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拿报名表出意外 领毕业证迎高考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拿报名表出意外 领毕业证迎高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年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到了填志愿的时候。廖文刚一心想当文学家,拿着志愿表,尽填的是中文系。别的同学都还在仔细斟酌,他已经交给了班主任。

    过了几天,班主任余老师把廖文刚叫到了办公室。余老师说:“新来了一所军校,是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你的条件够,学校研究,如果你愿意去,就要把志愿重新填过,把这所军校填为第一志愿。”廖文刚想自己是团支部书记,当然应该优先满足国家的需要,于是说:“行,我马上就填。”廖文刚拿着志愿表,填好后,交给了余老师。

    毕业考试之后,县武装部来井研中学通知,应届高中毕业生,政治条件合格的同学,志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可以填表参加体检,体检合格的,如果没有考上大学,可以参军。消息传来,同学们都踊跃地到武装部拿表来填,廖文刚、李吉吉、沈光武、胡光顺都要去拿表。鲁近初给廖文刚说:“我耽误的时间太多了,请你给我带一张表回来。”廖文刚说:“行!”廖文刚等等同学到了武装部,拿了自己的表。廖文刚说:“我还要一张表。”武装部的同志问:“你给谁带的?”廖文刚说:“鲁近初请我给他带一张回去。”那位同志拉开抽屉,翻了翻,说:“不行,鲁近初不能填应征入伍体检表。”廖文刚问:“为什么?”那位同志说:“他参加了反革命组织,不能应征入伍。”廖文刚大吃一惊,说:“哪有这种事?”那位同志说:“你不了解,不要管。”

    廖文刚回到学校,鲁近初问:“给我带的表呢?”廖文刚把鲁近初拉出教室,小声说:“你一定不要说是谁告诉你的,只是说你去拿应征入伍体检表,武装部的同志说的。”鲁近初笑道:“什么话这么神秘?”廖文刚说:“武装部的同志说‘鲁近初不能填应征入伍体检表。’我问‘为什么?’他答‘他参加了反革命组织,不能应征入伍’。我说‘哪有这种事?’他说‘你不了解,不要管。’他并没有给我说,不准给你讲,我才这样冒昧地给你讲。是怎么回事,你要向组织说清楚。”鲁近初听了,说:“简直是颠倒黑白!我去找他们!”廖文刚说:“一定要冷静,我不相信你是那种人!”

    鲁近初急急忙忙到了校长办公室,大声说:“武装部的同志,不发应征入伍体检表给我,说我参加了反革命组织,是怎么回事?”汪校长说:“坐下,不要像吃了火药的!”鲁近初坐下了,桌子上有一个空茶杯,汪校长已经不像上几次那样,倒杯开水了。汪校长竟然声色俱厉地说:“你必须承认,你就是有问题!反动组织,为什么给你写信,不给我写信呢?苍蝇不巴无缝的鸡蛋嘛!”鲁近初气得恨不得把桌子上的茶杯抓起来给汪校长砸去。但他忍住了。鲁近初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六个人已经被打成了“阴谋集团。”后来这六位同学的高考政审意见中,都填有“思想反动,建议不要录取”的结论。只有兰州铁道学院和西昌林学院参加新生录取工作的老师,惜才,分别录取了郭惠玉、吴绪良,但到学校后,兰州铁道学院校方拒绝接收郭惠玉。其余四人,都与大学无缘。

    六三高的毕业典礼在工会俱乐部举行。这个地方和自杀的李老师的宿舍仅一墙之隔,前几年,每到周末,教师们就在这里翩翩起舞,现在,就安着一张乒乓球台,老师、同学都常到这里来打乒乓。廖文刚也是这里的常客。为了做会场,乒乓球台被抬出去了。这个会,有联欢告别的意思,两个班的人,不分班混坐在一起,廖文刚和一班的杨仲藩坐在一起,他看见杨仲藩的笔记本上,字写得非常流利、整齐。就说:“你这样严谨,适合搞科学研究。”杨仲藩说:“我报的就是钢铁学院,以后多为国家出好钢。”。

