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72章 新大陆

第72章 新大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在冯理等人返回大明途中,时间来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八月。

    秘密潜入京师布置情报网络的段昌煦,从浙东的暗桩那里得到个爆炸性的消息,并用信鸽传回本山。

    “秦霖的商队回来了!”

    只回来了七八艘大船。

    这趟美洲航行并不顺利,许多跟风的商船要么对困难估计不足,给养跟不上,不得不半途打道回府。

    这些人最远才走到后世外东北一带,少数到达了海参崴。

    但他们也不算空手而归,大都从当地野人手里交换到皮毛、山参等货物。

    还有一部分是遭遇风暴,或是迷航的倒霉蛋,根本没瞧见美洲的影子。

    秦霖的七星岛船队虽然也有损失,但由于准备最是充分,最后还是全须全尾地到了。

    新大陆就这样被证实了!

    秦霖本人没有回来,他沿着美洲西海岸一路南下,到达了后世加州湾区,在金山建立了定居点。

    根据老仙之前的提醒,他与当地印第安人选择和平相处,土地是租的。

    他还用从大明带去的丝绸、布匹、陶瓷、玻璃、铁锅等货物,从印第安手里换到一船船的皮毛和金银,也学习印第安人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也把小麦、水稻等带去了美洲。

    全世界的农民怕是没有比我们更爱种田的,尤其见到那么肥美无垠的土地,新移民骨子里的种田热情瞬间被激发,据说船队回转的时候,定居点的口粮基本已经能自足。

    不过秦霖是海盗头子,他可不是为了种田去的,他要的是金子,所以老仙把金山直接推给了他。

    秦霖也没有忘记与老仙的约定,已经派使者秘密潜入大明,由于路途遥远,又要避开官府盘查,怎么也得九月才能到狄道。

    刘学勤不知道的是,皇帝朱元璋比他更早得到了新大陆的消息。

    潜伏进商队的不仅有蒋瓛派出的锦衣卫,还有朱元璋亲自安插的眼线。这些人互不统属,互不知情。

    将送至中枢的情报相互印证,朱元璋已经确信无疑。

    处理完朱标的葬礼,老皇帝也必须往前看,当务之急就是定立皇储之事。

    之前已经在朝堂上议过此事,可恨这班官员各个滑不溜手,竟没一人肯表态的。

    按照宗法制度,嫡长孙朱允炆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选。

    排在其后的是朱元璋的嫡子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其中朱棣生母存疑,有说他不是马皇后嫡出的,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这三位亲王也是有很大机会问鼎皇位的,毕竟朱元璋是开国皇帝,立谁不立谁,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可能是秦王朱樉的性格乖戾,不合朱元璋的心思,提拔后面的儿子的话,那就全乱套了。

    何况朱允炆今年已经十五岁,也快要成年了。

    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要颁布圣旨,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就在这个当口,新大陆的消息传来了。

    朱标回京后,曾经与朱元璋讨论过外海分封事,但老皇帝认为外海事子虚乌有,并没有将此话题深入展开。

    人越老,舐犊之情越深。

    看待藩王这件事,朱元璋与朱标父子的想法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老皇帝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怕是乖戾如秦王,跋扈如晋王,在他面前,那也是乖巧听话的好儿子形象。

    太子朱标在时,已对秦藩表现出隐忧。好在太子集团势力极大,倘使太子上位,藩王很难成事。

    但朱允炆就不同了,他的筹码太少,根本不足以压服手握重兵的塞王们。

    得知新大陆之后,他恨不得把叔叔们全打包送走。

    九月初,太和殿,一场由少数重臣与诸皇子参加的特殊朝会在这里召开。

    “宣旨!”

    朱元璋神目如电,冷冽的目光扫过殿中每一个人,所有人纷纷垂下头去,听皇上淡淡说出两个字。

    “肉戏来了!”

    虽知希望渺茫,但秦王为首的几个皇子内心剧烈颤抖,均握紧拳头,死死咬住嘴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嫡孙允炆于九月十三日册为皇太孙,嗣奉上下神祇,以安黎庶。告尔臣民想宜知悉。钦此!”

    太监宣读完旨意,心中那只靴子终于落了地,朱棣偷眼看了两位兄长,见他们无不面色灰败。

    “操他娘!”

    朱棣心里爆了粗口,一股无名火在心头翻腾,他把头垂的更低了。

    “还有件事,你们中或许不少人听说过塞音老仙。此人在两年前写了本小说,言称大明之东,大洋彼岸,有一处陆地,其地面广大,不下我十个大明!”

    “后来一伙浙东叛民伙同不法商人偷偷下海,前往寻找这块陆地。咱想不妨让这些人去趟趟路,便派人暗中跟从。”

    “前些天有船只返回,咱得到密报,外海新大陆,确有其事。”

    朱元璋从案头拿起几样奇怪的东西,向众人展示:

    “这是土豆,这是红薯,这是玉米,都是当地土人,殷商人的后裔种植的主粮,亩产可达十石以上,咱已经在御菜园种下去了。”

    “嘶——”

    大殿传来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座中皆是中枢之人,对此流言多半听过,但真的有如此高产的作物,还是令人惊掉下巴。

    皇上说亲自品尝过,味道还不错。还让皇子们回去时带些种子,在各封地试种并推广。

    所有人一起跪倒,恭贺皇上得此祥瑞,是上天赐福大明云云。

    却都不约而同忽略了塞音老仙,这个始作俑者。无论如何,此人多智近妖,令人足感不安。

    “大老远叫你们回来,就是想征求你们的意见,有谁想去那东洋地面,做个实封的国王?”

    “啊这!”

    众皇子面面相觑,实封国王,这诱惑不可谓不大。他们中的一些,封地其实也不是啥好地方,特别是九大塞王,封地都在边境线上,经常打仗不说,户口也普遍偏少。

    与繁华的京师相比,判若云泥。

    “可是远隔重洋,带不了多少户口过去,难道去做光杆国王不成?”

    说话的是代王朱桂,他今年十九岁,由于娶了徐达的次女为王妃,和燕王朱棣是连襟。收到朱棣递过来的眼色,他便会意,做了个出头鸟。

    “嗯。”

    朱元璋是不愿意让儿子们吃一点儿苦的性子,想了想,说道:

    “愿意去外海的,咱给你一万户口,九千甲士,准许相好的勋贵子弟一同前往。等那边王府建好,你等再去就藩,如何?”

    这个政策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明初的亲王各个都有护卫甲士,最少也有三千人。

    户口是实打实的好处,而且去了那边,还可以抓当地殷人填充。

    关键是军权、财权、人事权,统统一把抓,那就是真国王了。

    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却没有一个人肯立即表态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