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40章 食盐开中

第40章 食盐开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列华贵的马车队伍,出现在红色城墙下面。

    身着青色道袍的刘学勤下了马车,略舒展拳脚,对西安这座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古都也充满好奇。

    “量子纠缠,能量跃迁!”

    “塞音老仙,法力无边!”

    伴随着整齐的口号,城门里呼啦啦涌出几百号人。

    “上师,您让我们等的好苦!”

    人群中走出一人上前便拜,这人四十出头,身高臂长,眼神极为锐利。

    这是上回群商拜山时,刘学勤收的记名弟子李月峰。

    当时只是觉得他捐了五千两银子,出手甚是豪阔。想不到这回却是他领衔,专在这里迎候自己一行。

    “我记得你是渭南人,怎却来了西安?”

    刘学勤事先往西安放了风,至于能不能有人接待,他其实心中全没底气。而这位李月峰,当时见面也只聊过几句,并无更多了解。

    “呵呵,上师有所不知,李大掌柜在咱们陕商中间是这个。”

    旁边一个胖乎乎的商人一挑大拇哥,笑着替他解释。

    原来李月峰是陕西的大盐商,和唐一味那个贩私盐的小打小闹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明朝的食盐也是朝廷官营,明初为了保障边区军需,朱元璋别出心裁,让商人给边军输送粮草,以此换取盐引。

    得到盐引之后,便可到官营的盐场提取食盐,进行贩卖销售。

    这个政策是洪武三年推出的,即为“食盐开中”。

    食盐生意是要朝廷招标的,小商人根本掺合不起。李月峰的商帮并不止他一家,是他联合富平韩村李氏、亭口镇王氏、磐石村石氏、薛家村路氏等几大家族共同经营。

    每年运输军粮达到数千万石!

    运作如此庞大的生意,即便这几家本身就是产粮大户,起码也得有数百万两的本钱才行。

    刘学勤点点头,对李月峰的评价又高了一分。刘家堡正需要大量粮食储备,说不得今后可以与这李月峰加强合作。

    此时已经围拢了许多人,有些穷苦人听说来了老仙,也不知是哪路神仙,就在路边跪地磕头。

    有求财的,有祈福的,有求符祝的。

    刘学勤使个眼色,冯理便领着几名弟子出了队伍,将穷人召集在一起,大声道:

    “我师乃塞音道场掌教,今日路过贵宝地,因见尔等穷苦之人,于心不忍。若是你们有身体有恙,或是家中有病人的,可以到我这儿领一碗符水,或可减缓尔等痛苦。”

    “若是没病,勿要冒领,否则喝了我家符水,说不得要烂舌头,生暗疮。”

    有那愿意占便宜的,披头散发往冯理跟前凑,听了他后来的话,纷纷吐了吐自家舌头,又退了出去。

    此时刘学勤等人已经入了城。

    李月峰家虽在渭南,但在这西安城里也有产业,就叫李家大院。

    同行的段嗣宗有接官的接引,自去馆驿下榻。他知道刘学勤不喜官府那套俗礼,便与李掌柜嘱咐几句,在城门口分别。

    “那我便多有叨扰了!”

    刘学勤与李掌柜客气,对方表示求之不得,便引众人去了李家大院。

    这是个七进院落的大宅子,占地怕有十几亩,房屋有上百间之多。风格古朴典雅,不似西北的粗犷,更像江南的婉约。

    刘学勤独自住了一座小楼,李月峰鞍前马后的伺候,十分殷勤。

    待他沐浴之后,李月峰又亲自过来奉茶,还让人上了十余样精致点心。

    虽说来时乘坐的新式马车,可走了十日,到底舟车劳累。洗浴之后,顿觉精神为之一振,刘学勤再看这记名弟子,越看越是顺眼,便与他攀谈起来。

    “我本山西人,年少适逢乱世,也曾尝过离乱之苦。如今天下安定,我依托家族之力,做了一点儿事业。”

    “本想着耕读传家,子孙或有出息,能够登科入仕,则我家累世富贵不绝。”

    “可那日去了塞音道场,听了上师讲道,之后我也熟读了两本经书。从那之后,弟子便陷入了迷茫。”

    “之前我从没想过,会有鹦鹉螺号和人间大炮那样的东西,弟子分明感觉得到,在这两种东西背后,有一种全新的力量,或许就是上师说的真理。”

    “面对这种力量,我的事业突然变得不值一提,我想改变,想做些什么,可是又不知从何做起。”

    李月峰走南闯北,他的事业从扬州到陕西,横穿整个大明。他可以算得上这个时代中,最有见地的那批商人。

    自从去年塞音教横空出世,天下就有许多双眼睛在关注塞音道场的一举一动。

    作为一名有洞见的商人,李月峰还是嗅到了工业化那种独特的气息。

    “工业化?”

    “对,以前说士农工商,工说的是匠户,手工作坊这些,称‘业’都勉强。”

    “但其实工一直在影响人们的生活,从远古先民的钻木取火,版筑造屋,烧窑制陶,到如今百工兴起,工业一直在积累,就是你说的那种力量。”

    “试想一下,假如引进了高产作物,几十年后,人口达到数亿之多。人们需要建造高楼广厦,甚至以钢铁为骨架,建造百丈高的楼房,彼时的钢铁生产必须达到如今的十倍,百倍以上,方可满足人们的需求。”

    “你是做食盐生意的,倘若人口不再增加,那么食盐的需求量是固定的。而工业化,可以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得到极大的改变!”

    对于这种有悟性的人,刘学勤自是愿意点拨一番。

    他的两本小说,除了赚钱之外,也打开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

    手摇式印刷机、螺旋式水泵、自行车等未来元素的事物出现在大明,对时人的震撼是极大的。

    “那么,弟子可以从事工业吗?”

    当时在狄道时,李月峰是跑过道场的每一处产业的,甚至连马宝梅的鼓风机厂和已经关停的黑茶作坊他都看了。

    他心中那种喷薄欲出的东西,是正在觉醒的产业思想,被刘学勤点拨之后,终于有所明悟。

    “怎么不行?只要有资本,有技术,任何人都能搞工业,甚至会拉动农业和商业。”

    这样的优质客户,刘学勤可不会放过。当下便将音迅车行的经营,特别对技术许可、股份公司等新的商业模式着重作了介绍。

    “哦,这倒是个不错的路子。”

    李月峰明显意动,合股之事古已有之,他自己的食盐生意,就是采取这种办法。

    但他还是听出刘学勤所说股份公司的不同,怎么说呢?更加规范,在制度设计这块更加严谨。

    他不知道的是,只有到股票交易市场形成,股份公司才会成为真正的创富神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