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大明行(三)
潘兴进入大明的国土后,一路小心翼翼的赶路,他现在处于云南地区,这个地方在大明这个时候可不是什么平安的地方。
三年前,也就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才派傅友德、蓝玉等人率军攻取云南,消灭了元朝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以及降服了大理段氏等势力,但是由于云南等地才刚被攻下,所以此地势力鱼龙混杂,朱元璋便命沐英率军镇守云南,经过沐英三年来的治理,云南等地稍稍有些恢复生机,但是依旧存在元朝残余势力和土蕃等造反的事情。
潘兴知道自己是偷偷来大明,暂时无法前往一些中原等大城市,毕竟连户籍都没有,很有可能被抓起来,这来云南就好了,毕竟云南刚被明朝收复,很多地方还没有来的及推行政令,自己当成流民混进城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潘兴便凭借这个办法成功混入了一个流民队伍,然后来到了明朝的广南府(今云南文山州),在途中他还结识了一户人家,根据打听才知道这户人家是从广州逃难来到这里的,结果路上遇到土匪,他们扔了家当才逃出来,本来是打算在云南这里生活,结果打听到明军平定了广州,收复了云南,故而打算回广州去,但是没有路费,听说广南府发路费,所以才来的。
潘兴之所以结识,还是在路上见到这户人家被一群混混拦住,所以出手相助。
“这位义士,今日多亏你的相助,要不然我们这一家都走不了了!”老汉向潘兴道谢的说道。
“老伯,别这样说,我也是正巧路过,见他们围住你们,所以出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潘兴回答道。
就在潘兴要离开时,那老汉又问道:“义士你这是要去哪里?”
“我去前面的广南府!”潘兴回答道。
“义士也去广南,我们一家也要去,不知可否一起?”老汉一听潘兴说要去广南,立刻向他问道。
“可以,老伯那咱们就一起吧!”潘兴觉得机会来了,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混进城了。
然后潘兴便和那老汉一家一同前往广南,在路上潘兴了解到,这老汉姓吕,名林,本来是广州府的一个大户人家,结果前几年那元军在广州城中烧杀抢掠,老汉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家人逃往云南,准备投个亲戚,结果在路上被土匪给抢了,幸好跑的快,要不然连人都得死。
老汉一家五口,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嫁出去了,现在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和儿子。
“义士,你是哪里人,为何在这里?”老汉向潘兴问道。
“老伯,你叫我潘兴就可以了,我是福州人,不瞒你老人家,我是经商的,本来这次是来云南这卖货的,结果遇到一伙兵痞,把我的货抢走了,全身上下只有一些银子,根本不够路费,所以想去广南看看能否要些路费。”潘兴回答道。
于是就在你一句和一句中,慢慢来到了广南府,广南府确实如说的那样给路费,但是人太多了,给的路费很少,但是对于潘兴来说这就可以,至少有一个身份证明了。
潘兴与老汉一合计,潘兴带着老汉一家回广州,因为潘兴还有一些钱,因此潘兴对老汉说他要送时,开心的不要不要的。
潘兴之所以要送老汉,是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广州,而且潘兴还想通过这老汉了解更多关于大明的事情。
在去广州的路上,潘兴了解到这大明其实没有想的那样强,由于刚建立,整个大明的经济很差,远远比不上东宋,而且各地还有许多问题,再加上北方元朝势力并没有完全消灭一直威胁着大明北方,所以大明的军队绝大多数都驻扎于北方,所以面对倭寇才会实行海禁政策。
潘兴与吕林一家一路来到广州,吕林通过在广州的关系重新找回了自己在广州的房子。
潘兴也被邀请住在他们家里,正好潘兴也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落脚点,所以也就同意了。
“潘公子,来陪老夫我喝点,这一路多亏了你呀,要不是你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来。”吕林高兴的举起酒杯说道。
“哪里,吕老我这都是举手之劳而已,不必在意。”潘兴也举起酒杯说道。
“潘公子,我也敬您一杯!”吕林的儿子吕小布向潘兴敬酒道。
“吕公子,折煞我了。”潘林说道。
“潘公子,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你可否答应?”吕林趁机说道。
“吕老您尽管说,只要潘某我能办到,我一定尽力!”潘兴立刻说道。
“好!就是我见潘公子武艺高强,可否收犬子为徒,教他武艺,当然不白教,老夫我可以付相应的报酬。”吕林见潘兴这样说马上说出自己的目的。
潘兴听到他的要求,也在心中盘算,如果收吕小布为徒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这里住下,这样就可以以广州为据点来探查广州的情报。
想着潘兴开口道:“好,吕老我答应收徒。”
“好!好!”吕林见潘兴同意很高兴。
“师父!”吕小布也立刻跪下喊师父。
“快请起,我丑话说在前,如果你吃不了训练的苦,可不准怪我狠。”潘林说道。
“师父,我一定可以!”吕小布坚定的说道。
“好!今天是大喜,来吃菜喝酒!”吕林招呼道。
就这样潘兴就在吕府住了下来,然后他暗中培养手下,但是还是很小心慎重,因为他知道明朝有一个名为锦衣卫的特务组织,与暗卫差不多,所以潘兴的进度很,但总归有了一些进展。
潘兴利用明朝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与在新玉门的陆询取得联系,因为在东宋派遣潘兴前往大明之前,东宋朝廷一直让南洋各行省以被灭各国的名义向明朝朝贡,让大明一直认为现在的南洋一直还是许多小国。
所以潘兴才能通过广州市舶司与陆询取得联系,就这样关于大明的消息被源源不断传回东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