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四合院里炸街 > 第 29章 潘家园

第 29章 潘家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何雨柱和另一人在吴师傅家用餐完毕后便打道回府。有趣的是,这顿饭竟是出自何雨柱之手。吴师傅尝过之后略作点评,对其手艺赞赏有加,并直言已达七级水平。当得知何雨柱尚处于轧钢厂学徒阶段时,吴师傅告诉他,临近年底会有一场级别考试,建议他参加,如此一来,待新年过后入职轧钢厂时或许就能直接转正。

    返回四合院后,二人各自归家。丁辉懒洋洋地躺在自己的床铺上,心想近期繁忙之事近乎告一段落,终于能稍事歇息两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来到腊月廿三这天。常言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随着这些俗语所描绘的传统习俗逐一展开,年节的氛围愈发浓厚起来。

    丁辉下定决心要好好整理一番,如今贾张氏已被定罪宣判。数日前警方要求贾家签署判刑确认书,并派专人向贾张氏送达衣物与被褥等生活用品。她最终获刑三年有期徒刑,可以预见,这个大院将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安宁。

    清晨时分,丁辉告知其父母此事后,恰巧何雨柱与雨水在场。他提议今晚回家时自带菜肴,共同享用美味佳肴。听闻此言,两个小姑娘兴奋地欢呼起来。

    用过早餐,丁辉便与父亲以及何雨柱一同前往工作地点。由于三人同行,丁辉并未选择骑行,而是一路谈笑风生步行抵达轧钢厂。

    进入办公室后,丁辉再度开启偷懒模式——摸起鱼儿来。他点燃一根香烟,沉思片刻后心想:临近春节,不妨再努力赚些钱,权当作给自己发放的新年红包吧!毕竟,谁会嫌钱多呢?

    丁辉兴高采烈地走进李怀德的办公室,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跟他说:“怀德哥,我朋友那里搞到一批鱼,想问问你需不需要?”李怀德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连忙追问:“真的假的?消息可不可靠啊?数量大概有多少?”

    丁辉拍着胸脯保证道:“绝对靠谱!具体有多少我倒是不太清楚,但肯定少不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找上我呀。”

    李怀德兴奋得双眼放光,连连叫好:“好好好!你这家伙可真是我的福将啊!我正愁着不知道该给工人们准备什么过年礼物呢,这下可好了,你就给我送上门来了。这样吧,我先给你拿五百块钱,如果不够回头再补给你。不管有多少,统统给我拿下!对了,今年二十七号就提前放假发工资了,你争取二十七号之前把鱼运回来。我这儿给你开个条子,需要用车直接去运输科调遣就行。”

    顺利谈妥了赚钱的买卖,丁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李怀德的办公室。一路上,他脚步轻快,心情格外舒畅。丁辉心里盘算着,过两天就赶紧把那些鱼全部拉回轧钢厂,毕竟赚钱这种事儿可耽搁不得。

    丁辉在轧钢厂无所事事,就又溜出了轧钢厂,丁辉准备去潘家园看看,来这么长时间了,自己空间里也没多少宝贝,去看看能不能淘点,只是这时候不能光明正大的,还要收拾一下自己

    说起潘家园,那就有说头了,潘家园儿地名的由来,单从字面来看,人们会误以为是因某位姓潘的花园儿或庄园而得名,就像梁家园。其实不然,早先这里不叫潘家园,而是叫潘家窑。在解放前,这里只是一个小小村落,旧社会此地多有烧制砖瓦的窑,潘家窑只是其中一座。姓潘的窑主原籍山东,在此开了个琉璃瓦窑场,生意一直不好,因为这里的土质根本不适合烧琉璃瓦,于是改成烧砖。

    由于竞争激烈,生意还是没有起色。后来潘场主留意观察了一下附近窑场,发现规模都不大,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于是便有了主意,一方面提高砖的质量,另一方面在经营上下工夫。首先他严把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烧出的砖成色好,光洁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在销售上他大打“促销”牌:当时卖砖多以“丁”为单位,一“小丁”是二百块,一“大丁”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几乎一致,可数量上却比别人多,而且质量还过关,同时他还雇了三辆马车,十里之内免费送货。