    这个毕业典礼,非常简单,也非常随便,这是那个时代的风格,不大注重这种类型的活动。黑板上也没有写“六三高毕业典礼”之类。只有武校长和两位班主任参加。汪校长,不知什么原因,照相和毕业典礼都不出席。参会的老师和学生加在一起,刚好一百人。武校长和两位班主任,就面向学生坐着,中间并没有隔着一张桌子,如现在那样,放着茶杯和话筒之类。那时还没有话筒,校长教师也没有拿茶杯的习惯。因此,隔在领导和群众之间的那张桌子,在那时,纯粹是多余的,多余的东西,当然就也不要为好。也没有主持人,先就是武权钧校长讲话,他是同学们十分爱戴的校长,他说:“同学们是在艰苦的岁月里,完成了高中学业的。你们挑柴、挑水、送肥、运砖,起到了全校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好榜样的作用。我首先要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同学们立即鼓起掌来。

    武校长接着说:“三年的高中生活,不易;但是,以后的路,更长,说不定,更加艰巨。大家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不要以为高中毕业了,考上大学了,一切就会那么完美。现在,同学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要接受国家挑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考上了大学,就努力成才;考不上大学,就积极投身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好自己的作用。”同学们又报以热烈的掌声。武校长说:“由于井研的考生还不足一百人,人太少,不够设高考考场的人数,所以同学们都要辛苦一点,到任寿去考。竹园、马踏那边的同学,到仁寿有一百六七十里,最好七月十三号就要动身。东林,研经这边的,周坡的,研城这边的,有几十百把里,可以七月十四号去。因为没有班车,大多数同学都要步行。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伙食,饮水,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要病了。总之必须在七月十五号开始考试前,安全到达。我预祝同学们考出水平!”武校长的讲话,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了。

    校长讲话后,一班的班主任刘子雄老师说:“同学们毕业以后,到了大学,到了社会上,一定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听党的话,永不迷航。高考时,一定要遵守考场纪律,这关系到同学们的前途,一点也不能马虎。”二班的班主任余建勋老师说:“以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踏实,踏踏实实才出真本领,出成果。考试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要紧张,思想能放松,成绩就能上去。”老师讲完话之后是一班的班长张永全发言。他穿得朴素,但很整洁,很有精神,给人一个国家干部的感觉,他说:“我们要离开母校了,先向校领导、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心血,我们无论能否考上大学,都将记住校长、老师的教诲,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大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廖文刚讲话,他费了两天的功夫,写了一首朗诵诗,他站起来,说:“我把这首诗献给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然后他饱含感情地朗诵道:

    再见了,老师,

    再见了,母校!

    六年前,我们还是一群小鸟,

    今天,我们就要展翅高飞,穿越云涛。

    我们知道,

    前进的路上还有风暴,

    但我们决不做墙头的小草。

    年轻人志在四方,

    一切为了祖国母亲更加多娇。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往哪里迅跑。

    人生的道路虽然曲折漫长,

    雷锋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无论去到什么岗位,

    就要把岗位当作奋斗的战场。

    人的一生虽然并不短暂,

    没有争分夺秒的努力,

    就不可能铸成辉煌。

    骏马虽然能万里驰骋,

    迷失了方向就会前程渺茫。

    我们还很年轻,

    我们能够在日月风雨中成长。

    正如毛主席所说,

    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敬爱的老师们,

    我们会时刻记起你们期待的目光。

    敬爱的母校,

    我们会实践您播种在我们心中的理想。

    同学们,

    希望我们以后见面的时候,

    都能有甜蜜的果实让大家分享!

    他的朗诵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好多同学,眼里都噙着泪花。

    武权钧校长说:“毕业典礼结束后,两个班的全体同学和任课老师,都到六三高教室外,打钟的旁边,照毕业照,照相师傅已经等在那里了。大家动作快一点。照完相,各班回教室,领毕业证和准考证。”

