在全国性摆烂的军阀时期,全国只有5所国立大学。到了金陵国民政府之后,政府为了强化对地方控制,在各地原有教育学堂基础上,陆续兴办了30所国立大学。

    这里面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国立水木大学、国立汉江大学,当然也有国立豫大。

    那时的豫大,名师辈出,高朋满座,当得起中原第一学府的盛名。在建国前,豫大已经成为当时中原地区院系最多、校园规模最大的学校。

    后来在jiefang时豫大接到当时政府的命令,教育部下令豫大南迁到苏城,并且下达通牒,如果当年9月1日不到苏城报到,便停发薪金和助学金取消学籍。

    依靠着政府拨款的学校自然是不敢反抗,老实巴交的听从指令一路南下。很多师生身无分文,沿着铁路一路向东步行。最终一路颠沛流离,到达苏城。

    后面就是苏城也被jiefang了,一部分河大师生被迁往宝岛,一部分被遣返北归中原。而在此时就埋下了豫大落寞的因子。

    再加之后面实行大区制,yu省作为边外的存在感低的省份,就注定其教育资源匮乏。它就不可能像汉江一样能够得到大量的政策倾斜。

    领导思索了片刻后看着李锦,语气平和的说道:“你说的不错,但在红线面前,任何人都不可逾越。”

    李锦再次说道:“领导,耕地永远是有限的,怎么样提高亩产才是我们该重视的问题。就像袁院士那样,我们需要研究出更优质的种子来为我们的粮食安全作为保障。”

    “而保证耕地面积和农业科研需要两手抓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领导笑着说,怎么弄,说说。

    “加大投入,砸钱才是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李锦说的不错,培养人才,提供物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涌入,要是保证研究能够永续存在更是需要砸钱。

    领导又说,财政这些年才刚刚起色,不好匀。

    李锦一听就明白了,这是领导给自己机会。

    “领导,您放心这些钱曙光未来出,曙光未来承诺持续二十年内每年在农业种子研发上投入不低于30亿元,总投入不低于600亿元的农业专项基金,这笔资金将为农业生产赋能。”

    “怪不得如此年轻有为,这会时间差不多了,后续的事情需要我在拿到会议上讨论讨论,今天暂时就到这里。”李锦的话算是说到领导心里了,搞研发搞投入花的都是钱。

    现在搞什么不花钱?关键是经济也就这几年才起步,财政收入都不够,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李锦愿意拿出一笔不低于600亿的费用来支持农业种子研究这也算是为商城的过错买单,虽然这一次让李锦不少出血但就凭着李锦这一步,未来的成就肯定不会差,上一个愿意为国家付出这样代价的还是港岛的霍家。

    听到领导这么说,李锦心里也是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事情可能被翻过,但商城该挨的打也要吃下来,不然后面所有人都学着这么做那还不乱套了。

    谈话结束后,李锦离开了南海。当晚李锦就乘坐了回家的飞机,还是张佑民本人亲自去送的。登机前,张佑民似笑非笑的说着,小家伙,格局挺大,保持好这份初心。

    听着这话李锦应该知道张佑民那里已经有什么风声,但作为聪明人,李锦很清楚不该问的不要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