    这一下打开了销路,打出了名气,连一二百里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逐渐兼并了周边几个小窑场,甚至后来人们只知此地有潘家窑,不知有其他窑场,于是“潘家窑”便逐渐成了这里的地名儿。再后来由于“过度开采”,此地已经不适合烧砖,各窑场纷纷倒闭,听说潘家窑搬到了房山,但附近已经形成小村落,索性就没改名儿,还叫潘家窑。不过那时这一带人口不多,因为环境比较恶劣,常年烧窑取土留下许多大坑,有的蓄水成了水洼子,还有不少窑土堆积的土坡儿。

    如果再往前追溯,这里恐怕连窑场都没有,而是墓地。前两天咱们在说劲松的时候就说了,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豪格,他的墓就在这一带,劲松这个地名儿便是因豪格墓地里几棵架松而得名。而且这附近是豪格的家族墓,豪格的几代后人也葬在此处。当年,豪格墓被俗称为老坟,其建筑今已无存,据考证那几棵架松就在劲松三小附近,靠近潘家园东里。

    有老必然有新,所谓的新坟是豪格的曾孙显谨亲王衍潢的墓区。那位说了,豪格家不是世袭罔替的肃亲王吗?其实在多尔衮死后,豪格家族被平反时,其长子富绶就已改封显亲王,死后也葬在劲松三小旁边,俗称大王坟,不远处还有一座二王坟,埋的是富绶的弟弟,叫什么不知道,据说是位郡王(比亲王低一级)。这两处古墓也已无存,但是大王坟部分石构件还在:地宫里的石屋移到了五塔寺石刻博物馆,墓碑在如今的日坛公园里。

    唯有所谓的新坟尚有地面建筑留存,地点就在潘家园东里,那块有个国家方志馆,北边儿一点儿就是衍潢墓,再往北是潘家园东里社区活动站。靠路边是东西配殿,正殿也还在,虽然残破,但依旧位于高台之上,地基稳固。四周没有发现墓碑和其他石构件,后面也没有宝顶和地宫痕迹。豪格家族数代人埋葬于此,您各位应该清楚,哪个王爷墓规模能小喽?因此从劲松南路一直延续到潘家园地区,在清朝应该都是“王爷坟”才对。

    但是如果您今天去潘家园附近打听王爷墓,我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告诉您不知道,因为这一带真正的“原住民”其实很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才被开发为居民区,也正是那个时候,人们嫌“潘家窑”之名不好听,容易让人联想起“窑子”,所以改成了潘家园,这样听上去也更有家园的意思。而那些王爷墓早已不知道在哪儿了,仅剩的显谨亲王衍璜墓遗址,一没有开发成景点儿,二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多数人根本注意不到。

    至于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形成,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其实最早的时候也没市场,甚至都不说潘家园儿,早先这里人口不多、地势空旷,很多人几乎无法确定哪儿是劲松、哪儿叫潘家园儿。刚才说了,解放前的窑厂留下许多大坑和小土山,六七十年代建居民楼的时候土坑被填平,但是小山还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在此地摆摊儿出售古董旧货(早先北京卖旧货的地方其实远不止这一处)。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不清楚具体原因,反正这块儿离城不远,交通也算便利。至于这些东西是不是从王爷墓里出来的呢?那咱不知道,不敢瞎说。

    总之慢慢的人多起来,形成一个小的集散地。不过那时候也都是偷着卖,根本就是不允许的,于是有人就蹲在土坡儿上头摆摊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年头儿没有城管,来查抄的人就是便装,戴个红胳膊箍儿。没有统一的制服不好辨认,于是有人想到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久而久之,人们称呼这个自然形成的古玩旧货市场为“劲松土坡儿”,不信您找那些北京的老玩儿家打听打听,提起劲松土坡儿一定知道。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真正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才形成,随着潘家园桥建了,潘家园路宽了,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了。

    潘家园市场的规模和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在北京,在全国的玩儿家眼中,这里也堪称“圣地”,甚至吸引不少老外来此淘宝。占地近五万平米的潘家园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等经营区,涉及到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等多个大类,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至于有人说如今的潘家园儿早就没有真东西了,反正我是不懂,这玩意儿还得看自己的眼力吧!(此处网络可查,真假自己分析)

    到如今,人们提起潘家园三个字,恐怕首先想到的不是路、不是桥、也不是居民楼,第一反应也许就是那些“旧货”,这三字儿早就成了古董文玩的代名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