    同学们既高兴又难过地步出了工会俱乐部。他们各自抬着凳子,回到教室后,都来到照相的地方。张永全高喊道:“一班的先照,一班的同学,快过来,武校长,各位老师,请坐长椅子上,女生,在前面坐矮凳子,男生在后面,站成两排,高的在后,矮的在前。”二班的同学,都在旁边看他们调整。二班照好之后,李秀芝高声叫道:“武校长,李老师,范老师,邹老师,都请坐着不要动了。还是像一班那样,女生在前,男生在后。”廖文刚拉着殷德友和徐武德的手说:“来,我们三个站一起。右边是我们打过架的,左边是我们患难与共的。我们以后都要成为好朋友。”徐徐武德说:“好,挨倒团支部书记,可惜我没有入团。”殷德友说:“好,挨着我的入团介绍人。”廖文刚清点了一下人数,自言自语:“男生24人,女生22人,共计46人。不对,还差一个!全班是47人!”吴长周说:“袁佑伟没有来。”照相的吴师傅,钻进黑帐里看了一会儿说:“女生队伍太长。”李秀芝去看了一下说:“”范雪容、曾翠香,你们去和男生站一排。好,站袁永林右边。”队伍调整好后,袁佑伟还是没有来。余老师说:“那就不等了,说好了的。”廖文刚说:“那就太遗憾了!”吴师傅说:“好,看着我,眼睛不要眨,好!照了!”

    廖文刚说:“请团员同志留下,我们团支部合个影。余老师,请你参加。”余老师说:“我就不参加了吧。”廖文刚知道余老师不是党员也不是团员,就说:“一定要参加。而且要坐中间。”廖文刚清点了人数,8个男生,原班10个女生,复学的4个女生,共计22人。廖文刚把队伍调整好了。殷德友说:“来,介绍人,我两个挨倒。”廖清风说:“来,我的介绍人,我们也挨倒。”廖文刚说:“好,我就站你们两个的中间。”照相师傅说:“好,不要动,照了!”

    照完相,余老师说:“都进教室!”

    同学们在教室里坐好后,班主任余老师到班上来发毕业证和准考证,他说:“同学们,安静了。”教室里立即鸦雀无声。只听余老师说:“这是我作为六三高二班班主任的最后一次讲话了。高考的地点在仁寿,你们大家7月14日晚上以前一定要赶到仁寿。这里到仁寿90里。怎么去,就要自己想办法了。虽然有公路,但是,没有客车。最后,我想说三句话:一是心要诚,不管能不能考上大学,都要走正路。二是要努力,成就都是努力创造的。第三要经得起挫折,哪里都有风雨。”余老师顿了顿又说:“希望同学们注意,高中毕业,这是一个过程的结束,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希望你们,时时刻刻都要像当中学生一样的谨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后,余老师一个一个地颁发毕业证和准考证。

    毕业证和准考证发下来了,同学们都仔细地看着。廖文刚看准考证,是一个巴掌大的长条,左半部的上面写着“四川省高等学校1963年招生”一行小字,提一行是“准考证”三个大字,后面是“考区”,一枚蓝色的方章,上面只有“乐山”二字。报名号是312953,下面是姓名。右侧贴着自己的一寸小照。照片的右下角盖着一枚“乐山考区分会考务组”的椭圆形蓝色章,最下面是“妥为保存,不得遗失”8个字。以上是左半页,右半页则是“考试时间表”,标明了7月15日到7月18日四天的考试科目和具体时间。前三天的上午第一时间分别考“本国语文(一)”“数学”、“物理”,都是7:30至9:30,考两个小时。下午3:00至5:00分别考“政治”、“化学”、“外语”。其中,7月16日,上午10:00至11:00分别考历史与生物,下午3:00到4:40考“本国语文(二)”。这一页的背面则是考试须知,共有9条。

    同学们把毕业证和准考证拿在手里,都像捧着自己的生命一般。高中的一切都已经完成,同学们却还一动不动地坐在教室里。廖文刚站起来说:“我现在的心情,又是高兴,又是难过,是的,这间熟悉的教室,这些朝夕相处的人,也许一走出门,这一辈子,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聚会了。”许多同学都噙着泪花。“古人说,‘没有不散的宴席,同学们,好好考试,以后相互写信,我们集体再唱一支歌,就解散吧。’程茜平,起音,唱《毕业歌》吧!”程茜平站起来指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唱!”教室里响起了雄壮的歌声。唱完歌之后,廖文刚离开方位,和同学们握手告别。女同学们大都噙着眼泪。廖文刚故作旷达地说:“我们仁寿考场见!祝大家都考出好成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