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 那个男人来了
公元 1405 年 3 月,正值春意盎然之际,上官饶超原本准备起身班师回朝,却突然接到细作传来的紧急情报:之前朝贡的阿贾姆苏国竟然造反了!他们自称为波斯帝国,率领军队攻占了法尔斯。与此同时,呼罗珊汗国正在与之激烈交战。
然而,其他的汗国基本上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并未参与其中。更令人气愤的是,上官饶超之前在帖木儿帝国旧址上册封的哈烈总督竟然轻信了阿贾姆苏丹所谓的“互不侵犯”承诺,选择与其结盟,甚至出兵攻打呼罗珊。
听到这个消息,上官饶超怒火中烧,当场痛斥阿贾姆苏丹背信弃义。尽管心中愤怒不已,但出兵征讨还是刻不容缓。
于是,上官饶超再次亲自率领一万大军,向着阿富汗地区挺进。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行军,大军终于抵达哈烈的首府赫拉特。
一到赫拉特,上官饶超便毫不犹豫地亲自下令处死自己任命的哈烈总督。接着,他命人将哈烈总督放入一口巨大的铜钟内,然后利用声音的共振将其活生生地震死。这残忍而恐怖的一幕,令在场的一些大臣吓得魂飞魄散。
上官饶超对当场的剩下的人喊道:“这就是违背帝国的结果!”
那些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将永远忠诚不二、绝不会背叛。紧接着,上官饶超成功夺回了哈烈的军政大权,并在此地招募了一万名轻骑兵。之后,他率领着这支军队向北进军,目标直指马赞德兰地区。
上官饶超率领两万大军抵达托尔卡曼地区时,遭遇了阿贾姆苏丹国三万大军的主力部队。双方在城外的平原上摆好阵势,准备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
上官饶超命令步兵排成整齐的阵线,一万名骑兵则在侧翼待命。与此同时,敌方派出骑兵作为先锋,步兵紧随其后。
随着上官饶超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敌军。在宋军一轮密集的火枪齐射之后,对方的骑兵伤亡惨重。
然而,正当敌方步兵向前推进时,来自侧翼的一万名宋军骑兵如旋风般冲向敌人。他们气势磅礴,勇往直前,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没过多久,宋军的骑兵就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一般,轻松地撕开了敌方骑兵的防线,并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对方的步兵阵线猛扑过去!
眼见此景,上官饶超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让宋军的步兵们迅速拿起刺刀,毫不犹豫地朝着敌人冲锋!他自己更是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接连斩杀数名敌军,这一举动犹如一针强心剂,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在这种激昂的氛围下,阿贾姆苏丹的军队很快就土崩瓦解,狼狈逃窜。
经过这场激战,宋军大获全胜,歼灭敌军数千人,俘虏五千多人,而自身仅仅损失了一百多人,可以说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在此战之后,上官饶超率领着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打通了里海南岸平原的交通要道。此时此刻,他们距离阿贾姆苏丹国的首都——伊斯法罕已经近在咫尺了!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有消息传来:原来的苏丹竟然遭到了暗杀!新任的苏丹不得不再次向上官饶超请求投降。
新上任的阿贾姆苏丹野心勃勃,他妄图让上官饶超自封哈里发,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主宰。然而,上官饶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荒谬的提议。他深知这种行为无异于自寻死路,绝不能轻易涉险。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上官饶超最终迫使阿贾姆苏丹俯首称臣。他成功地重新确立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地位,并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威严和实力。紧接着,他率领着胜利之师踏上归途,准备凯旋回归。
同年七月,阳光如火般炙烤着大地,东宋朝廷的朝堂之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封来自大明的紧急消息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引起了轩然大波。据悉,大明即将派遣一支庞大的船队,人数多达数万之众,前往南洋地区。
这个惊人的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东宋朝廷。君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他们不禁纷纷猜测:大明此举究竟意欲何为?难道是要对我大宋发动战争吗?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议论声充斥着朝堂。大臣们神色凝重地讨论着应对之策,而赵晋鹏则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之中。自大宋与大明摊牌来,双方一直保持着相对和平的关系。如今大明突然派出如此规模庞大的船队前来南洋,其背后的动机着实令人费解。
一些大臣认为,大明可能是为了拓展贸易航线,寻求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另一些人则担心大明是在炫耀武力,试图向东宋施压。
然而,无论真相如何,东宋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于是,君臣们开始积极筹备军事防御,加强边境巡逻,防备潜在的威胁。
与此同时,东宋高层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派遣使者出使大明,以深入探究其真正意图。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东宋对于局势的敏锐洞察力,更凸显出其对于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派遣使者的同一时间,赵晋鹏并未停下脚步。他深知未雨绸缪的重要性,果断下达命令给第一军团以及南洋各行省,责令他们加强防御工事,严阵以待。这一系列紧密部署,无疑为东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紧接着,赵晋鹏又迅速派人传信给上官饶超,催促他尽快率领军队归来。同时,他下令南洋和天竺舰队在近期内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待命。如此一来,东宋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全面调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这种全方位的军事筹备,使得整个东宋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氛围之中。人们不禁对未来充满担忧,是不是又有大仗要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