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买布
哼起了小调,许大茂悠哉悠哉地骑着二八大杠行驶在宽阔大道上。
再次骑车出来并非漫无目的的遛街,许大茂是奔着西单商场去的。
京城的西单商场自打三十年代就有了,这里可是西半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商业种类齐全的西单商场,甚至在六十年代就有夜间营业的商店。
24小时营业的商店在现代随处可见,可在六十年代可是个稀罕物。现在的西单就有这种商店,这时候叫:日夜营业商店。
感受着这个时代难得的繁华热闹,许大茂在商店前支好了车子。
商店里面,一条条长卷整齐的排列在货架上。三三两两的人跟售货员报着自己要买的东西。
这里是专卖布匹的地方。
看着颜色、材质各异的布料,许大茂有些犯难。
他过来是专门给母亲和妹妹买布的。上午特意换了布票,为的就是给家里的两个女人买布做新衣服。
可到了地方许大茂才发现,自己对各种布料并不是很了解。
水泥柜台后的售货员看起来又像是不好惹的样子。穿越前自己可是听说过:这个年代的售货员可是敢打骂顾客的。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许大茂挑了一个年轻点儿的女售货员询问。
“同志您好,请问做棉衣用什么布料?”
颇有几分姿色的女售货员听到许大茂的询问,习惯性拿起剪刀和量尺的手停了下来。白了许大茂一眼淡淡道:“什么都行!”
“呃……”
许大茂又不能随随便便的买两块布回家。难得给母亲和妹妹买一次礼物,怎么都得往好了整啊!
自己也装不起土豪,把眼前的布料每样来上一匹。就算真能买得起,人家也不会卖,甚至还有可能直接被扭送公安局。
不过那样的话,倒是可能遇到女神黎红英。话说……得找个机会约一下这个女公安,也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对象……
想远了!
许大茂收回了飘远的思绪,耐着性子继续堆起笑脸询问:“同志~~我刚工作发第一个月工资,想给母亲和妹妹做身新衣服。我这啥都不懂,麻烦您给上上课!”
女售货员抬眼打量了几下许大茂。
眼见对方虽然身长体宽的,但是确实看着不大。又听见是给母亲和妹妹买布做新衣服,难得是个孝顺的儿子、懂事的哥哥。
女售货员对许大茂升起了些许好感。当即没再冷声拒绝,开始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日常用的布料和价格。
太难了!
许大茂对买个布还要这么低声下气的有些无奈。
是自己问题太多了?还是挑的这个女售货员脾气不好?
再看看旁边另一个男售货员,接待顾客的态度还挺好啊!
还好,经过女售货员大致的讲解,许大茂选定了要买的布料。
十六尺深紫色棉布,十四尺暗红色条绒布。
棉布是买给母亲的,价格相对便宜一些。条绒布是给妹妹的,是当下冬天最流行的布料。
交钱拿票,女售货员手脚麻利的写了张条儿。然后用铁夹子把钱票、纸条夹在头顶的一根铁丝上。
随着女售货员手一挥动,“嗖”的一下滑向另一处的收银位置。
趁着空档儿,女售货员开始量尺裁切。
许大茂有意的套起了近乎,笑呵呵地询问着对方的姓名。
女售货员可能是看到许大茂舍得买这么多布,也有了好脸色。不过并没有将全名告诉许大茂,只是说自己姓刘。
许大茂也没有上赶着跪舔。自己就是来买个布,套近乎也是为了以后再来的时候能有个熟人。
顺口喊着“刘姐”,许大茂感谢着接过自己的布料。
跟对方说了一声“刘姐再见!”,许大茂就在对方的白眼中出了商店。
虽然许大茂看着年纪不大,可女售货员自认也很年轻啊。而且人家女售货员还没结婚,两人的真实年纪指不定谁大呢!
要是这个“刘姐”知道许大茂的真实年龄,铁定会拿着木尺给对方一下子!
走出商店门口,许大茂摸了摸自己光滑脸蛋儿,嘿嘿笑出了声儿。
看来体质经过改造之后,皮肤也变好了,偶尔还可以装装嫩!
带上布卷儿蹬着自行车一路往家赶。
虽然元旦不是什么重大节日,许大茂还是想着借机改善家里的伙食。也不能光自己开荤吃独食,家里人天天吃糠咽菜。
正好小区空间内一号别墅地下室,保存着几箱高度白酒和不少腊肉。许大茂用空布袋装了两瓶五粮液三条腊肉。
进了四合院,一路回应着邻居们的招呼。
酒和肉被布袋包着遮住了好奇者探查的目光,可那一卷布料却甚是惹眼。
“回来了,大茂!呦!买了这么多布呢!”
正在屋前收拾白菜的秦淮茹,看见许大茂叮呤当啷的进了中院。眼尖的瞅到了那卷布。
“嗯,这不快过年了,给我妈和妹妹做件新衣服穿。”
许大茂随意地回应一句,也没有停留,直直地就要奔向后院。
“别急着走啊,还怕你秦姐抢你的啊?”
“哪能呢!这不是肚子饿了嘛。要不秦姐您请我一顿?”
面对许大茂的戏谑,秦淮茹也不生气。大眼睛对着许大茂放了个电,娇笑道:“行啊,只要你不嫌我家的水凉,管够儿!”
“您这是水都不给热乎儿的啊,得!我还是回家吃吧!”
许大茂笑嘻嘻的又推起车子进入连廊底下。
“哎,差点儿让你混小子搅和忘了。我是想说:需要用缝纫机尽管吱声儿啊!”
“知道啦……”
随口应付了一句,许大茂离开了中院。
秦淮茹嘴上说的漂亮,明面上听着是随便用自家缝纫机,其实还是打着赚钱的算计。
这个年代的缝纫机可是个稀罕物,一点儿不比自行车差。
平白无故的免费使人家缝纫机,那肯定是不行的。
要用是要收钱的!
这年头做一身新衣服不容易,但是缝补的多!
有的家庭妇女,专门靠着自家的缝纫机给人缝缝补补,就能赚不少的零花儿。
中院贾家就是这么干的,贾张氏和秦淮茹都乐于接这种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