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63章 姜阿宝养猪

第63章 姜阿宝养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月天,姜阿宝越发烦躁。

    嫁到狄道快两年了,夫君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人物,满足了她对男人全部的幻想。

    可就是一年到头见不到面。

    去年过年时她就分到两天侍寝,可偏偏来了月事。

    老仙倒是不嫌弃,可她怕污了夫君的身子。妇道人家,那几天就跟猫爪子挠似的,浑身上下都着火冒烟。

    没得奈何,老仙只能化身救火队员,却是走的旱道,把她弄得不上不下。

    她嫁过来可不是为了守活寡的。

    段妙姐领了个军需书记的差事,又一次住进老营寨。

    和上回不同,听说老仙最近常跑老营寨,妙姐时不时还能跟他一起吃顿饭。

    于是姜阿宝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

    大妇、二妇、三妇都是刘家堡的人,是几位长老家的女儿,也算是一种联姻。

    那几个一扭头就能回娘家,就连段妙姐,回娘家也方便的很。

    可她姜阿宝不一样啊,阿爹、阿娘都远在千里外,自己又没孩子,唯一说得上话的妙姐还进了山。

    好在白水羌的女孩儿不似中原女子那般多规矩,姜阿宝直接找婆婆马宝梅,要到老营寨讨门差事,不行她就去上数学班,给老仙当弟子。

    马宝梅说你可拉倒吧,汉字才认了一百来个,还没我识字多。起码老仙他爹给我写的那些小诗,我都背了七七八八。

    但姜阿宝性子执拗,马宝梅也被缠怕了,只好去找熊天球商量。

    “什么,阿宝要养猪?”

    事情很快经过熊天球传入了刘学勤的耳朵。

    自从改革了教兵军制,推出接任务挣贡献点的政策,老营寨的教兵操练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训练强度直线飙升。

    这是好事,但先前的馒头烩菜吃着就没那么香了。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伙食营养必须跟上。刘学勤不懂军事,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

    三百教兵,一天吃一口大肥猪根本不在话下。

    因此,庶务堂就想着把养殖业这块给搞起来,正巧这时候马宝梅找上了熊天球,他也犯了难,手里没适合女子做的活计啊。

    就养猪这事还缺个管事,就是好说不好听啊,没想到姜阿宝不在乎,很快回了话,说这活儿她接了。

    “哎,怪我,是对她们几个关心太少了。”

    刘学勤现在共有五房妾室,除了段妙姐是跟道场里混出来的,其余四个,跟他相处的时间加一起怕是还没三个月。

    虽说这时代女人没地位,可刘学勤是新思想啊。况且妙姐和阿宝两个都青春靓丽,想起来他心里也一阵热乎。

    “就让她掌个总,跑腿打杂的事我都让杜三角担着。”

    杜三角是庶务堂的人,原本是塞峰的外门弟子。他爹杜老海是个劁猪匠,整天在乡下转悠,干那绝户的买卖。

    他也算得上家学渊源,这回门里有了养殖的差事,杜三角便主动请缨。不过既然掌教夫人要养猪,他只能捞个副职。

    “那就这样吧。你给安排在妙姐那屋,好歹有个伴儿。你再从堡子里物色些个妇人,分派到养殖场干活。”

    安排下去没几天,杜三角就带人挑着大批猪崽、小鸡、羊羔等上山了。

    老营寨吃水主要是雪水融化的小溪,水量有限,加之水温过低,鱼、鸭这类靠水养的就算了。

    倒是牛犊还需要进一批,但那需要去往远处的牛马市。

    “其实养鸡不用这么麻烦,只需建一暖房,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受精的鸡蛋到时候可以自动孵化,不用老母鸡抱窝,而且……”

    送走眼爷带的甲哨押运队,刘学勤得了空,便搬进老营寨,计划写下一部小说。

    闲暇时也会跑到姜阿宝的养殖场指点一番,说到人工孵小鸡的事,不知触动哪根神经,段妙姐跟阿宝咬起耳朵,然后两人笑得花枝乱颤,都不怀好意地看着老仙。

    “咳,我再教你们养殖蚯蚓,注意,这个蚯蚓是雌雄同体,有性生殖,所以繁殖数量也是惊人。”

    老仙秒懂,但他是属于钢铁直男,说教的时候无比正经。

    “哎呀,羞死人咧。雌雄同体,那岂不自己跟自己可以那个?”

    段妙姐是熟女,而且以往听老仙的道会,弟子可以随时发问,她大胆挑逗的问题,搞的老仙没了脾气,“你,你们两个,晚上给我等着!”

    说完,背着手走了,身后传来两女更加放肆的笑声。

    好在老仙这些天将两个小老婆喂饱了,她们干活那也相当卖力。

    在老仙的指导之下,一排排水泥建的猪圈很快立了起来。猪舍内铺设钢筋,这样可以用水将粪便冲到下面的水泥槽里。

    猪食是刘学勤教养殖场的人胡乱配的,除了麸皮、豆粕这些之外,他还让混入提炼完碘的海带,提炼完橡胶的胶菊。

    结果效果还不错。

    酒精消毒这种如今已算常规的手段也被引入猪舍,姜阿宝也学会给小猪称重,做日常记录等方法。

    猪粪则用来培育蚯蚓,臭是臭了点儿,可蚯蚓喜欢啊。

    刘学勤本来还想搞个沼气池子,不过山里如今不缺燃料,大伙儿都怕臭,只得暂时作罢。

    随着老营寨谷地的开发,这里的教兵、佃户、工匠等已经超过六百人,比刘家堡还要热闹。

    今年只开垦出两千亩土地,能收上三四千石粮食顶天了,想要自给自足还远远不够,只能略作补贴罢了。

    这种时候,刘学勤愈发惦记玉米、红薯这些高产作物了。

    通过江浙一带的记名弟子,时不时能得到些那边的消息,但秦霖的船队如同泥牛入海,至今杳无音信。

    直到五月底,信鸽带回了京师的消息:太子朱标的病情危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让道场这边早作防备。

    掐指算来,因为自己的掺合,使得朱标比历史原本的轨迹多活了一个月,刘学勤也不知道这对于朱标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给那边的暗桩发了指令,无论如何,得把王履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朱元璋未必会迁怒于王履,但教中也要做完全准备,沿途的车马和接应人员得到调令,纷纷走马灯似的各就各位。

    王履是替他老仙去的京师,于情于理,都不能让这个弟子有闪失。

    最重要的是,王履这趟京师之行为教中多争取到了至少半年时间。这对于教中资金积累、装备生产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